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961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包括密封卡扣、母头壳、绝缘堵板、连接扣、公头壳、密封胶和密封结构;母头壳和公头壳的内部为连通的壳体空腔,母头壳和公头壳两者的连接端通过连接扣固定;线缆在母头壳和公头壳连接后形成的壳体空腔内对接,绝缘堵板设置在壳体空腔内线缆的对接处,以对线缆进行固定;壳体空腔内壁与线缆之间的空隙填充密封胶;母头壳和公头壳与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部均设有密封结构,通过密封卡扣将密封结构紧固到母头壳或公头壳的另一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连接形式有效的实现了线缆接头的绝缘和隔水效果,并且有效的防止了水和油渍的浸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线缆接头是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常用的一种连接线路的机电元件。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对线缆接头的使用及寿命都有一定的要求。在深水环境中,线缆接头不仅要起到连接作用,还要求其有较好的隔水、绝缘、耐压及满足一定的受拉能力。专利《一种线缆接头绝缘防水连接方法(CN111106573A)》专利技术一种线缆接头绝缘防水的连接方法。该方法在线缆连接扣的外周套上绝缘热熔硅胶热缩管套,通过热风处理完成接口的绝缘密封处理。该方法处理的线缆不宜过长,在有一定压力的有水环境中使用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其解决了现有线缆接头在有水环境中的密封性能差、不耐水压、连接处不受拉和绝缘性能差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包括密封卡扣、母头壳、绝缘堵板、连接扣、公头壳、密封胶和密封结构;所述母头壳和所述公头壳的内部为连通的壳体空腔,所述母头壳和所述公头壳两者的连接端通过连接扣固定;线缆在所述母头壳和所述公头壳连接后形成的所述壳体空腔内对接,所述绝缘堵板设置在壳体空腔内的所述线缆的对接处,以对左右两侧的所述线缆进行固定;所述壳体空腔内壁与所述线缆之间的空隙填充所述密封胶;所述母头壳和所述公头壳与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部均设有密封结构,通过密封卡扣将密封结构紧固到所述母头壳或所述公头壳的另一端部。可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隔板和两个密封套;所述隔板和所述密封套均为环状结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两个所述密封套并排设置,所述隔板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套外部,共同组成横截面为梯形的环形结构。可选地,所述壳体空腔的内部为对称的空腔,由中间到两侧依次为中部对接空腔、中部圆台空腔和端部空腔;所述壳体空腔的内部对接处的空腔为中部对接空腔,所述中部对接空腔用于容置绝缘堵板;所述中部对接空腔和所述端部空腔均为圆柱体空腔,所述中部圆台空腔长边一侧与中部对接空腔连通,所述中部圆台空腔短边一侧与端部空腔连通;所述母头壳和所述公头壳的另一端部向内收缩形成壳体凸台;所述壳体凸台的端部中心设置有端部圆台空腔,所述端部圆台空腔与所述第三段空腔连通;所述密封卡扣的中心设置有两段连通的圆柱体空腔,分别为卡扣第一空腔和卡扣第二空腔;两个空腔的连接处形成环状台面,环状台面的直角处设置有所述端部圆台空腔;空腔之间的连接处均采用圆弧过渡。可选地,所述母头壳和所述公头壳的连接端面设置有密封圈。可选地,位于所述母头壳或所述公头壳的端部圆台空腔与所述密封卡扣的端部圆台空腔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线缆上,位于两个开口相对的所述端部圆台空腔之间。可选地,所述密封卡扣套设在线缆上,卡扣第二空腔内部和壳体凸台外部均设有螺纹,密封卡扣和壳体凸台通过螺纹连接。可选地,所述公头壳的连接端设有顶紧凸台,所述母头壳的连接端设有螺纹凸台,所述连接扣为环状结构,横截面为L型,所述连接扣套设于所述公头壳的顶紧凸台上,所述连接扣内侧设有螺纹,与螺纹凸台外侧设有的螺纹匹配连接。可选地,所述绝缘堵板为实心的圆柱体,其轴向设置有同心的环形空隙结构;或为在实心圆柱体的轴向设置有若干个圆柱体通孔用于供所述线缆的穿过。可选地,所述左侧的线缆设置在所母头壳内部,所述右侧的线缆设置在所述公头壳内部,所述左右两侧的线缆分别设置在两个对接的绝缘堵板的空隙中。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左侧的线缆从左侧插入到密封卡扣和密封结构的内部,直至从母头壳右侧穿出,同时留有一定的长度,以便与右侧的线缆连接;S2:密封卡扣从左侧向右侧与母头壳固定,随着密封卡扣向右旋紧,密封卡扣、母头壳以及左线缆在三维空间内缓慢挤压密封结构,使密封结构与母头壳和左侧的线缆之间的缝隙逐渐减小并紧固;S3:将母头壳内的壳体空腔注满密封胶;S4:将左侧的线缆插入到左侧的缘堵板内,并将绝缘堵板从右侧向左插入到母头壳内,绝缘堵板外侧与第一段空腔过盈配合,保证左侧的线缆的稳定;S5:将待连接的右侧的线缆从右侧插入到另一密封卡扣和密封结构的内部,直至从公头壳左侧穿出,同时留有一定的长度,以便与左侧的线缆连接;S6:密封卡扣从右侧向左侧与公头壳固定,随着密封卡扣向左旋紧,密封卡扣、公头壳以及右线缆在三维空间内缓慢挤压密封结构,使密封结构与公头壳和右侧的线缆之间的缝隙逐渐减小并紧固;S7:将公头壳内的壳体空腔注满密封胶;S8:将所述右侧的线缆插入到右侧的缘堵板内,并将绝缘堵板从左侧向右插入到公头壳内,绝缘堵板外侧与第一段空腔过盈配合,保证右侧的线缆稳定;S9:将左侧的线缆和右侧的线缆对接连接;S10:公头壳和母头壳通过连接扣连接,随着公头壳与母头壳的压紧,使公头壳与母头壳连接面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可以实现线缆接头的快速连接,而且接头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在有水环境中,接头部分完全可以达到原线缆标准要求的使用工况。