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中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大多以辅助动力源的形式出现,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和汽车加油站相类似,是一种“加电”的设备,可以快速的给电动汽车等充电,但该种充电桩位置固定不可移动,且需要较长的充电时间,而当前的充电桩设备并未普及,在野外很难找到,而电力匮乏的新能源汽车极有可能在行驶的途中因电力不足而骤停,这极易引起交通事故,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拖动组件(1)、滑动门组件(2)、箱体(3)、移动轮(4)、放置槽(5)、充电插头(6)、导线(7)、放电接头(8)、充电接头(9)、充电电池(10)、电量显示屏(30)和把手(3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拖动组件(1),所述拖动组件(1)包括第一滑槽(11)、第一连杆(12)、拉手(13)、第一限位槽(14)、第一插销(15)、第一弹簧(16)、第一按钮(17)、第一转轴(18)、第二容纳槽(19)、第一卡槽(110)、第二卡槽(111)、第二转轴(112)、第二连杆(113)、第三转轴(114)、第一滑块(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拖动组件(1)、滑动门组件(2)、箱体(3)、移动轮(4)、放置槽(5)、充电插头(6)、导线(7)、放电接头(8)、充电接头(9)、充电电池(10)、电量显示屏(30)和把手(3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拖动组件(1),所述拖动组件(1)包括第一滑槽(11)、第一连杆(12)、拉手(13)、第一限位槽(14)、第一插销(15)、第一弹簧(16)、第一按钮(17)、第一转轴(18)、第二容纳槽(19)、第一卡槽(110)、第二卡槽(111)、第二转轴(112)、第二连杆(113)、第三转轴(114)、第一滑块(115)和第一挡块(116),所述箱体(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5),所述第一滑块(115)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14),所述第三转轴(114)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第二连杆(113),所述第二连杆(113)的一侧外壁上插接有第二转轴(112),所述第二转轴(112)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第一连杆(12),所述第一连杆(1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拉手(13),所述拉手(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4),所述第一限位槽(14)的一侧内壁上套接有第一插销(15),所述第一插销(1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且第一弹簧(1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限位槽(14)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插销(1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按钮(17),所述第一按钮(17)的一侧内壁上套接有第一转轴(18),所述拉手(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19),且第一转轴(18)转动连接于第二容纳槽(19)的两侧内壁上,所述箱体(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滑动门组件(2);
所述滑动门组件(2)包括第二滑槽(21)、滑动门(22)、第三滑槽(23)、第二滑块(24)、第二挡块(25)、第二插销(26)、第三卡槽(27)、第三插销(28)、第二按钮(29)、第三限位槽(210)、第三弹簧(211)、第二限位槽(212)、第二弹簧(213)和弹块(214),所述箱体(3)的底端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4),所述第二滑块(24)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门(22),所述箱体(3)的顶端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祝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快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