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68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包括控制IC以及外围电路,所述IC外围电路包括:VIN为系统的输入电压;VOUT为系统的输出电压;L1为电感;D1为续流二极管;C0为输出滤波电容;N1功率开关管;C1为IC的VCC脚外挂电容;R1为一电阻,连接IC的RT管脚,用于控制系统工作频率;R2、C2、C3为IC的FB脚和COMP脚补偿网络,对系统的稳定性起到决定作用;R3为电流采样电阻;R4、R5构成输出电压的采样网络,其比例决定了输出电压的高低。该方案提出的电流模式BOOST转换器,具有宽的输入电压,易于降低输出纹波,消除了次谐波振荡,环路稳定性便于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换器具体涉及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属于电源管理

技术介绍
BOOST升压电路是一种开关直流升压电路,可以使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高。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机传动、单相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及其他交直流电源中。然而BOOST升压系统在设计上往往存在输出纹波大、输入范围窄、大占空比工作易产生次谐波振荡、环路控制难的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该技术方案为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较好的解决或改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包括控制IC以及外围电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围电路包括:VIN为系统的输入电压;VOUT为系统的输出电压;L1为电感;D1为续流二极管;C0为输出滤波电容;N1功率开关管;C1为IC的VCC脚外挂电容;R1为一电阻,连接IC的RT管脚,用于控制系统工作频率;R2、C2、C3为IC的FB脚和COMP脚补偿网络,对系统的稳定性起到决定作用;R3为电流采样电阻;R4、R5构成输出电压的采样网络,其比例决定了输出电压的高低,R4、R5网络是直接采样输出电压,采样精准。采样到的信号FB送至运放的负输入端,运放处在整个控制环路中,两个输入端电压相等,即VFB=1.25V,因此R4、R5的电压比例决定了输出电压VOUT的高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IC电路包括:Regulator模块,OSC为振荡器模块,Slope为斜坡补偿模块,MaxDuty为最大占空比模块,AMP为一运放,比较器CMP1,比较器CMP2以及Logic模块,其中VIN脚通过Regulator产生VCC电压;VCC通过Reference模块产生各基准电压;OSC的输入端为RT,输出端分两路,一路输出至RS触发器的S端,另一路输出分别送至Slope和MaxDuty,AMP的正输入端为1.25V基准,负输入端为FB脚,输出端为COMP脚,COMP通过电阻R6连接5V内部电源,COMP端经过1.25V降压后,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和比较器CMP1的负输入端,电阻R8另一端接地,比较器CMP1的正输入端连接Slope的输出,比较器CMP1输出至Logic模块,比较器CMP2的正输入端为0.5V基准电压,CMP2的负输入端连接Slope的输出,同时Slope的输出连接电阻R9,电阻R9的另一端接CS脚,比较器CMP2输出至Logic模块,MaxDuty输出至Logic模块,Logic的输出送至RS触发器的R端,RS触发器的输出送至Driver模块,Driver的输出为OUT脚。Regulator为电源供电模块,通过高压电源VIN产生了IC内部的中压电源VCC,中压电源VCC主要用于产生IC内部的电压5V电源,以及为驱动模块提供电源;Reference模块产生内部低压5V电源及1.25V、0.5V的基准电压;OSC为振荡器模块,由RT脚的外挂电阻方便调节振荡器频率,振荡器模块产生时钟信号以及锯齿波信号,时钟信号送至RS触发器,用于控制每个周期的导通,锯齿波信号分别送至斜坡补偿模块Slope及最大占空比模块MaxDuty;Slope为斜坡补偿模块,将锯齿波的电压信号转换为锯齿波的电流,该锯齿波电流流过电阻R9产生一斜坡电压,并叠加在CS管脚上;MaxDuty为最大占空比模块,由于IC内集成了斜坡补偿功能,最大占空比通常可以设置在80%以上,如若CMP1和CMP2都不翻转的情况下,由MaxDuty模块控制开关周期的强制关断;AMP为一运放,正输入端接1.25V基准电压,负输入端接FB脚,输出端接COMP脚,该运放配合外部的C2、R2、C3补偿网络,用于检测输出电压,并调节系统稳定性;运放的输出经过1.25V降压,再由R7、R8分压后,送至比较器CMP1的负输入端,比较器CMP1的正输入端接CS脚叠加斜坡补偿后的电压;CMP2比较器功能为过流保护,当CS脚检测电流过大,且叠加斜坡补偿后的电压超过0.5V,则CMP2翻转,并控制输出关断;Logic模块主要处理三路分别来自MaxDuty、CMP1、CMP2的信号,决定由那一路信号控制输出关断;RS触发器为逻辑上控制输出导通或关断;Driver为驱动模块。