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6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两端设有灌浆腔,在所述梁主体内于所述灌浆腔内等间距的穿设有横纵交错的多根连接主筋和加强主筋,所述连接主筋向外伸出所述灌浆腔,并在所述连接主筋相邻的另一所述梁主体的灌浆腔内对应的预设有套筒用于连接主筋的穿设,在相邻的两所述梁主体的灌浆腔内对应的设置有中部弯曲并相互抵靠的两连接弯板,用于连接主筋穿设,在所述梁主体顶部还开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连接节点处通过连接弯板配合钢筋,能够大大增加连接处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预制装配式凭借其快速安装、性能稳定等优点,必将成为未来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大趋势,而梁柱节点作为关键工艺,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预制梁连接时,需要将两预制的梁进行拼接连接,形成完整的梁结构,拼接处一般是采用灌浆套筒的连接,连接处的抗剪能力相对较弱,主要依靠的是灌浆处抗剪钢筋与混凝土的抗剪能力;而湿法浇筑虽然能够大大保证连接处的强度,但是其混凝土的消耗量及时间也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连接节点处通过连接弯板配合钢筋,能够大大增加连接处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包括梁主体,所述梁主体两端设有灌浆腔,在所述梁主体内于所述灌浆腔内等间距的穿设有横纵交错的多根连接主筋和加强主筋,所述连接主筋向外伸出所述灌浆腔,并在所述连接主筋相邻的另一所述梁主体的灌浆腔内对应的预设有套筒用于连接主筋的穿设,在相邻的两所述梁主体的灌浆腔内对应的设置有中部弯曲并相互抵靠的两连接弯板,用于连接主筋穿设,在所述梁主体顶部还开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弯板包括弯板,在所述弯板上对应的开设有插入孔用于所述连接主筋的穿设,所述弯板的高度及深度与所述灌浆腔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弯板的对应的圆心角为1°-10°。进一步的,所述弯板的深度不大于所述灌浆腔的深度进一步的,在所述弯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支撑加强板,所述支撑加强板可搭设在所述灌浆腔内顶部和底部的加强主筋上。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加强板上开设有卡接部。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为开口设置的圆环。进一步的,端侧的所述连接主筋为两两弯折成型的U型钢筋,且所述U型钢筋穿过相邻两连接弯板。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连接弯板,同时弯板能够放置在所述灌浆腔内,使得两梁主体连接时,不会存在较大的缝隙的同时,便于灌浆时方便灌满整个灌浆腔室,同时能够使得两连接弯板相贴合,便于抗受剪切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位图1中的改进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梁主体;11-灌浆孔;12-套筒;2-灌浆腔;3-连接弯板;31-弯板;32-插入孔;33-支撑加强板;34-卡接部;4-连接主筋;5-加强主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和图2,一种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包括梁主体1,所述梁主体1两端设有灌浆腔2,在所述梁主体1内于所述灌浆腔2内等间距的穿设有横纵交错的多根连接主筋4和加强主筋5(梁主体1内还设置有常规预制梁用的剪力筋、箍筋等,属于现有常规技术,不再赘述),其中,所述连接主筋4向外伸出所述灌浆腔2,并在所述连接主筋4相邻的另一所述梁主体1的灌浆腔2内对应的预设有套筒12用于连接主筋4的穿设,在相邻的两所述梁主体1的灌浆腔2内对应的设置有中部弯曲并相互抵靠的两连接弯板3,用于连接主筋4穿设。在梁主体1顶部还开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孔11。如图2,所述连接弯板3包括弯板31,在所述弯板31上对应的开设有插入孔32用于所述连接主筋的穿设,所述弯板31的高度及深度与所述灌浆腔2匹配(弯板31的对应的圆心角优选为1°-10°,即弯折程度较小,便于加工的同时,能够增加抵抗弯曲形变的能力),使得弯板31能够放置在所述灌浆腔2内,同时所述弯板31的深度优选不大于所述灌浆腔2的深度,使得两梁主体连接时,不会存在较大的缝隙的同时,便于灌浆时方便灌满整个灌浆腔室,同时能够使得两连接弯板3相贴合,便于抗受剪切力。另外,在所述弯板3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支撑加强板33,所述支撑加强板33可搭设在所述灌浆腔2内顶部和底部的加强主筋5上,为了便于搭设连接的可靠性,在所述支撑加强板33上开设有卡接部34,卡接部34为开口设置的圆环,用于搭设卡接在对应的加强主筋5上。参照图3,端侧的所述连接主筋4为两两弯折成型的U型钢筋,当连接主筋4位奇数根时,则中部的连接主筋4穿设至套筒12内,且所述U型钢筋穿过相邻两连接弯板3。能够进一步增加强度。上述配筋均为钢筋弯折成型。本申请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原理已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包括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主体两端设有灌浆腔,在所述梁主体内于所述灌浆腔内等间距的穿设有横纵交错的多根连接主筋和加强主筋,所述连接主筋向外伸出所述灌浆腔,并在所述连接主筋相邻的另一所述梁主体的灌浆腔内对应的预设有套筒用于连接主筋的穿设,在相邻的两所述梁主体的灌浆腔内对应的设置有中部弯曲并相互抵靠的两连接弯板,用于连接主筋穿设,在所述梁主体顶部还开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包括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主体两端设有灌浆腔,在所述梁主体内于所述灌浆腔内等间距的穿设有横纵交错的多根连接主筋和加强主筋,所述连接主筋向外伸出所述灌浆腔,并在所述连接主筋相邻的另一所述梁主体的灌浆腔内对应的预设有套筒用于连接主筋的穿设,在相邻的两所述梁主体的灌浆腔内对应的设置有中部弯曲并相互抵靠的两连接弯板,用于连接主筋穿设,在所述梁主体顶部还开设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弯板包括弯板,在所述弯板上对应的开设有插入孔用于所述连接主筋的穿设,所述弯板的高度及深度与所述灌浆腔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预制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的对应的圆心角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贤材张立烨李陈杰郎晔超蒋军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翔远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