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饮后厨订单智能管理系统及其排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后厨
,具体是一种餐饮后厨订单智能管理系统及其排单方法。
技术介绍
餐饮业作为服务行业之一,为实现自身的盈利目标,对自身提供的服务质量要求极高。除去餐饮口味、用餐环境、服务质量、菜品价格等因素外,其中上菜速度的快慢也是消费者选择消费的很大参考因素,而后厨工作人员的有序菜品制作是对上菜速度的保障,餐饮订单排单是现实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尤其对于大型及热门餐饮企业来说,如何在正确的时刻,为正确的桌位上正确的菜,直接关系到餐饮服务满意度评价。而目前餐饮企业的订单排单主要采用人工判断方式进行,当客户下好订单后,后厨管理人员根据经验综合判断当前决定加工的订单菜品。这种作业方式对于排单人员有一定技术要求,并且也很难保证排单顺序的合理性,并且餐饮排单需考虑诸多要素,如菜品种类、菜品顺序、等待时间、桌位人数、客户优先级及菜品加工时间等,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决策问题。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餐饮业也慢慢在应用智能设备进行点单下单与后厨的智能管理,但是依旧缺少针对现有订单菜品进行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饮后厨订单智能管理系统的排单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在管理系统中配置餐饮运营数据信息,预设有菜品的归属岗位类目、预设加工时长、理想上菜间隔时间,并在后厨设置多个分类处理岗位,各菜品按归属岗位类目进入对应分类处理岗位执行菜品制作流程,每个分类处理岗位设有独立的菜品排序队列执行菜品排单;同时餐饮运营数据信息还设定多个主要指标作为影响菜品排序的指标因素,根据预先获取该对应指标的权重向量w={w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饮后厨订单智能管理系统的排单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在管理系统中配置餐饮运营数据信息,预设有菜品的归属岗位类目、预设加工时长、理想上菜间隔时间,并在后厨设置多个分类处理岗位,各菜品按归属岗位类目进入对应分类处理岗位执行菜品制作流程,每个分类处理岗位设有独立的菜品排序队列执行菜品排单;同时餐饮运营数据信息还设定多个主要指标作为影响菜品排序的指标因素,根据预先获取该对应指标的权重向量w={w1,w2,....,wn},再以该权重向量配置多指标决策排序策略进行菜品排序队列内部排序的运算,进而获得菜品排单结果并依结果中的先后顺序执行菜品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饮后厨订单智能管理系统的排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可预先设定所述多个分类处理岗位相互之间的处理优先级,其中不同分类处理岗位的同一顾客订单菜品根据所述处理优先级顺序设置严格的先后加工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餐饮后厨订单智能管理系统的排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分类处理岗位的菜品排序队列分层设置为底层执行队列和上层等待队列,所述的底层执行队列设置为菜品备菜及制作处理队列,对应底层执行队列配合设置若干个工作台,其中位于底层执行队列最前端的菜品执行菜品制作,待制作完成则从该底层执行队列中消除,后续底层执行队列菜品顺延排序,空缺队列则由上层等待队列中菜品按规则调度进入;所述的上层等待队列设置为等待菜品排序队列,其中该上层等待队列的菜品流转进入底层执行队列后从其原队列中消除,后续上层等待队列的菜品重新排序。所述排单方法根据该分层设置的菜品排序队列,设置包括如下步骤:
S1、接收订单划分岗位:接收各个顾客订单,获取顾客订单中的菜品信息和顾客信息,进而生成对应顾客订单内各个菜品的订单菜品数据,其中顾客订单各个菜品按对应岗位类目划分归类至各对应的分类处理岗位的上层等待队列中;
S2、计算上层等待队列菜品排序:对应每个接收有新顾客订单菜品的分类处理岗位,其上层等待队列实时更新队列排序,通过配置的多指标决策排序策略,将基于预设多个主要指标的权重向量结合对应的订单菜品数据实时执行排序计算,得到对应每个分类处理岗位上层等待菜品集合的菜品排序列表;基于该菜品排序列表还可生成每个分类处理岗位依顾客订单划分的顾客菜品队列,其中顾客菜品队列的最前端位置设置为各顾客订单在对应分类处理岗位上层等待队列的就绪菜品;其中上层等待队列中的就绪菜品按需加入底层执行队列,上层等待队列实时更新队列排序。
S3、确定菜品预期完成加工所需时长:依据上一步骤获得的菜品排序及各菜品的预设加工时长,计算各分类处理岗位中所有未加工菜品的预期完成加工所需时长,并设定等待时间要求用于决定就绪菜品是否可以加入到底层队列;其中先获取当前预分配加工任务完成总时长最小的工作台,设定其预分配加工任务完成总时长为tu,并且其包含该工作台正在加工的菜品的剩余预期完成加工所需时长;其中还设置一个经验值常数c代表理想上菜时间间隔,其中当该菜品是顾客订单中的首道菜品、当不设定分类处理岗位优先级时该分类处理岗位中顾客订单的首道菜品的情况时,则该经验值常数c设置为0;其中底层执行队列中等待预分配工作台的菜品,设定其菜品自身预设加工时长为ti,获得该菜品的预期完成加工所需时长为t=tu+ti;其中处于对应岗位的上层等待队列中的菜品集合,按照排序从先往后,设定某等待预分配工作台的菜品自身预设加工时长为ti,设定其在对应订单中的前道菜品的预期完成加工所需时长为q,其中当该菜品是该顾客订单中的首道菜品、当不设定分类处理岗位优先级时该处理岗位中该顾客订单的首道菜品的情况时,则q设置为0;当上层等待队列的菜品满足条件tu+ti≥q+c,则该菜品可预匹配该工作台,并得到该菜品的预期完成加工所需时长t=tu+ti,同时当该上层等待队列菜品为就绪菜品,则其达到加入到底层执行队列进行排队的等待时间要求;若上层等待队列中无菜品满足该tu+ti≥q+c条件,则选取菜品集合中(q+c)-(ti+tu)值最小的菜品与该工作台进行预匹配,且可获得该菜品的预期完成加工所需时长为t=q+c。
S4、底层菜品队列轮转更新及出单:当上层菜品队列中的就绪菜品加入到底层排队的等待时间达到上一步骤所述符合tu+ti≥q+c的要求,则依据底层执行队列的实际空缺数,按照优先级排序从高到低挑选对应数量的就绪菜品加入到底层执行队列,而未达到等待时间要求的就绪菜品则继续等待直至符合tu+ti≥q+c的等待时间要求,以此确保顾客订单不同菜品加工的先后顺序和上菜时间间隔,其中处于底层执行队列内的菜品随新加队列的菜品及完成加工出单菜品变化及时更新排序队列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餐饮后厨订单智能管理系统的排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当分类处理岗位的底层执行队列处于存在空位,但上层等待队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