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提高摄像头配置自由度的的车辆用门构造。车辆用门构造的具有外板的车门由加强构件加强,其中,外板具有朝向车辆侧方开口的开口部(2a),加强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具有从外板向车辆室内方向凹陷的凹部(纵剖面U字状部(3a)),且利用在上端及下端设置的固定部(加强凸缘部(3b))与外板结合,车辆用门构造具有摄像头单元(10),该摄像头单元从开口部配设在加强构件的凹部中,对车辆周边信息进行拍摄,摄像头单元具有:壳体部(12),其为朝向车辆侧方开放的有底的箱型,具有与加强构件紧固的紧固部;以及摄像部(16),其利用轴部(摆动轴(14))与壳体部结合,并以轴部为轴在收容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门构造
本技术涉及车辆最前席侧方的车门面板等车辆用门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在侧车门的外把手设置对车辆后方进行拍摄的摄像头的车辆用门构造(例如国际公开第2018/038177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38177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门构造中,由于摄像头配置被车门的外把手的位置限定,因此存在摄像头的配置自由度低的问题。本技术鉴于以上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摄像头配置自由度的的车辆用门构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为在车辆侧方设置的具有外板的车门由在所述外板的内侧设置的加强构件进行加强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具有朝向车辆侧方开口的开口部,所述加强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具有从所述外板向车辆室内方向凹陷的凹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纵剖面U字状部3a。以下相同。),且利用在上端及下端设置的固定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加强凸缘部3b。以下相同。)与所述外板结合,所述车辆用门构造具有摄像头单元,该摄像头单元从所述开口部配设在所述加强构件的凹部中,对车辆周边信息进行拍摄,所述摄像头单元具有:壳体部,其为朝向车辆侧方开放的有底的箱型,具有与所述加强构件紧固的紧固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供螺栓12a螺合的螺纹孔。以下相同。);以及摄像部,其通过轴部与所述壳体部结合,以所述轴部为轴在收容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转动。根据本技术,将摄像头单元从车辆外侧安装于由加强构件和外板划分的区域。因此,加强构件的刚性高于外板,能够减轻摄像头单元的振动,能够提高摄像头单元的商品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摄像头单元向车门配置的配置布局自由度提高。[2]另外,优选的是,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述壳体部具有沿着所述外板的车辆外侧的外表面延伸的壳体凸缘部,所述壳体凸缘部从车辆外侧与所述外板的所述开口部的周缘抵接。根据本技术,由于壳体凸缘部与外板抵接,因而能够减少异物(例如水、尘埃、行驶风等)从外板的开口部向车门内的侵入。[3]另外,优选的是,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述摄像部在远离所述轴部一侧的转动端部具有对车辆周边进行拍摄的镜头部,所述摄像部构成为,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镜头部收容在所述壳体部中,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镜头部从所述外板向车辆外侧突出。根据本技术,能够在不需要对车辆周边进行拍摄时(例如停车时等)将摄像头单元收起来以保护镜头部。[4]另外,优选的是,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述加强构件形成为纵剖面U字状,并具备分别从上下的两端缘上下延伸的加强凸缘部,作为纵剖面U字状部与所述加强凸缘部的边界的棱线位于所述外板的内侧。在通常在外板设置开口部以能够收容摄像头单元的情况下,外板的刚性由于开口部而降低。但是,根据本技术,通过由位于开口部且呈纵剖面U字状并具备加强凸缘部的加强构件的棱线部分对由于开口部而刚性降低了的外板进行加强,因而能够避免作为车门整体的刚性降低而在加强构件内配置摄像头单元。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构造的说明图。