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31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属于房建施工领域,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多根横梁、多根纵梁和多根立柱,所述横梁与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扣件,所述横梁与纵梁之间设置有第二扣件,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多层承载板,所述架体上且位于每层承载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体,所述防护网体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横梁上并位于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之间,所述定位组件与横梁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对防护网进行安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及房建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在建筑施工领域中,通常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进而需要使用建筑施工专用的平台设备。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95387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防护平台,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其包括沿墙体外侧固定设置的脚手架和垂直运输通道,所述脚手架背离墙体一侧固定设有防护网,所述脚手架与垂直运输通道之间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挡板和多个连接件,所述挡板由多块相互铰接的护板构成,所述挡板与脚手架滑动连接。上述的建筑施工防护平台,通过设置防护组件对运输通道进行阻挡,避免非运输期间由于防护网的缺失而造成安全事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防护网进行安装时,需将防护网焊接在架体上或用铁丝将防护网捆扎在架体上,操作十分不便且安装过程耗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具有便于对防护网进行安装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多根横梁、多根纵梁和多根立柱,所述横梁与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扣件,所述横梁与纵梁之间设置有第二扣件,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多层承载板,所述架体上且位于每层承载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体,所述防护网体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横梁上并位于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之间,所述定位组件与横梁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防护网体安装到架体上时,将防护网体四角的四个定位组件分别安装在架体上的指定位置,即横梁、纵梁与立柱相交的位置,使定位组件位于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之间,在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的限位作用下定位组件不会在横梁上发生滑动,从而实现对防护网体位置的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固定设置在网体上,所述第二卡环铰接设置在第一卡环上,所述第二卡环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插块,所述第一卡环上设置有定位衬板,所述定位衬板上开设有供定位插块插设的定位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防护网体时,将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卡接在横梁上的指定位置,然后将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使定位插块插入定位衬板上的插孔内,实现对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相对位置的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衬板上且位于定位插孔的一侧开设有止回槽,所述止回槽内设置有止回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定位衬板上设置止回件,将定位插块插入定位插孔后,在止回件的止回作用下定位插孔无法向回移动,从而提高定位插块与定位插孔连接的可靠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回件包括止回块和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固定安装在止回槽的底壁上,所述止回块固定在抵紧弹簧远离止回槽的一端,所述止回块的一端延伸至止回槽外并与定位插块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抵紧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止回块的一端延伸至止回槽外,当定位插块插入定位插孔时,定位插块将止回块向止回槽内推动,当定位插块完全插入定位插孔后,止回块不再受定位插块的抵触,在抵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止回块再次向止回槽外推动,使止回块与定位插块的顶面相抵接,从而使定位插块无法从定位插孔内移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回块上固定设置有复位块,所述定位衬板上开设有供复位块滑动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止回槽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止回块上设置复位块,并在定位衬板上开设条形槽,需要将定位组件从架体上拆卸下来时,通过沿条形槽的长度方向拨动复位块,将止回块从止回槽内移出,从而解除对定位插块位置的限定,使定位插块能够从定位插孔内移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插块为倒锥形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定位插块设置为倒锥形块,在定位插块向定位插孔内移动时,定位插块上的锥形面与止回块相抵接,在定位插块下移的过程中止回块逐渐向止回槽内移动,从而方便定位插块插入定位插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上分布有防滑条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承载板上分布防滑条纹,提高承载板的摩擦系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工作人员在承载板上发生滑倒。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根所述立柱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为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立柱的底部设置滚轮,并选用万向轮作为滚轮,以便于对架体进行推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防护网体的四角设置定位组件,在安装防护网时,将四个定位组件分别安装在横梁、纵梁与立柱相交的位置,使定位组件位于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之间,在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的限位作用下定位组件不会在横梁上发生滑动,从而实现对防护网体位置的固定。2、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卡接在横梁上的指定位置,然后将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使定位插块插入定位衬板上的插孔内,实现对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相对位置的固定。3、本技术通过在定位衬板上设置止回件,将定位插块插入定位插孔后,在止回件的止回作用下定位插孔无法向回移动,从而提高定位插块与定位插孔连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11、横梁;12、纵梁;13、立柱;131、滚轮;14、第一扣件;15、第二扣件;16、承载板;161、防滑条纹;2、防护网体;3、定位组件;31、第一卡环;32、第二卡环;321、定位插块;33、定位衬板;331、定位插孔;332、止回槽;333、条形槽;34、止回件;341、止回块;342、抵紧弹簧;343、复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包括架体1,架体1由多根横梁11、多根纵梁12和多根立柱13架设而成,每根立柱13的底部均设置有滚轮131,滚轮131选用万向轮,以便于对架体1进行推动,横梁11与立柱13之间通过第一扣件14相连接,横梁11与纵梁12之间通过第二扣件15相连接,架体1上设置有多层承载板16,承载板16上分布防滑条纹161,以提高承载板16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安全性,防止工作人员在承载板16上发生滑倒,架体1上且位于每层承载板16的两侧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多根横梁(11)、多根纵梁(12)和多根立柱(13),所述横梁(11)与立柱(13)之间设置有第一扣件(14),所述横梁(11)与纵梁(12)之间设置有第二扣件(15),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多层承载板(16),所述架体(1)上且位于每层承载板(16)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体(2)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设置在横梁(11)上并位于第一扣件(14)和第二扣件(15)之间,所述定位组件(3)与横梁(11)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多根横梁(11)、多根纵梁(12)和多根立柱(13),所述横梁(11)与立柱(13)之间设置有第一扣件(14),所述横梁(11)与纵梁(12)之间设置有第二扣件(15),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多层承载板(16),所述架体(1)上且位于每层承载板(16)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体(2)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设置在横梁(11)上并位于第一扣件(14)和第二扣件(15)之间,所述定位组件(3)与横梁(1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第一卡环(31)和第二卡环(32),所述第一卡环(31)固定设置在网体上,所述第二卡环(32)铰接设置在第一卡环(31)上,所述第二卡环(32)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插块(321),所述第一卡环(31)上设置有定位衬板(33),所述定位衬板(33)上开设有供定位插块(321)插设的定位插孔(3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防护网的房屋建筑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衬板(33)上且位于定位插孔(331)的一侧开设有止回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章马明亮苟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