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26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装配式结构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包括补强块、组合螺母和补强柱,所述补强块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组合螺母,所述组合螺母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补强柱,所述补强块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补强块孔,所述补强块的左侧壁焊接有主板,所述补强块的后侧壁焊接有副板,所述补强块的底部焊接有外接螺母,该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在柱角的柱角槽中组合补强块,可在补强块和连接块之间组合补强柱,补强柱贯穿补强块可便于补强块与连接块组合,改变常规的硬性组合方式,紧固性好,保证了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的使用效果的基础上,达到补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配件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P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钢筋混凝土就是装配式结构的一个分类,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tong)。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筋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钢筋混凝土的使用中,会存在柱角。现有的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在使用中因为材质关系,虽然整体重量降低,但是自身的柱角强度也会受到负面影响,柱角与连接块的组合过程都为螺栓固定的直接连接,连接过程中紧固性差,无法达到有效的补强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在使用中因为材质关系,虽然整体重量降低,但是自身的柱角强度也会受到负面影响,柱角与连接块的组合过程都为螺栓固定的直接连接,连接过程中紧固性差,无法达到有效的补强目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包括补强块、组合螺母和补强柱,所述补强块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组合螺母,所述组合螺母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补强柱,所述补强块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补强块孔,所述补强块的左侧壁焊接有主板,所述补强块的后侧壁焊接有副板,所述补强块的底部焊接有外接螺母,所述组合螺母的圆周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补强柱,所述补强柱的圆周外壁开设有补强螺纹,所述补强柱的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底垫。优选的,所述主板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主板孔,所述副板的前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副板孔。优选的,所述主板和所述副板的后侧壁通过螺丝连接有柱角槽,所述柱角槽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柱角。优选的,所述补强柱的圆周外壁贯穿所述组合螺母和所述补强块,所述补强柱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顶圈。优选的,所述组合螺母的顶部套接有垫圈。优选的,所述补强柱的底部插接有连接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在柱角的柱角槽中组合补强块,可在补强块和连接块之间组合补强柱,补强柱贯穿补强块可便于补强块与连接块组合,改变常规的硬性组合方式,紧固性好,保证了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的使用效果的基础上,达到补强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补强柱示意图。图中:100补强块、110补强块孔、120主板、130主板孔、140副板、150副板孔、160外接螺母、200组合螺母、210垫圈、220顶圈、230补强柱、240补强螺纹、250底垫、300柱角、310柱角槽、400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便于进行有效补强,紧固性好,请参阅图1-3,包括补强块100、组合螺母200和补强柱230;请再次参阅图3,补强块100的顶部具有补强块孔110,具体的,补强块100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补强块孔110,补强块100的左侧壁焊接有主板120,补强块100的后侧壁焊接有副板140,补强块100的底部焊接有外接螺母160,外接螺母160的内部开设有内孔,内孔中含有内螺纹,便于进行外部螺纹连接;请再次参阅图3,组合螺母200的顶部与补强块100的底部固定连接,具体的,补强块100的底部螺纹连接组合螺母200,组合螺母200的圆周内壁螺纹连接补强柱230,补强柱230的圆周外壁开设有补强螺纹240,补强柱230的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底垫250,底垫250内置与连接块400的内部,底垫250的结构大小可按照实际使用要求进行调整,以增加补强柱230对于连接块400的抓取能力;请再次参阅图2-3,柱角300的底部与补强块100的侧面固定连接,具体的,主板120和副板140的后侧壁通过螺丝连接有柱角槽310,柱角槽310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柱角300,柱角槽310置于底部的四角位置,便于增加组合的均匀性;请再次参阅图2,连接块400的顶部与补强柱230的底部固定连接,具体的,组合螺母200的底部螺纹连接补强柱230,补强柱230的长度可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增减,以达到最佳的补强效果;在具体的使用时,首先在柱角300的侧面开设柱角槽310,柱角槽310的内部组合有补强块100,补强块100两侧组合有主板120和副板140,主板120和副板140的两侧与柱角槽310的内部连接,连接后可利用补强柱230贯穿补强块100,并与补强块100底部的外接螺母160连接,且补强柱230的底部插接在连接块400的内部,起到了两端连接的补强效果,增加了稳定性。请再次参阅图3,为了便于进行外部组合连接,具体的,主板120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主板孔130,副板140的前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副板孔150。请再次参阅图3,为了增加补强柱230的连接紧密性,具体的,补强柱230的圆周外壁贯穿组合螺母200和补强块100,补强柱230的圆周外壁螺纹连接顶圈220,组合螺母200的顶部套接有垫圈210。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达到组合的补强目的,具体的,补强柱230的底部插接有连接块400。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强块(100)、组合螺母(200)和补强柱(230),所述补强块(100)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组合螺母(200),所述组合螺母(200)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补强柱(230),所述补强块(100)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补强块孔(110),所述补强块(100)的左侧壁焊接有主板(120),所述补强块(100)的后侧壁焊接有副板(140),所述补强块(100)的底部焊接有外接螺母(160),所述组合螺母(200)的圆周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补强柱(230),所述补强柱(230)的圆周外壁开设有补强螺纹(240),所述补强柱(230)的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底垫(2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强块(100)、组合螺母(200)和补强柱(230),所述补强块(100)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组合螺母(200),所述组合螺母(200)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补强柱(230),所述补强块(100)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补强块孔(110),所述补强块(100)的左侧壁焊接有主板(120),所述补强块(100)的后侧壁焊接有副板(140),所述补强块(100)的底部焊接有外接螺母(160),所述组合螺母(200)的圆周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补强柱(230),所述补强柱(230)的圆周外壁开设有补强螺纹(240),所述补强柱(230)的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底垫(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角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20)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主板孔(130),所述副板(140)的前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澍易继波熊化民
申请(专利权)人:新八鑫和智造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