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89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纤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包括盒体、夹持件和绕线件,通过在盒体的绕线辊上设置S型的通孔,将光纤沿S型的通孔两端延长线的方向缠绕在绕线辊上,流线型的缠绕方式,防止光纤在缠绕时发生折断,并通过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配合将光纤固定,防止缠绕在绕线辊的光纤被拉出,本设备将预留较长的光纤收集在盒体内,当使用时,将光纤拉出即可,不仅防止光纤乱放造成的不美观,而且缠绕在盒体内的光纤占用空间小,通过盒体的保护防止了光纤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
本技术光纤保护
,尤其是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每家每户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提高网速,很多住户、办公室、网吧以及其他公用场所都会接入光纤。光纤入户后会留存一段光纤在室内,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调整光纤连接盒的位置,一般用户会将光纤收卷起来放在室内,然而将光纤收卷起来放在室内首先不美观,而且占用较大的室内空间,室内的物品也很容易碰到或砸到光纤上,造成光纤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留在室内的光纤占用较大的空间,且放在室内的光纤位置放置不好很容易造成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通过在盒体的绕线辊上设置S型的通孔,将光纤沿S型的通孔两端延长线的方向缠绕在绕线辊上,流线型的缠绕方式,防止光纤在缠绕时发生折断,并通过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配合将光纤固定,防止缠绕在绕线辊的光纤被拉出,本设备将预留较长的光纤收集在盒体内,当使用时,将光纤拉出即可,不仅防止光纤乱放造成的不美观,而且缠绕在盒体内的光纤占用空间小,且防止了光纤的损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进线面,以及与进线面对称的出线面,所述进线面上设有贯通于进线面的进线孔;所述出线面上设有贯通于出线面的出线孔;且所述进线面和出线面上分别设有腔体和条形孔,所述进线孔和进线孔分别穿过对应的腔体,所述条形孔分别与对应的腔体连通,且条形孔的开口设置在盒体的外表面;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所述上夹持件具有固定在腔体上部的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线缆匹配的上压槽;所述下夹持件具有与腔体底部连接的压缩弹簧、放置在腔体下部的下固定件和按压手柄,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下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件的另一端设有与线缆匹配的下压槽,所述按压手柄可拆卸连接在下固定件的侧面上;其中上压槽与下压槽匹配压持线缆;和绕线件,所述绕线件包括绕线辊和转轴,所述绕线辊沿与转轴垂直方向设有S型的通孔,所述转轴的轴线与绕线辊的轴线重合;所述绕线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盒体上,使得绕线辊转动时,进线孔和出线孔的线缆分别沿S型的通孔两端延长线的方向缠绕在绕线辊上;所述按压手柄穿过条形孔与下固定件连接,使得当通过按压手柄压持下固定件时,下固定件远离上固定件。为了方便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的安装,所述腔体上设有方便将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放入腔体内的第一开口。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盒体的内表面。为了使得光纤能够比较舒展,防止发生折断,所述通孔与绕线辊的轴线相交。为了方便转动绕线辊,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转轴连接驱动绕线辊转动。为了防止上压槽与下压槽未对齐,造成光纤的损坏,所述上夹持件上设有定位轴;所述下夹持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轴与定位孔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通过在盒体的绕线辊上设置S型的通孔,将光纤沿S型的通孔两端延长线的方向缠绕在绕线辊上,流线型的缠绕方式,防止光纤在缠绕时发生折断,并通过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配合将光纤固定,防止缠绕在绕线辊的光纤被拉出,本设备将预留较长的光纤收集在盒体内,当使用时,将光纤拉出即可,不仅防止光纤乱放造成的不美观,而且缠绕在盒体内的光纤占用空间小,通过盒体的保护防止了光纤的损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绕线件的剖面图;图中:10.盒体;11.进线面;12.出线面;13.腔体;14.条形孔;15.进线孔;16.出线孔;17.第一开口;18.驱动装置;20.夹持件;21.上夹持件;22.下夹持件;30.绕线件;31.绕线辊;32.通孔;33.转轴;211.上固定件;212.上压槽;213.定位轴;221.压缩弹簧;222.固定件;223.按压手柄;224.下压槽;225.定位孔;226.