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91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装配式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包括底座、内仓和装配板,所述底座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内仓,所述底座的顶部接触所述装配板,所述内仓的顶部开设有组合孔,所述组合孔的圆周内壁插接有装配桩,所述装配桩的底部通过螺丝与所述内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配桩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斜槽,该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可利用装配柱与装配桩组合的方式,使装配板可有效的与底座进行组合连接,便于增加建筑使用时的竖向装配效果,易于前期批量生产,便于后期统一装配,降低了工期,便于质量把控,组合方式简单有效,降低了人工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
,具体为一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建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而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现有建筑在进行建设中以使用到装配式结构,但是在一切局部的组件中,缺少有效的组合方式,如竖向装配,竖向装配不便于进行统一装配,导致工期较长,在现场操作中,就不便于进行前期的批量生产,工期无法保证,受安装环境影响,质量也难以把控,造成了人工消耗较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建筑在进行建设中以使用到装配式结构,但是在一切局部的组件中,缺少有效的组合方式,如竖向装配,竖向装配不便于进行统一装配,导致工期较长,在现场操作中,就不便于进行前期的批量生产,工期无法保证,受安装环境影响,质量也难以把控,造成了人工消耗较大的弊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包括底座、内仓和装配板,所述底座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内仓,所述底座的顶部接触所述装配板,所述内仓的顶部开设有组合孔,所述组合孔的圆周内壁插接有装配桩,所述装配桩的底部通过螺丝与所述内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配桩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底部与所述装配桩的内腔底部接触,所述斜槽的圆周内壁一体成型连接有内圈,所述内圈的圆周内壁粘接有橡胶圈,所述装配板的底部插接有装配柱,所述装配柱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第一内环、第二内环和第三内环。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组合板,所述组合板的顶部开设有组合孔。优选的,所述装配桩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装配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装配桩的设置位置与四个所述装配柱的设置位置相同。优选的,所述装配柱的长度与所述斜槽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内圈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内圈的开设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内环、所述第二内环和所述第三内环的开设位置对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可利用装配柱与装配桩组合的方式,使装配板可有效的与底座进行组合连接,便于增加建筑使用时的竖向装配效果,易于前期批量生产,便于后期统一装配,降低了工期,便于质量把控,组合方式简单有效,降低了人工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配柱组合示意图。图中:100底座、110组合板、120组合孔、200内仓、210装配桩、220斜槽、230内圈、300装配板、310装配柱、320第一内环、330第二内环、340第三内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便于进行统一装配,工期短,质量高,请参阅图1-3,包括底座100、内仓200和装配板300;请再次参阅图1,底座100的底部具有组合板110,具体的,底座100的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组合板110,组合板110的顶部开设有组合孔120,组合孔120中可按照组合固定的需要进行配件内置,如螺栓、固定钉和螺丝等;请再次参阅图3,内仓200的底部与底座100的顶部固定连接,具体的,底座10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内仓200,内仓200的顶部开设有组合孔,组合孔的圆周内壁插接有装配桩210,装配桩210的底部通过螺丝与内仓2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装配桩21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斜槽220,斜槽220的底部与装配桩210的内腔底部接触,斜槽220的圆周内壁一体成型连接有内圈230,内圈230的圆周内壁粘接有橡胶圈,内圈230的内径需要小于第一内环320、第二内环330和第三内环340的外径,在进行插接后可选择性的在斜槽220内部灌注水泥等固定物,便于进行稳定配合;请再次参阅图2-3,装配板300的底部与底座100的顶部固定连接,具体的,底座100的顶部接触装配板300,装配板300的底部插接有装配柱310,装配柱310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第一内环320、第二内环330和第三内环340,第一内环320、第二内环330和第三内环340的整体结构相同,可增加数量以配合内圈230使用;在具体的使用时,首先在底座100的内部设置内仓200,底座100的底部利用带有组合孔120的组合板110与安装位置进行对齐固定,或者在安装位置预先留出凹槽部分,以对整体底座100位置进行内置,达到隐藏的效果,在底座100中具有装配桩210,装配桩210内组合装配柱310,装配柱310可携带装配板300进行位置移动,以达到与底座100进行组合的目的,装配柱310与装配桩210插接后,装配柱210贯穿斜槽220,斜槽220中具有三个内圈230,可对装配柱310上的第一内环320、第二内环330和第三内环340进行组合,以达到稳定效果。请再次参阅图3,为了便于进行组合,并保证组合的稳定性,具体的,装配桩210的数量为四个,装配柱3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装配桩210的设置位置与四个装配柱310的设置位置相同,装配柱310的长度与斜槽220的长度相同。请再次参阅图3,为了使装配柱310与装配桩210插接后,达到稳定的目的,具体的,内圈23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内圈230的开设位置分别与第一内环320、第二内环330和第三内环340的开设位置对齐。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内仓(200)和装配板(300),所述底座(10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内仓(20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接触所述装配板(300),所述内仓(200)的顶部开设有组合孔,所述组合孔的圆周内壁插接有装配桩(210),所述装配桩(210)的底部通过螺丝与所述内仓(2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配桩(21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斜槽(220),所述斜槽(220)的底部与所述装配桩(210)的内腔底部接触,所述斜槽(220)的圆周内壁一体成型连接有内圈(230),所述内圈(230)的圆周内壁粘接有橡胶圈,所述装配板(300)的底部插接有装配柱(310),所述装配柱(310)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第一内环(320)、第二内环(330)和第三内环(3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竖向装配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内仓(200)和装配板(300),所述底座(10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内仓(20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接触所述装配板(300),所述内仓(200)的顶部开设有组合孔,所述组合孔的圆周内壁插接有装配桩(210),所述装配桩(210)的底部通过螺丝与所述内仓(2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配桩(21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斜槽(220),所述斜槽(220)的底部与所述装配桩(210)的内腔底部接触,所述斜槽(220)的圆周内壁一体成型连接有内圈(230),所述内圈(230)的圆周内壁粘接有橡胶圈,所述装配板(300)的底部插接有装配柱(310),所述装配柱(310)的圆周外壁粘接有第一内环(320)、第二内环(330)和第三内环(340)。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澍易继波熊化民
申请(专利权)人:新八鑫和智造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