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源传输的功率汇流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625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汇流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源传输的功率汇流环,包括可动组件和固定组件;可动组件包括带有内腔的中心轴和间隔且均匀地套设在中心轴外的导电环;固定组件包括直立的长方体形的外框和水平带中心孔的底座,外框的四个侧面上分别间隔且均匀安装有电刷组件;中心轴同轴安装于外框的内部,每个电刷组件包括刷盒和若干电刷,每组电刷一端和刷盒弹性接触,另一端的端面依次排列形成圆弧面,且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和导电环的曲率半径相同;每个所述导电环通过内导线连接着旋转设备,每组所述电刷组件通过外导线连接着固定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特别适用于大功率电源旋转传输,传输总功率可达到兆瓦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源传输的功率汇流环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汇流环的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源传输的功率汇流环。
技术介绍
汇流环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固定设备与旋转设备之间的电、信号的持续传输,可广泛应用于军用雷达、通信导航、卫星通讯、精密仪器等诸多领域。工作中,功率汇流环主要依靠电刷和导电环之间的滑动接触实现电源的持续旋转传输。传统的功率汇流环存在的缺点主要有:1)电刷在和导电环滑动摩擦时存在一定的材料磨损,使电刷的使用寿命缩短;2)绝缘环为整体封闭环式结构,和导电环同轴间隔安装,随着刷粉量的逐渐累积,导致相邻通道之间的绝缘距离缩短,绝缘性能降低;3)在工作过程中,刷粉的堆积易导致传输通道的接触电阻变大,使性能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且当传输电流较大时容易发生打火现象。为克服传统的功率汇流存在的电刷寿命短、绝缘性能低、接触性能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源传输的功率汇流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电源传输的功率汇流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电源传输的功率汇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动组件和固定组件;/n所述可动组件包括带有内腔的中心轴(1)和间隔且均匀地套设在中心轴(1)外的导电环(6);/n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直立的外框(3)和水平带中心孔的底座(2),且外框(3)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带有圆孔的顶板和带有圆孔的底板,外框(3)的四个侧面上分别间隔且均匀安装有电刷组件(8);/n所述中心轴(1)同轴安装于外框(3)的内部,且中心轴(1)的上端通过上轴承(10)和压板(9)的配合安装在外框(3)的顶板上,中心轴(1)的下端通过下轴承(14)和端盖(11)的配合安装在底座(2)上;/n每个所述电刷组件(8)包括刷盒(21)和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源传输的功率汇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动组件和固定组件;
所述可动组件包括带有内腔的中心轴(1)和间隔且均匀地套设在中心轴(1)外的导电环(6);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直立的外框(3)和水平带中心孔的底座(2),且外框(3)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带有圆孔的顶板和带有圆孔的底板,外框(3)的四个侧面上分别间隔且均匀安装有电刷组件(8);
所述中心轴(1)同轴安装于外框(3)的内部,且中心轴(1)的上端通过上轴承(10)和压板(9)的配合安装在外框(3)的顶板上,中心轴(1)的下端通过下轴承(14)和端盖(11)的配合安装在底座(2)上;
每个所述电刷组件(8)包括刷盒(21)和若干电刷(22),若干电刷(22)依次排列成为一组电刷,每组电刷的一端弹性安装于刷盒(21)内,每组电刷的另一端的端面加工成圆弧面,且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和导电环(6)的外圆半径相同,使得每组电刷和对应导电环(6)紧密接触;
所述导电环(6)和电刷组件(8)一一对应设置,工作时,每个所述导电环(6)通过内导线(12)连接着旋转设备,每组所述电刷组件(8)通过外导线(13)连接着固定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电源传输的功率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3)的四个侧面分别间隔且直立地布设有一对支架(5),每对支架(5)上固定安装有三组电刷组件(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适用于电源传输的功率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刷组件(8)包括刷盒(21)和3个电刷(22),刷盒(21)内并列且水平布设有三个电刷安装腔;
刷盒(2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科赵克俊张瑞珏邓书山郭亚军常健康成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