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内防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50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包括有:一第一温度感测器、一第二温度感测器、一温度控制芯片、一电池及一控制器。其中,第一温度感测器设置于仪表底壳内,以量测该仪表底壳内的温度;第二温度感测器设置于仪表底壳外,以量测该仪表底壳外的温度;温度控制芯片设置于该仪表底壳内,温度控制芯片包括有一制冷面及一散热面,该散热面连结一散热片;电池设置于该仪表底壳外,电池与该温度控制芯片电连接;控制器与该温度控制芯片、该电池、该第一温度感测器及该第二温度感测器电连接,当该第一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高于该第二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时,控制器启动该温度控制芯片,使该仪表底壳内降温,以防止仪表底壳内起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仪表内防起雾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仪表内防起雾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摩托车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摩托车仪表内,有时候会有起雾结露现象发生,尤其是在大太阳晒后,突然一场大雨,就起雾了,或者是雨季时候,骑乘摩托车一段时间,仪表就起雾了。其原因就是含有较多的湿气空气(空气中的水分较多)碰到比较冷的物体表面时,就容易会有起雾现象,也就是仪表镜面内的湿度变高,且仪表内部闷热,而仪表外的温度较低冷,当温度与湿度达到露点温度时,那仪表内就会起雾了。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发生起雾结露现象,例如水壶内装冰水,水壶内的温度较低冷,环境室温较热,那水壶外层就会起雾结露。为解决上述问题,让骑乘者可以不需因为仪表起雾,导致看不清楚仪表的显示内容而烦恼,让骑乘者可以更轻松且专注的驾驭车子,目前市场上解决起雾的方法有大概以下做法:(1)仪表内喷防雾剂,但是防雾剂使用久了会失效。(2)仪表内部放置防潮剂,但是防潮剂只要吸饱水气就会失效。所以为了能有效达到防起雾结露现象发生,因此必须先对起雾结露原因进行物理研究,才能达到设计的效果。而雾的本质是水汽凝结物,因此只要空气温度达到或相当接近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凝结而生成雾,而露点只受(温度)和(湿度)影响,所以雾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1)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增加,使得湿度升高至露点。(2)温度下降至露点而生成雾。因此,当仪表内的温度与仪表外的温度,相差越大,越有机会起雾;当仪表内的温度与仪表外的温度,温差越小,越不容易起雾,故进行仪表内相关温度控制,便可减少仪表内起雾的机会。创作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专利技术创作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仪表内起雾问题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成上述仪表内防起雾目的,本技术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包括有:一第一温度感测器、一第二温度感测器、一温度控制芯片、一电池及一控制器。其中,第一温度感测器设置于仪表底壳内,以量测该仪表底壳内的温度;第二温度感测器设置于仪表底壳外,以量测该仪表底壳外的温度;温度控制芯片设置于该仪表底壳内,温度控制芯片包括有一制冷面及一散热面,该散热面连结一散热片;电池设置于该仪表底壳外,电池与该温度控制芯片电连接;控制器与该温度控制芯片、该电池、该第一温度感测器及该第二温度感测器电连接,当该第一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高于该第二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时,控制器启动该温度控制芯片,使该仪表底壳内降温,以防止仪表底壳内起雾。上述该第一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若低于或等于该第二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时,控制器则关闭该温度控制芯片的运作。上述散热片可为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包括有一散热片主体及多个与该散热片主体相连的散热片支体,且该仪表底壳遴近该多个散热片支体处具有多个通孔,以增加散热效果,提升温度控制芯片的效能。此外,该多个散热片支体也可与该仪表底壳一体成型,使该多个散热片支体伸出该仪表底壳外,以以增加散热效果,提升温度控制芯片的效能。上述散热片可为金属材质或其他等效材质的散热片,以增加散热效果。上述仪表内防起雾装置组设于一摩托车上,该控制器可为该摩托车的引擎控制单元(ECU:EngineControlUnit)。上述仪表内防起雾装置组设于一摩托车上,该电池可为该摩托车的电池,亦即该摩托车上的电池可提供电力给温度控制芯片使用。上述温度控制芯片可为制冷芯片或其他等效功能的芯片。