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位置的群智感知应用的隐私保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隐私保护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位置的群智感知应用的隐私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和嵌入式传感器的快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如麦克风、加速度计、指南针),这些传感器可以用来在城市范围内收集数量庞杂的细粒度的感知数据,由此,移动群智感知的概念应运而生。一个典型的群智感知系统通常由位于云端的中央平台和广泛分布的众多移动智能设备用户组成,如图1所示,智能设备用户根据平台发布的感知任务进行感知数据的收集并上传到云端,平台收集到大量的感知数据并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群智感知系统在实际中有着诸多应用场景,其中对不同地点进行监测并基于感知数据进行真值发现的操作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应用,在给定的感知区域范围内,被感知对象(如环境噪声、空气质量)在不同的地点的值是不同的,智能设备用户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对其所属地点的感知对象进行感知,并将感知数据上报给平台,之后平台根据用户上报的位置聚合他们的感知数据值,考虑到用户感知数据质量各不相同,平台利用真值发现这一方法可以挖掘出被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位置的群智感知应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被感知区域包含的所有用户的地理位置以兴趣地点为单位进行聚合;/n步骤二、各个兴趣地点所覆盖的用户均在各自的智能设备本地对其地理位置和感知数据值进行扰乱,并将扰乱后的地理位置和感知数据值一并提供给中央平台;/n步骤三、所述中央平台根据步骤一所述的聚合方法对收到所有的感知数据值进行再次聚合,之后根据再次聚合得到的感知数据值对每一个兴趣地点均进行真值发现的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位置的群智感知应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被感知区域包含的所有用户的地理位置以兴趣地点为单位进行聚合;
步骤二、各个兴趣地点所覆盖的用户均在各自的智能设备本地对其地理位置和感知数据值进行扰乱,并将扰乱后的地理位置和感知数据值一并提供给中央平台;
步骤三、所述中央平台根据步骤一所述的聚合方法对收到所有的感知数据值进行再次聚合,之后根据再次聚合得到的感知数据值对每一个兴趣地点均进行真值发现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位置的群智感知应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感知区域设置m个兴趣地点,第j个兴趣地点的地理位置记为Lj,其集合记为L={L1,L2,...,Lm},其中,j=1...m,处于兴趣地点Lj的用户子集记为Uj,则所述用户子集Uj中的所有用户ui的地理位置li均以第j个兴趣地点的地理位置Lj代替,其中,i=1,...,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位置的群智感知应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指定位置扰乱概率将用户原始的地理位置扰乱到当前感知区域的其它任意一个兴趣地点,完成地理位置的扰乱;通过对用户收集到的感知数据值加上高斯噪声,完成对感知数据值的扰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位置的群智感知应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通,张亚萌,熊赟,童维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