本专利技术包括公头壳和母头壳,连接两壳之间有密封圈及带螺纹的连接扣,公头壳和母头壳内部充入密封胶体,公头壳和母头壳外侧分别有两道密封套,隔板和密封卡扣的锁紧实现密封作用。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间的密封圈、壳体内部密封胶和两侧的密封套实现线缆接头的密封。这种密封连接形式有效的实现了线缆接头的绝缘和隔水效果,并且有效的防止了水和油渍的浸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密封卡扣;2:隔板;3:密封套;4:母头壳;5:绝缘堵板;6:连接扣;7:公头壳;8:线缆;9:插头;10:密封圈;11:插孔;12:密封胶;13:密封结构;14:壳体凸台;15:端部圆台空腔;16:壳体空腔;161:第一段空腔;162:中部圆台空腔;163:端部空腔;17:卡扣第一空腔;18:卡扣第二空腔;19:顶紧凸台;20:螺纹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1:一种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卡扣(1)、母头壳(4)、绝缘堵板(5)、连接扣(6)、公头壳(7)、密封胶(12)和密封结构(13);/n所述母头壳(4)和所述公头壳(7)的内部为连通的壳体空腔(16),所述母头壳(4)和所述公头壳(7)两者的连接端通过连接扣(6)固定;/n线缆(8)在所述母头壳(4)和所述公头壳(7)连接后形成的所述壳体空腔(16)内对接,所述绝缘堵板(5)设置在壳体空腔(16)内的所述线缆(8)的对接处,以对左右两侧的所述线缆(8)进行固定;/n所述壳体空腔(16)内壁与所述线缆(8)之间的空隙填充所述密封胶(12);/n所述母头壳(4)和所述公头壳(7)与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部均设有密封结构(13),通过密封卡扣(1)将密封结构(13)紧固到所述母头壳(4)或所述公头壳(7)的另一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卡扣(1)、母头壳(4)、绝缘堵板(5)、连接扣(6)、公头壳(7)、密封胶(12)和密封结构(13);
所述母头壳(4)和所述公头壳(7)的内部为连通的壳体空腔(16),所述母头壳(4)和所述公头壳(7)两者的连接端通过连接扣(6)固定;
线缆(8)在所述母头壳(4)和所述公头壳(7)连接后形成的所述壳体空腔(16)内对接,所述绝缘堵板(5)设置在壳体空腔(16)内的所述线缆(8)的对接处,以对左右两侧的所述线缆(8)进行固定;
所述壳体空腔(16)内壁与所述线缆(8)之间的空隙填充所述密封胶(12);
所述母头壳(4)和所述公头壳(7)与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部均设有密封结构(13),通过密封卡扣(1)将密封结构(13)紧固到所述母头壳(4)或所述公头壳(7)的另一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13)包括隔板(2)和两个密封套(3);
所述隔板(2)和所述密封套(3)均为环状结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两个所述密封套(3)并排设置,所述隔板(2)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套(3)外部,共同组成横截面为梯形的环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空腔(16)的内部为对称的空腔,由中间到两侧依次为中部对接空腔(161)、中部圆台空腔(162)和端部空腔(163);
所述壳体空腔(16)的内部对接处的空腔为中部对接空腔(161),所述中部对接空腔(161)用于容置绝缘堵板(5);所述中部对接空腔(161)和所述端部空腔(163)均为圆柱体空腔,所述中部圆台空腔(162)长边一侧与中部对接空腔(161)连通,所述中部圆台空腔(162)短边一侧与端部空腔(163)连通;
所述母头壳(4)和所述公头壳(7)的另一端部向内收缩形成壳体凸台(14);所述壳体凸台(14)的端部中心设置有端部圆台空腔(15),所述端部圆台空腔(15)与所述第三段空腔(163)连通;
所述密封卡扣(1)的中心设置有两段连通的圆柱体空腔,分别为卡扣第一空腔(17)和卡扣第二空腔(18);两个空腔的连接处形成环状台面,环状台面的直角处设置有所述端部圆台空腔(15);
空腔之间的连接处均采用圆弧过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壳(4)和所述公头壳(7)的连接端面设置有密封圈(1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母头壳(4)或所述公头壳(7)的端部圆台空腔(15)与所述密封卡扣(1)的端部圆台空腔(15)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密封结构(13)套设在所述线缆(8)上,位于两个开口相对的所述端部圆台空腔(15)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的耐压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卡扣(1)套设在线缆(8)上,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仲汤明东毛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