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71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该结构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通过连接板垂直连接,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端均安装有预埋连接钢板槽,连接板的两侧与两个预埋连接钢板槽连接,预应力筋依次横穿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上的预埋连接钢板槽、连接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预埋连接钢板槽,最后穿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每个预应力筋锚具对应旋在预应力筋的伸出端进行固定,连接板两侧安装有耗能阻尼器。解决了如何开发出一种绿色环保,装配简单,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能够有效的耗散能量,同时确保结构在震后变形较小,或是可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节点连接方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属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梁柱构件间多采用梁柱预制,节点现浇的连接方式,以期达到“等同现浇”的目的。采用现浇的连接方式,施工现场仍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湿作业,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各类干式连接的做法和技术蓬勃兴起,套筒灌浆连接、约束浆锚连接和后浇带连接等方式日益成熟。试验研究表明,此类连接方式能够有效保证节点连接区域的刚度和承载力,受力可靠,但耗能较差,在反复地震荷载作用下灌浆处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同时,各种灌浆方式相对复杂,所用材料和器械成本偏高。因此,研究并开发出一种绿色环保,装配简单,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能够有效的耗散能量,同时确保结构在震后变形较小,或是可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节点连接方式,对于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在我国的持续发展及其在地震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预埋连接钢板槽、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板、两个耗能阻尼器、若干预应力筋(23)和若干预应力筋锚具(24),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通过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端均安装有预埋连接钢板槽,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与两个预埋连接钢板槽连接,若干预应力筋(23)依次横穿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上的预埋连接钢板槽、连接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预埋连接钢板槽,最后穿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每个预应力筋锚具(24)对应旋在预应力筋(23)的伸出端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安装有耗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预埋连接钢板槽、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板、两个耗能阻尼器、若干预应力筋(23)和若干预应力筋锚具(24),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通过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连接端均安装有预埋连接钢板槽,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与两个预埋连接钢板槽连接,若干预应力筋(23)依次横穿预制钢筋混凝土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上的预埋连接钢板槽、连接板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预埋连接钢板槽,最后穿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每个预应力筋锚具(24)对应旋在预应力筋(23)的伸出端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安装有耗能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工字型钢板(16),所述工字型钢板(16)的翼缘两侧设置有若干预应力筋孔Ⅱ(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连接钢板槽包括单槽钢板(1)、若干预应力筋孔Ⅰ(2)、槽口(3)、两个伸出肋(4)和若干螺栓孔Ⅰ(5),所述单槽钢板(1)纵向设置有通槽,所述单槽钢板(1)的一侧纵向设置有槽口(3),所述通槽与槽口(3)组成空心的“T”形与连接板的一端配合,所述单槽钢板(1)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预应力筋孔Ⅰ(2),用于预应力筋(23)的穿过,所述单槽钢板(1)带有槽口(3)的板壁两侧纵向垂直设置有两个伸出肋(4),每个所述伸出肋(4)上设置有若干螺栓孔Ⅰ(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包括若干纵向受力钢筋(6)、柱箍筋(7)和金属波纹管Ⅰ(8),若干纵向受力钢筋(6)与柱箍筋(7)相互垂直焊接为纵向的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外浇筑混凝土预制成柱体,若干金属波纹管Ⅰ(8)顺着预应力筋(23)的方向安装在柱箍筋(7)上,所述金属波纹管Ⅰ(8)的内部空心区域作为预应力筋孔道Ⅰ(9),用以穿过预应力筋(23),根据金属波纹管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王浩然单思镝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