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参见图1-图4,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包括盒体10、夹持件20和绕线件30;夹持件20包括上夹持件21和下夹持件22;参见图2,盒体10具有进线面11,以及与进线面11对称的出线面12,进线面11上设有贯通于进线面11的进线孔15;出线面12上设有贯通于出线面12的出线孔16;且进线面11和出线面12上分别设有腔体13和条形孔14腔体13上设有方便将上夹持件21和下夹持件22放入腔体内的第一开口17,进线孔15和进线孔15分别穿过对应的腔体13,条形孔14分别与对应的腔体13连通,且条形孔14的开口设置在盒体10的外表面;参见图3,上夹持件21具有固定在腔体13上部的上固定件211,固定件211上设有与线缆匹配的上压槽212;下夹持件22具有与腔体13底部连接的压缩弹簧221、放置在腔体13下部的下固定件222和按压手柄223,压缩弹簧221的一端与下固定件222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固定件222的另一端设有与线缆匹配的下压槽224,按压手柄223可拆卸连接在下固定件222的侧面上;其中上压槽212与下压槽224匹配压持线缆;参见图4,绕线件30包括绕线辊31和转轴33,绕线辊31沿与转轴33垂直方向设有S型的通孔32,转轴33的轴线与绕线辊31的轴线重合;绕线辊31通过转轴33转动连接在盒体10上,使得绕线辊31转动时,进线孔15和出线孔16的线缆分别沿S型的通孔32两端延长线的方向缠绕在绕线辊31上;按压手柄223穿过条形孔14与下固定件222连接,使得当通过按压手柄223压持下固定件222时,下固定件222远离上固定件211。在一种具体实施中,腔体13上设有方便将上夹持件21和下夹持件22放入腔体内的第一开口17。在一种具体实施中,第一开口17设置在盒体10的内表面。在一种具体实施中,通孔32与绕线辊31的轴线相交。其中绕线辊31的两端设有防止光纤跑偏的檐。在一种具体实施中,还包括驱动装置18,驱动装置18与转轴33连接驱动绕线辊31转动。其中驱动装置18可以是手动手柄。在一种具体实施中,上夹持件21上设有定位轴213;下夹持件22上设有定位孔225;定位轴213与定位孔225匹配。当压持按压手柄223使得下夹持件22上下移动时沿定位轴213的路径运动,防止上夹持件21或下夹持件22移位,上压槽212和下压槽224不能很好的匹配起来固定光纤,从而导致光纤损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盒体(10),所述盒体(10)具有进线面(11),以及与进线面(11)对称的出线面(12),/n所述进线面(11)上设有贯通于进线面(11)的进线孔(15);/n所述出线面(12)上设有贯通于出线面(12)的出线孔(16);/n且所述进线面(11)和出线面(12)上分别设有腔体(13)和条形孔(14)(腔体上设有方便将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放入腔体内的第一开口),所述进线孔(15)和进线孔(15)分别穿过对应的腔体(13),所述条形孔(14)分别与对应的腔体(13)连通,且条形孔(14)的开口设置在盒体(10)的外表面;/n夹持件(20),所述夹持件(20)包括上夹持件(21)和下夹持件(22);/n所述上夹持件(21)具有固定在腔体(13)上部的上固定件(211),所述固定件(211)上设有与线缆匹配的上压槽(212);/n所述下夹持件(22)具有与腔体(13)底部连接的压缩弹簧(221)、放置在腔体(13)下部的下固定件(222)和按压手柄(223),所述压缩弹簧(221)的一端与下固定件(2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件(222)的另一端设有与线缆匹配的下压槽(224),所述按压手柄(223)可拆卸连接在下固定件(222)的侧面上;/n其中上压槽(212)与下压槽(224)匹配压持线缆;和/n绕线件(30),所述绕线件(30)包括绕线辊(31)和转轴(33),所述绕线辊(31)沿与转轴(33)垂直方向设有S型的通孔(32),所述转轴(33)的轴线与绕线辊(31)的轴线重合;/n所述绕线辊(31)通过转轴(33)转动连接在盒体(10)上,使得绕线辊(31)转动时,进线孔(15)和出线孔(16)的线缆分别沿S型的通孔(32)两端延长线的方向缠绕在绕线辊(31)上;/n所述按压手柄(223)穿过条形孔(14)与下固定件(222)连接,使得当通过按压手柄(223)压持下固定件(222)时,下固定件(222)远离上固定件(2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光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0),所述盒体(10)具有进线面(11),以及与进线面(11)对称的出线面(12),
所述进线面(11)上设有贯通于进线面(11)的进线孔(15);
所述出线面(12)上设有贯通于出线面(12)的出线孔(16);
且所述进线面(11)和出线面(12)上分别设有腔体(13)和条形孔(14)(腔体上设有方便将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放入腔体内的第一开口),所述进线孔(15)和进线孔(15)分别穿过对应的腔体(13),所述条形孔(14)分别与对应的腔体(13)连通,且条形孔(14)的开口设置在盒体(10)的外表面;
夹持件(20),所述夹持件(20)包括上夹持件(21)和下夹持件(22);
所述上夹持件(21)具有固定在腔体(13)上部的上固定件(211),所述固定件(211)上设有与线缆匹配的上压槽(212);
所述下夹持件(22)具有与腔体(13)底部连接的压缩弹簧(221)、放置在腔体(13)下部的下固定件(222)和按压手柄(223),所述压缩弹簧(221)的一端与下固定件(2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件(222)的另一端设有与线缆匹配的下压槽(224),所述按压手柄(223)可拆卸连接在下固定件(222)的侧面上;
其中上压槽(212)与下压槽(224)匹配压持线缆;和
绕线件(30),所述绕线件(30)包括绕线辊(31)和转轴(33),所述绕线辊(31)沿与转轴(33)垂直方向设有S型的通孔(32),所述转轴(33)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鸰汪含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