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而有关本新型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的配置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的系统架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的控制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摩托车12第一温度感测器14第二温度感测器20车头21右把手22左把手24仪表底壳241通孔25仪表镜面26温度控制芯片261制冷面262散热面28散热片281散热片主体282散热片支体30控制器32电池SA~SD步骤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其分别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的配置图、系统架构图及分解示意图。一般就摩托车1而言,其仪表大部设于右把手21及左把手22之间的车头20上仪表镜面25下。而本实施例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包括有:一第一温度感测器12、一第二温度感测器14、一温度控制芯片26、一电池32及一控制器30。第一温度感测器12设置于仪表底壳24内,以量测该仪表底壳24内的温度;第二温度感测器14设置于该仪表底壳24外,以量测该仪表底壳24外的温度;温度控制芯片26设置于仪表底壳24内,温度控制芯片26包括有一制冷面261及一散热面262,散热面262则连结一散热片28;电池32设置于该仪表底壳24外,电池32与该温度控制芯片26电连接;控制器30与该温度控制芯片26、该电池32、该第一温度感测器12及该第二温度感测器14电连接。其中,当该第一温度感测器12所量测的温度高于该第二温度感测器14所量测的温度时,亦即,仪表底壳24内的温度高于仪表底壳24外的温度时,该控制器30启动该温度控制芯片26,使该仪表底壳24内降温,以防止仪表底壳24内起雾。在本实施例中,电池32通过控制器30与该温度控制芯片26电连接。此外,当该第一温度感测器12所量测的温度低于或等于该第二温度感测器14所量测的温度时,亦即,仪表底壳24内的温度低于或等于仪表底壳24外的温度时,此时,仪表底壳24内不会起雾,该控制器30则关闭该温度控制芯片26,该仪表底壳24内无需再降温,温度控制芯片26无需运作。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散热片28为散热鳍片,散热片28包括有一散热片主体281及多个与该散热片主体281相连的散热片支体282,且该仪表底壳24遴近该多个散热片支体282处具有多个通孔241。由此,仪表底壳24内的热气可经由该多个通孔241排出外面,以增加散热效果,提升温度控制芯片26的效能。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片28为金属材质的散热片28,以增加散热效果,而仪表底壳24则为塑胶材质的仪表底壳24。另,控制器30是指该摩托车1的引擎控制单元(ECU),该电池32为该摩托车1的电池32,亦即,该摩托车1上的电池32可提供电力给温度控制芯片26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控制芯片26为制冷芯片。请参阅图4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的控制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控制器30,亦即摩托车1的引擎控制单元(ECU)其作动流程如下,步骤(SA)读取第一温度感测器12所量测的温度,即读取仪表底壳24内的温度;接着,步骤(SB)读取第二温度感测器14所量测的温度,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内防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温度感测器,设置于一仪表底壳内,以量测该仪表底壳内的温度;/n一第二温度感测器,设置于该仪表底壳外,以量测该仪表底壳外的温度;/n一温度控制芯片,设置于该仪表底壳内,包括有一制冷面及一散热面,该散热面连结一散热片;/n一电池,设置于该仪表底壳外,与该温度控制芯片电连接;以及/n一控制器,与该温度控制芯片、该电池、该第一温度感测器及该第二温度感测器电连接,当该第一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高于该第二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时,该控制器启动该温度控制芯片,使该仪表底壳内降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内防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温度感测器,设置于一仪表底壳内,以量测该仪表底壳内的温度;
一第二温度感测器,设置于该仪表底壳外,以量测该仪表底壳外的温度;
一温度控制芯片,设置于该仪表底壳内,包括有一制冷面及一散热面,该散热面连结一散热片;
一电池,设置于该仪表底壳外,与该温度控制芯片电连接;以及
一控制器,与该温度控制芯片、该电池、该第一温度感测器及该第二温度感测器电连接,当该第一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高于该第二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时,该控制器启动该温度控制芯片,使该仪表底壳内降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内防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低于或等于该第二温度感测器所量测的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彦杉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