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6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设备为内含七隔间的集装箱形式的长方体,设备内按水流经过顺序依次设有厌氧池,缺氧池一,缺氧池二,好氧池,进水孔,汇集水槽和清水池,好氧池内设曝气盘,曝气盘间均连通设PVC气管,好氧池内部中间处设协管沉淀池,协管沉淀池下面设进水孔,好氧池内设MBBR填料,协管沉淀池中间设协管,协管沉淀池下端设协管下部,环绕协管沉淀池上部内侧面设有U型锯齿溢流堰,好氧池另一侧面上设有清水池和设备间,协管沉淀池与清水池之间且位于U型锯齿溢流堰上方连通设有汇集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在工艺上适用条件范围广、投资省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指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水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国家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相应地出台了许多污水排放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促使着污水处理工艺,处理设备的发展。当前在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领域上,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法的处理工艺出现了不适应性,无法针对小型、分散式的水质水量波动大的问题进行水处。这时生物膜法的优越性耐冲击负荷强比较适合小水量,水质水量波动大的分散式生活污水的工艺处理,而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经济投资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在工艺上适用条件范围广、投资省的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所述设备为内含七隔间的集装箱形式的长方体,所述设备含有若干个隔间,第一所述隔间为厌氧池,所述厌氧池隔间一长侧面上设有缺氧池一,所述缺氧池一与所述厌氧池大小一致并列,所述缺氧池一另一长侧面上设有缺氧池二,所述缺氧池二和所述缺氧池一大小一致并列,所述厌氧池、缺氧池一和缺氧池二一短侧面形成的共同面上设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内设有间隔均匀的曝气盘,若干所述曝气盘两两之间均连通设有PVC气管,所述好氧池内部中间处镶嵌设有协管沉淀池,所述协管沉淀池下面一端处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口内设有细网,所述好氧池内漂浮设有MBBR填料,所述协管沉淀池中间侧面处设有协管,所述协管沉淀池下端设有漏斗状的协管下部,环绕所述协管沉淀池上部内侧面设有U型锯齿溢流堰,所述好氧池另一侧面上设有清水池和设备间,所述协管沉淀池与所述清水池之间且位于所述U型锯齿溢流堰上方连通设有汇集水槽。作为改进,所述协管距离所述协管沉淀池底部1米,距离水面0.5米。作为改进,所述厌氧池、缺氧池一和缺氧池二都内挂弹性填料,填充率分别为50%,70%,70%。作为改进,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一底部开孔相连通,所述缺氧池一和缺氧池二通过导管上进下出方式连通,所述缺氧池二和好氧池为上部开孔连通。作为改进,所述好氧池为内圆角长方体环形,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小型潜流式推流器。作为改进,所述曝气盘位于所述好氧池长侧边两侧的设置成两排,短侧边两侧的设置一排。作为改进,所述协管沉淀池为圆角长方体形状。作为改进,所述好氧池与协管沉淀池通过进水孔连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整个一体化设备在生化段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容积比为1:2:3,增大了缺氧池的比例,更进一步的提高脱氮的效果。2、在厌氧池和缺氧池一、二内都悬挂弹性填料,反硝化等菌种提供附着载体,提高反硝化的处理效果。3、好氧池设计成环形,能使污水充分曝气充氧,提高硝化效果和去除COD。4、环形设计的好氧池,内设置小型潜水推流器,能使MBBR填料充分与水混合,水料一体,提高生化效果。5、镶嵌式的协管沉淀池可以节省设备的空间又达到水力停留时间的要求,而且通过协管来提高沉淀效果。6、U型锯齿溢流堰能更好的汇集协管沉淀池的出水又阻隔上浮污泥的流出,降低SS的浓度。