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通防护桩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通防护桩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交通系统又称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目前交通道路上经常设置防护桩用来是管理行人与机动车辆交通分离,防止机动车辆进入行人道路的一种基础保护设施,也是一种设定周界、区分道路的设施,但是现有的防护桩在非水泥路面固定时,由于土层较为松软,在插入后往往很容易松动倾倒,固定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交通防护桩安装结构,其能够快速的插入非水泥路面,如土层内,固定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交通防护桩安装结构,包括防护桩本体,所述防护桩本体的底部为锥形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交通防护桩安装结构,包括防护桩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桩本体(2)的底部为锥形设置,所述防护桩本体(2)的上端安装有保护机构,所述防护桩本体(2)相对的内壁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连接有抵板(6),所述抵板(6)的底部固定有锥形板(3),所述抵板(6)的上端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防护桩本体(2)的底部两侧设有与锥形板(3)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锥形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4),所述插杆(4)的末端延伸至防护桩本体(2)底部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防护桩安装结构,包括防护桩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桩本体(2)的底部为锥形设置,所述防护桩本体(2)的上端安装有保护机构,所述防护桩本体(2)相对的内壁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连接有抵板(6),所述抵板(6)的底部固定有锥形板(3),所述抵板(6)的上端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防护桩本体(2)的底部两侧设有与锥形板(3)配合的限位机构,所述锥形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4),所述插杆(4)的末端延伸至防护桩本体(2)底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防护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防护桩本体(2)上端的保护罩(1),所述保护罩(1)的上端固定有挂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防护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防护桩本体(2)相对内壁上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上下内壁间固定有导向杆(5),所述导向杆(5)贯穿抵板(6)的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