利用这些巧妙设计的模块,巧妙组合,能够实现BOOST转换器的电流模式控制,且能够避免次谐波振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Regulator为电源供电模块包括可以达到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VIN、VCC为IC的两个管脚,R1为限流电阻,典型值1M以上,D1为钳位二极管,N1为高压增强型NMOS,C1为VCC外挂电容,中压电源VCC可表示为:VCC=VD1-VGS,VCC如需要增大,D1的钳位二极管可以串联增加。该结构较为灵活,VCC不会受VIN电压的影响,VIN可以接入较宽的电压范围,但需保证工艺中N1器件能够承受该电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专门设计斜坡补偿功能,在CS脚上叠加一斜坡电压,随着导通时间的增加,叠加的电压也将增加。斜坡补偿模块(Slope)的输入信号为来自振荡器OSC产生锯齿波信号,输出信号为斜坡电流Islope,P3、P4和N1、N2强制了两路的对称性,则N1、N2的Vgs相等,由于N1、N2的共Gate,所有N1、N2的Source电压相等,对于P1、P2,同样由于对称性,Vsg相等,P1、P2的Source电压相等,则P1、P2的Gate电压相等,由于P2的Gate电压等于电阻R1电压,则P1的Gate电压等于电阻R1电压;所以电流镜两条支路的电流均等于P5的输出电流可以根据电流镜比例设计,产生正比于Vslope的电流Islope,该模块产生的斜坡电压Islope*R9,该电压叠加于CS脚上。电流模式控制,当占空比超过50%,容易产生次谐波振荡,且占空比越大,越容易产生次谐波振荡。因此,希望导通时间越大时,补偿量越大,故采用斜坡的方式最佳。通常的斜坡补偿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比较器的正输入端(CS)叠加一定的补偿量,一种是在比较器的负输入端(COMP间接反映)减少一定的补偿量,本文采用第一种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技术方案提出的电流模式BOOST转换器,具有宽的输入电压,易于降低输出纹波,环路稳定性便于调节。利用这些巧妙设计的模块,巧妙组合,能够实现BOOST转换器的电流模式控制,且能够避免次谐波振荡。附图说明图1为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示意图;图2为Regulator模块的结构示意;图3为OSC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斜坡补偿模块(Slope)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包括控制IC以及外围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包括控制IC以及外围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电路包括:VIN为系统的输入电压;VOUT为系统的输出电压;L1为电感;D1为续流二极管;C0为输出滤波电容;N1功率开关管;C1为IC的VCC脚外挂电容;R1为一电阻,连接IC的RT管脚,用于控制系统工作频率;R2、C2、C3为IC的FB脚和COMP脚补偿网络,对系统的稳定性起到决定作用;R3为电流采样电阻;R4、R5构成输出电压的采样网络,其比例决定了输出电压的高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控制IC包括:Regulator模块,OSC为振荡器模块,Reference模块,Slope为斜坡补偿模块,MaxDuty为最大占空比模块,AMP为一运放,比较器CMP1,比较器CMP2以及Logic模块,其中VIN脚通过Regulator产生VCC电压;VCC通过Reference模块产生各基准电压;OSC的输入端为RT,输出端分两路,一路输出至RS触发器的S端,另一路输出分别送至Slope和MaxDuty,AMP的正输入端为1.25V基准,负输入端为FB脚,输出端为COMP脚,COMP通过电阻R6连接5V内部电源,COMP端经过1.25V降压后,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和比较器CMP1的负输入端,电阻R8另一端接地,比较器CMP1的正输入端连接Slope的输出,比较器CMP1输出至Logic模块,比较器CMP2的正输入端为0.5V基准电压,CMP2的负输入端连接Slope的输出,同时Slope的输出连接电阻R9,电阻R9的另一端接CS脚,比较器CMP2输出至Logic模块,MaxDuty输出至Logic模块,Logic的输出送至RS触发器的R端,RS触发器的输出送至Driver模块,Driver的输出为OUT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模式控制的BOOST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Regulator为电源供电模块,通过高压电源VIN产生了IC内部的中压电源VCC,中压电源VCC主要用于产生IC内部的电压5V电源,以及为驱动模块提供电源;Reference模块产生内部低压5V电源及1.25V、0.5V的基准电压;OSC为振荡器模块,由RT脚的外挂电阻方便调节振荡器频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才根张胜谭在超罗寅丁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锴威特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