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线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506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线电缆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绞线绕线器,包括底板、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内腔的左侧贯穿设置有过线转筒,过线转筒与箱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过线转筒位于箱体外部的表面套设有第一从动皮带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放线筒的设置,能够对单股线缆进行放卷,使单股线缆通过疏线板依次进入过线转筒和绞线筒的内腔,疏线板能够对单股线缆进行梳理,避免出现缠绕的情况,再通过设有的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主动皮带盘进行转动,第一主动皮带盘与第一从动皮带盘再通过第一皮带的传动连接带动过线转筒进行转动,在过线转筒转动的同时,过线转筒带动内齿牙转动,通过内齿牙与外齿牙的啮合连接带动转盘和绞线模具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绞线绕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生产
,具体为一种绞线绕线器。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比如说家用电器设备都需要应用电线对其供电,通常情况下,电线都有两部分组成,塑料绝缘的线皮将铜芯或铝芯包裹在里面,外面的线皮是为了避免里面的芯心受到机械损伤。电线电缆是通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来制作完成的,型号规格越复杂,重复性越高。其中绞制是为了得到不同数量的线芯,使得该线芯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目前现有的电线电缆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当使用人员在制作电线电缆时,需要对多组电线电缆进行绞线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绞线一般使用人力进行绞线使用,绞线过程过慢,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过大,费时费力,且在绕线收卷时不能对线缆进行导向,在收卷时容易导致线缆散乱,增加收卷放卷难度,不便于使用者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绞线绕线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线绕线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绞线绕线器,包括底板、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底板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绞线绕线器,包括底板(1)、第一皮带(7)和第二皮带(2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腔的左侧贯穿设置有过线转筒(3),所述过线转筒(3)与箱体(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过线转筒(3)位于箱体(2)外部的表面套设有第一从动皮带盘(4),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箱体(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主动皮带盘(6),所述第一主动皮带盘(6)与第一从动皮带盘(4)通过第一皮带(7)传动连接,所述过线转筒(3)的内腔设置有转盘(9),所述过线转筒(3)内表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内齿牙(8),所述转盘(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线绕线器,包括底板(1)、第一皮带(7)和第二皮带(2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腔的左侧贯穿设置有过线转筒(3),所述过线转筒(3)与箱体(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过线转筒(3)位于箱体(2)外部的表面套设有第一从动皮带盘(4),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箱体(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主动皮带盘(6),所述第一主动皮带盘(6)与第一从动皮带盘(4)通过第一皮带(7)传动连接,所述过线转筒(3)的内腔设置有转盘(9),所述过线转筒(3)内表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内齿牙(8),所述转盘(9)外表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外齿牙(10),所述内齿牙(8)与外齿牙(10)啮合连接,所述转盘(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绞线模具(11),所述绞线模具(11)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绞线筒(12),所述绞线筒(12)远离绞线模具(11)的一端设置有防刮橡胶环(13),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竖板(48),所述第三竖板(48)的右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竖板(14),所述第一竖板(14)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15),所述第一竖板(14)的右侧且位于两个第一横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16),两个所述第一横板(15)靠近第二横板(16)的一侧均安装有放线筒(17),所述放线筒(17)的数量为多个,且最少不少于三个,所述(16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疏线板(18),所述疏线板(18)的表面开设有疏线孔,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19),所述第二竖板(1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收卷壳体(20),所述收卷壳体(20)内腔顶部与底部的右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辊(21),所述转动辊(21)的表面套设有收卷辊(22),所述转动辊(21)的表面且位于收卷辊(22)的底部套设有第二从动皮带盘(23),所述收卷壳体(20)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4),所述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二主动皮带盘(25),所述第二从动皮带盘(23)与第二主动皮带盘(25)通过第二皮带(26)传动连接,所述收卷壳体(20)顶部与底部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27),所述丝杆(2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8),所述螺纹套(28)远离丝杆(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线缆承载环(29),所述转动辊(21)的表面且位于收卷辊(22)的顶部套设有四齿齿轮(30),所述丝杆(27)表面的顶部套设有从动齿轮(31),所述四齿齿轮(30)与从动齿轮(31)啮合连接,所述箱体(2)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输送辊(32),所述箱体(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力辊(33),多个所述放线筒(17)的表面绕接有单股线缆(34),多个所述单股线缆(34)远离放线筒(17)的一端依次通过疏线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朱丽榆杨元军钟永树林敏左君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市众鑫成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