7、整个一体化设备既兼顾了脱氮除磷的功效,又在空间上合理的利用,使生化反映时间达到最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厌氧池;2、缺氧池一;3、缺氧池二;4、好氧池;5、曝气盘;6、PVC气管;7、小型潜流式推流器;8、进水孔;9、协管;10、协管下部;11、U型锯齿溢流堰;12、汇集水槽;13、清水池;14、设备间;15、弹性填料;16、MBBR填料;17、协管沉淀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3,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所述设备为内含七隔间的集装箱形式的长方体,其第一隔间为一个小的长方体厌氧池1,第二隔间缺氧池一2与第一隔间厌氧池1大小一致并列,第三隔间也是一个缺氧池二3和第二隔间缺氧池一2大小一致并列。第四隔间是一个内圆角长方体形状好氧池4,短边与厌氧池1缺氧池一2缺氧池二3相连钢板隔开。好氧池4内设间隔均匀的曝气盘5,曝气盘5长两侧设两排,短两侧设一排曝气盘5,曝气盘5用PVC气管6相连。协管沉淀池17内镶嵌于好氧池4内,为圆角长方体形状。协管沉淀池17的进水孔8用细网分隔好氧池污水,防止MBBR填料16进入协管沉淀池17内,协管沉淀池17距底部1米,距水面0.5米处为协管9,协管下部10为漏斗状用来沉积污泥。出水设置成环协管沉淀池17的U型锯齿溢流堰11,后汇集水槽12出水到清水池13,清水池13旁为设备间14。所述一体化设备内含七个隔间,其中厌氧池1和缺氧池一2缺氧池二3大小一致,同向并列。所述一体化设备厌氧池1、缺氧池一2和缺氧池二3都内挂弹性填料15,填充率分别为50%,70%,70%。所述一体化设备厌氧池1和缺氧池一2连通是底部开孔,缺氧池一2和缺氧池二3是通过导管上进下出方式连通,缺氧池二3和好氧池4是上部开孔连通,自流过水。所述一体化设备好氧池4为内圆角长方体环形,好氧池4内设置有小型潜流式推流器7推动污水循环以及投放MBBR填料16。所述一体化设备好氧池4内设置等间距曝气盘5,其好氧池4长两侧设两排,短两侧设一排,曝气盘5之间通过PVC气管6相连。所述一体化设备协管沉淀池17为圆角长方体形状,内镶嵌于好氧池4。所述一体化设备好氧池4与协管沉淀池17连通是底部开孔,孔上有细网隔开。所述一体化设备协管沉淀池17内协管9设置在距底部1米上,水面0.5米之间,底部1米高以下设置成漏斗型。所述一体化设备协管沉淀池17上面出水方式设置成U型锯齿溢流堰11,后汇集到出水槽12自流到清水池13。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内含七隔间的集装箱形式的长方体,所述设备含有若干个隔间,第一所述隔间为厌氧池(1),所述厌氧池(1)一长侧面上设有缺氧池一(2),所述缺氧池一(2)与所述厌氧池(1)大小一致并列,所述缺氧池一(2)另一长侧面上设有缺氧池二(3),所述缺氧池二(3)和所述缺氧池一(2)大小一致并列,所述厌氧池(1)、缺氧池一(2)和缺氧池二(3)一短侧面形成的共同面上设有好氧池(4),所述好氧池(4)内设有间隔均匀的曝气盘(5),若干所述曝气盘(5)两两之间均连通设有PVC气管(6),所述好氧池(4)内部中间处镶嵌设有协管沉淀池(17),所述协管沉淀池(17)下面一端处设有进水孔(8),所述进水孔(8)内设有细网,所述好氧池(4)内漂浮设有MBBR填料(16),所述协管沉淀池(17)中间侧面处设有协管(9),所述协管沉淀池(17)下端设有漏斗状的协管下部(10),环绕所述协管沉淀池(17)上部内侧面设有U型锯齿溢流堰(11),所述好氧池(4)另一侧面上设有清水池(13)和设备间(14),所述协管沉淀池(17)与所述清水池(13)之间且位于所述U型锯齿溢流堰(11)上方连通设有汇集水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内含七隔间的集装箱形式的长方体,所述设备含有若干个隔间,第一所述隔间为厌氧池(1),所述厌氧池(1)一长侧面上设有缺氧池一(2),所述缺氧池一(2)与所述厌氧池(1)大小一致并列,所述缺氧池一(2)另一长侧面上设有缺氧池二(3),所述缺氧池二(3)和所述缺氧池一(2)大小一致并列,所述厌氧池(1)、缺氧池一(2)和缺氧池二(3)一短侧面形成的共同面上设有好氧池(4),所述好氧池(4)内设有间隔均匀的曝气盘(5),若干所述曝气盘(5)两两之间均连通设有PVC气管(6),所述好氧池(4)内部中间处镶嵌设有协管沉淀池(17),所述协管沉淀池(17)下面一端处设有进水孔(8),所述进水孔(8)内设有细网,所述好氧池(4)内漂浮设有MBBR填料(16),所述协管沉淀池(17)中间侧面处设有协管(9),所述协管沉淀池(17)下端设有漏斗状的协管下部(10),环绕所述协管沉淀池(17)上部内侧面设有U型锯齿溢流堰(11),所述好氧池(4)另一侧面上设有清水池(13)和设备间(14),所述协管沉淀池(17)与所述清水池(13)之间且位于所述U型锯齿溢流堰(11)上方连通设有汇集水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膜法循环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协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翠李国情梁铭潮杨丽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欧比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