一种集滤器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09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滤器及发动机。该集滤器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吸油盘,两个吸油盘分别设置于油底壳的油池侧内和非油池侧内;吸油盘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吸油口,用于吸取油底壳内的机油,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进油孔连通于机油泵;浮子阀芯,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浮子阀芯被配置为选择性封堵于进油孔。该集滤器利用机油的浮力作用,控制吸油盘内的浮子阀芯上升或下降,来控制吸油盘的开启和关闭,根据发动机倾斜角度切换,实现机油泵和两个吸油盘的选择性连通,从而实现在发动机较大角度向非油池侧倾斜时,从此侧进行吸油,可避免非油池侧由于机油液面的过高,而与连杆、曲轴等运动件过多接触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滤器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集滤器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发动机上的机油泵需要通过机油集滤器从油底壳内吸油,在机油集滤器前端设置有吸油口,吸油口一般为扩口结构,并在吸油口内安装有滤网,滤网有初级过滤机油的功能。其中,油底壳为储存机油的容器,油底壳受到发动机安装空间限制以及适用发动机倾斜角度要求,在油底壳的一侧设计一个比较深的空间,来存储机油,为油池侧,在油底壳的另一侧的深度小于油池侧,为非油池侧,非油池侧和油池侧相互连通,形成勺子一样的形状。目前发动机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发动机适应较大的倾斜角度。当发动机以较大角度倾斜到非油池侧时,机油油面就会碰到连杆曲轴等运动部件,造成功率损失和呼吸器出气含油量过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使用两个机油泵,其中一个机油泵负责把非油池侧的机油不断的泵到油池侧中,另一个机油泵再从油池侧吸取机油。采用这种方式,存在布置空间困难、功率损失大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滤器及发动机,只使用单个机油泵就能实现从油池侧或非油池侧吸油,使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吸油盘(1),两个所述吸油盘(1)分别设置于油底壳(100)的油池侧(101)内和非油池侧(102)内;所述吸油盘(1)包括:/n壳体(11),在所述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吸油口(111),用于吸取所述油底壳(100)内的机油,在所述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112),所述进油孔(112)连通于机油泵;/n浮子阀芯(12),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内部,所述浮子阀芯(12)被配置为选择性封堵于所述进油孔(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吸油盘(1),两个所述吸油盘(1)分别设置于油底壳(100)的油池侧(101)内和非油池侧(102)内;所述吸油盘(1)包括:
壳体(11),在所述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吸油口(111),用于吸取所述油底壳(100)内的机油,在所述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孔(112),所述进油孔(112)连通于机油泵;
浮子阀芯(12),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内部,所述浮子阀芯(12)被配置为选择性封堵于所述进油孔(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2),所述滤网(2)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并位于所述浮子阀芯(1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
外壳(113);
内壳(114),其设置于所述外壳(113)的内部,所述进油孔(112)设置于所述内壳(114)上,所述外壳(113)和所述内壳(114)之间形成进油腔(115),所述进油腔(115)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油孔(112)和所述机油泵。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景峰陈秀梅魏红玲孙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