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36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以及转轴,所述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之间通过转轴铰接相连,所述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上均设有与转轴配合的通孔,所述转轴和铰链支架上通孔之间设有用于转轴周向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转轴和铰链本体上通孔之间设有用于产生阻尼感的干涉结构。该铰链结构设计合理,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以及转轴均为塑料结构,并且通过转轴和铰链本体之间的干涉结构形成阻尼感,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便于安装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链结构
本技术涉及铰链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上很多机构会用到铰链;如手套箱和扶手箱,可以开启的箱盖都是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箱体上,通过铰链结构实现转动打开。目前汽车中铰链结构多为金属结构,铰链阻尼感通过设在转轴上的咬合金属片实现,结构复杂,安装拆卸难度,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铰链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以及转轴,所述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之间通过转轴铰接相连,所述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上均设有与转轴配合的通孔,所述转轴和铰链支架上通孔之间设有用于转轴周向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转轴和铰链本体上通孔之间设有用于产生阻尼感的干涉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铰链支架上设有相对设置一对连接支耳,铰链本体上对应每个连接支耳设置有铰接支耳,一侧连接支耳与相对应的铰接支耳之间通过一转轴相铰接,另一侧连接支耳与相对应的铰接支耳之间通过另一转轴相铰接。所述转轴为塑料转轴,转轴的一端设有端帽,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具有开口的卡帽。所述铰接支架和铰接本体以及转轴均为塑料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有铰接支架通孔内壁上的定位槽和设在转轴外缘上定位筋,定位筋与定位槽相配合。所述干涉结构包括设在铰接本体通孔内壁上的阻尼凸起,转轴上设有用于阻尼凸起卡入实现对铰接本体限位的限位槽。所述转轴的轴向中心设有中空孔。所述定位筋靠转轴的端帽端设置。所述阻尼凸起为弧形凸起。所述限位槽靠转轴的卡帽端设置,限位槽与卡帽上开口形成一整体开口结构。所述干涉结构包括胶套,胶套套在转轴上,胶套位于铰链本体通孔内,胶套外缘与铰链本体通孔内缘干涉配合。所述转轴上设有环形凹槽,胶套套在环形凹槽上。所述转轴的环形凹槽内设有定位卡槽,胶套内缘设有用于卡入定位卡槽内定位的定位部。所述干涉结构为中空的塑料转轴外缘与铰链本体通孔内缘直接干涉配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铰链结构设计合理,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以及转轴均为塑料结构,并且通过转轴和铰链本体之间的干涉结构形成阻尼感,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便于安装拆卸。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铰链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铰链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铰链支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铰链支架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种转轴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转轴设在铰链支架上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铰链本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铰链本体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一种转轴示意图二。图10为本技术转轴设在铰链支架上示意图二。图11为本技术第二种转轴示意图一。图12为本技术第二种转轴示意图二。图13为本技术第二种转轴示意图三。图14为本技术第三种转轴示意图。图中:1铰链支架、101.连接支耳、102.定位槽、2.铰链本体、201.铰接支耳、202.阻尼凸起、3.转轴、301.端帽、302.定位筋、303.限位槽、304.卡帽、305.环形凹槽、306.定位卡槽、307.干涉轴面、4.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塑料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支架1和铰链本体2以及转轴3,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之间通过转轴铰接相连,铰接支架和铰接本体以及转轴均为塑料结构,铰链支架用于固定安装,铰链本体用于与转动翻转件相连。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上均设有与转轴配合的通孔,转轴和铰链支架上通孔之间设有用于转轴周向定位的定位结构,转轴和铰链本体上通孔之间设有用于产生阻尼感的干涉结构。铰链支架上设有相对设置一对连接支耳101,铰链本体2上对应每个连接支耳设置有铰接支耳201,一侧连接支耳与相对应的铰接支耳之间通过一转轴相铰接,另一侧连接支耳与相对应的铰接支耳之间通过另一转轴相铰接,便于安装拆卸,并且结构稳定可靠。转轴的轴向中心设有中空孔;转轴的一端设有端帽301,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具有开口的卡帽304,开口的卡帽挤压可以弹性变形,卡帽处的开口设置便于安装拆卸。定位结构包括设有铰接支架通孔内壁上的定位槽102和设在转轴外缘上定位筋302,定位筋与定位槽相配合;定位筋靠转轴的端帽端设置,定位筋为相对设置的一对,铰接支架通孔内缘上的定位槽也为相对设置一对;定位槽位于铰接支架通孔端口处,便于转轴装配,转轴在铰链支架中通过定位结构定位不能转动,铰链支架固定从而实现铰链本体转动。或定位结构包括设在铰接支架上的定位块,转轴的端帽上设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平面,通过定位块限制转轴转动。干涉结构包括设在铰接本体通孔内壁上的阻尼凸起202,转轴上设有用于阻尼凸起卡入实现对铰接本体限位的限位槽303,由于部件都为塑料件,通过设置凸起形成干涉阻尼,结构简单,成本低。阻尼凸起202为弧形凸起;限位槽靠转轴的卡帽端设置,限位槽与卡帽上开口形成一整体开口结构;铰链支架通孔的孔径大于铰链本体通孔的孔径,对应转轴为外径不同的两段,两段中间为台阶,转轴一段与铰接支架通孔配合,转轴另一端与铰接本体通孔配合,通过台阶控制铰链支架和铰接本体具有间隙,转动阻力小;结构简单,并且便于安装。干涉结构另一种结构:干涉结构包括胶套4,胶套为环形软胶套,胶套套在转轴上,胶套位于铰链本体通孔内,胶套外缘与铰链本体通孔内缘干涉配合,结构简单,成本低。转轴上设有环形凹槽305,胶套套在环形凹槽上,转轴的环形凹槽内设有定位卡槽306,胶套内缘设有用于卡入定位卡槽内定位的定位部;胶套不会沿转轴的转轴移动,使用稳定可靠。或者,转轴上设有环形凹槽,胶套直接硫化在环形凹槽上,胶套和转轴形成一体结构,结构稳定。干涉结构又一种结构:干涉结构为中空的塑料转轴外缘与铰链本体通孔内缘直接干涉配合,对应铰链本体通孔内的转轴外表面形成干涉轴面307,铰链本体也为塑料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铰链结构设计合理,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以及转轴均为塑料结构,并且通过转轴和铰链本体之间的干涉结构形成阻尼感,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便于安装拆卸。上述仅为对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以及转轴,所述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之间通过转轴铰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上均设有与转轴配合的通孔,所述转轴和铰链支架之间设有用于转轴周向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转轴和铰链本体上通孔之间设有用于产生阻尼感的干涉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以及转轴,所述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之间通过转轴铰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上均设有与转轴配合的通孔,所述转轴和铰链支架之间设有用于转轴周向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转轴和铰链本体上通孔之间设有用于产生阻尼感的干涉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支架上设有相对设置一对连接支耳,铰链本体上对应每个连接支耳设置有铰接支耳,一侧连接支耳与相对应的铰接支耳之间通过一转轴相铰接,另一侧连接支耳与相对应的铰接支耳之间通过另一转轴相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塑料转轴,转轴的一端设有端帽,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具有开口的卡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支架和铰链本体以及转轴均为塑料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有铰链支架通孔内壁上的定位槽和设在转轴外缘上定位筋,定位筋与定位槽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结构包括设在铰链本体通孔内壁上的阻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中黄奇凌涛陈若蒙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宇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