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爱芬专利>正文

一种可稳定调节高度以及可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50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稳定调节高度以及可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包括:支撑组件,用于施工人员的站立;攀爬梯,用于施工人员来到支撑组件上,攀爬梯设置于支撑组件的一端;高度调节组件,用于对支撑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高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的底部;稳定组件,用于稳定支撑组件,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支撑组件移动,下插机构,设置有四个,每个下插机构的结构均相同,用于施工地在土壤面对移动组件进行稳定,定位机构,设置有四个,每个定位机构的结构均相同,用于施工地在水泥面对移动组件进行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施工架无法调节高度,以及无法移动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以及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稳定调节高度以及可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稳定调节高度以及可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技术介绍
工程施工是建筑安装企业归集核算工程成本的会计核算专用科目,是根据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建设工程进行新建、扩建、改建的活动,工程施工下设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等四个明细,然而有许多的建筑施工架,结构简单,通过支撑杆拼接而成,既不能实现高度的调节,同时由于为拼接结构,所以导致建筑施工架本体的整体稳定性较差,同时拼接结构的建筑施工架本体不便于移动。施工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施工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施工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但是一般施工架的高度都是设置好的,不可调试,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则是经常需要调到合适的高度才能施工,局限性非常大。传统的施工架无法根据所需施工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稳定调节高度以及可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组件,用于施工人员的站立;/n攀爬梯(1),用于施工人员来到支撑组件上,攀爬梯(1)设置于支撑组件的一端;/n高度调节组件,用于对支撑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高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的底部;/n稳定组件,用于稳定支撑组件,稳定组件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和支撑组件之间;/n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支撑组件移动,移动组件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的底部;/n下插机构,设置有四个,每个下插机构的结构均相同,用于施工地在土壤面对移动组件进行稳定,四个下插机构分别设置于移动组件的四周;/n定位机构,设置有四个,每个定位机构的结构均相同,用于施工地在水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稳定调节高度以及可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用于施工人员的站立;
攀爬梯(1),用于施工人员来到支撑组件上,攀爬梯(1)设置于支撑组件的一端;
高度调节组件,用于对支撑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高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的底部;
稳定组件,用于稳定支撑组件,稳定组件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和支撑组件之间;
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支撑组件移动,移动组件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的底部;
下插机构,设置有四个,每个下插机构的结构均相同,用于施工地在土壤面对移动组件进行稳定,四个下插机构分别设置于移动组件的四周;
定位机构,设置有四个,每个定位机构的结构均相同,用于施工地在水泥面对移动组件进行稳定,四个定位机构分别设置于下插机构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稳定调节高度以及可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
支撑组件包括:
承载板(2),用于施工人员的站立,承载板(2)呈水平状态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的顶部,承载板(2)远离攀爬梯(1)的一端向内延伸设有一个伸缩口;
伸缩板(3),用于调节施工人员站立面积,伸缩板(3)活动插接于伸缩口内,伸缩板(3)的一侧还穿过承载板(2)的伸缩口向外延伸设有一个套块(4),承载板(2)位于套块(4)一侧的侧壁沿着承载板(2)的长度方向设有一个导向杆(5),套块(4)滑动套设于导向杆(5)上,并且承载板(2)的侧壁还设有一个便于套块(4)移动的条形口;
宽度调节机构,用于伸缩板(3)在伸缩口内活动调节施工人员站立的范围,宽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承载板(2)远离导向杆(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稳定调节高度以及可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
宽度调节机构包括:
电动气杆(6),用于推动伸缩板(3),电动气杆(6)呈水平状态沿着承载板(2)的长度方向通过一个固定件固定于承载板(2)的侧壁上,电动气杆(6)的输出端面向伸缩板(3),伸缩板(3)的侧壁向外端还设有一个凸板(7),并且电动气杆(6)的输出端固定于凸板(7)上;
第一防护架(8),设置于承载板(2)的顶部,第一防护架(8)的两侧面向伸缩板(3)等间距的设有若干个第一防护杆(9),第一防护架(8)面向攀爬梯(1)的一端呈开口状,第一防护架(8)的开口端还设有一个铰接架,攀爬梯(1)的顶端铰接设置于铰接架上;
第二防护架(10),设置于伸缩板(3)的顶部,第二防护架(10)的两侧面向若干个第一防护杆(9)的方向分别设有一个活动插接于每个第一防护杆(9)内的第二防护杆(11);
抵触板(12),用于攀爬梯(1)通过施工人员攀爬时得以支撑于移动组件旁侧,抵触板(12)呈水平状态设置于攀爬梯(1)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稳定调节高度以及可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
移动组件包括:
转向架(13),设置有四个,四个转向架(13)分别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的底端四周;
转向杆(14),设置有四个,四个转向杆(14)分别能够转动的设置于每个转向架(13)上;
轮毂架(15),设置有四个,四个轮毂架(15)分别设置于每个转向杆(14)的底部;
移动轮(16),设置有四个,四个移动轮(16)分别能够转动的设置于每个轮毂架(15)上;
移动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机构分别设置于高度调节组件同一侧的两个轮毂架(15)上;
转向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向机构分别设置于每个移动机构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稳定调节高度以及可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
移动机构包括:
移动电机(17),用于驱动相应移动轮(16)的行走,每个移动电机(17)均固定于相应轮毂架(15)的侧壁上,每个移动轮(16)均固定套设于相应移动电机(17)的输出轴上;
转向机构,由一个转向电机(18)组成,用于带动相应移动轮(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爱芬
申请(专利权)人:毛爱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