图2是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构造局部放大并示意性示出的说明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构造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门1a外把手2外板2a开口部3加强构件3a纵剖面U字状部(凹部)3b加强凸缘部(固定部)3c棱线4窗部5玻璃10摄像头单元12壳体部12a壳体凸缘部12b螺栓14摆动轴16摄像部18镜头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应用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构造的车门1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安装在汽车等车辆(图示省略)的驾驶席、助手席的旁边。车门1包括:外板2,其具有外把手1a,配置在车辆外侧;加强构件3,其配置在外板2的车辆内侧,对外板2进行加强;窗部4,其配置在外板2的上方;以及玻璃5,其封堵窗部4。如图2所示,加强构件3包括:纵剖面为U字状的纵剖面U字状部3a(与本技术的凹部相当。);加强凸缘部3b(与本技术的固定部相当。),其分别从纵剖面U字状部3a的上下两端缘向上下方向外侧延伸;以及棱线3c,其为纵剖面U字状部3a与加强凸缘部3b的边界。加强构件3使加强凸缘部3b与外板2的内表面抵接,通过利用胶粘密封剂等粘接剂将加强凸缘部3b固定于外板2而安装。外板2设有以与纵剖面U字状部3a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开口的开口部2a。在纵剖面U字状部3a中收容能够从该开口部2a对车辆周边信息进行拍摄的摄像头单元10。摄像头单元10包括:立方体形状的壳体部12,其在车辆外面侧具有开口;摄像部16,其借助摆动轴14以摆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壳体部12;以及镜头部18,其设置在摄像部16。壳体部12在开口侧端缘设有向四方扩展的壳体凸缘部12a。壳体部12通过与在壳体部12设置的螺纹孔(与本技术的紧固部相当。)螺合的螺栓12b固定于加强构件3的纵剖面U字状部3a的侧壁。摄像头单元10构成为,通过利用电动单元(图示省略)使摆动轴14摆动而使摄像部16摆动,自由切换为摄像部16从壳体12露出在车辆外部的展开状态和摄像部16收容在壳体12中的收容状态中的某一状态。图3以剖面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门1,以实线示出摄像头单元10的展开状态,以虚线示出收容状态。根据应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车门1的车辆用门构造,将摄像头单元10从车辆外侧安装在由加强构件3和外板2划分的区域即由纵剖面U字状部3a包围的区域中。因此,加强构件3的刚性高于外板2,能够减轻摄像头单元10的振动,能够提高摄像头单元10的商品性。另外,加强构件3与外把手1a相比沿车门1的前后方向延伸得较宽,与将摄像头单元安装于外把手的现有产品相比,能够提高摄像头单元10向车门1配置的配置布局自由度。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从壳体部12的开口侧与外板2的外表面抵接的壳体凸缘部12a抑制水、尘埃、行驶风等从开口部2a侵入外板2与加强构件3之间。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不需要对车辆周边进行拍摄时(例如停车时等),能够将摄像头单元10收起来以保护镜头部18。另外,在通常在外板设置开口部以能够收容摄像头单元的情况下,外板的刚性由于开口部而降低。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构造,通过位于开口部2a且具有纵剖面U字状部3a及加强凸缘部3b的加强构件3的棱线3c的部分对由于开口部2a而刚性降低了的外板2进行加强,因此能够不降低作为车门1整体的刚性而将摄像头单元10配置在加强构件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门构造,在车辆侧方设置的具有外板的车门由在所述外板的内侧设置的加强构件进行加强,所述车辆用门构造的特征在于,/n所述外板具有朝向车辆侧方开口的开口部,/n所述加强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具有从所述外板向车辆室内方向凹陷的凹部,且利用在上端及下端设置的固定部与所述外板结合,/n所述车辆用门构造具有摄像头单元,该摄像头单元从所述开口部配设在所述加强构件的凹部中,对车辆周边信息进行拍摄,/n所述摄像头单元具有:壳体部,其为朝向车辆侧方开放的有底的箱型,具有与所述加强构件紧固的紧固部;以及摄像部,其通过轴部与所述壳体部结合,以所述轴部为轴在收容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门构造,在车辆侧方设置的具有外板的车门由在所述外板的内侧设置的加强构件进行加强,所述车辆用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具有朝向车辆侧方开口的开口部,
所述加强构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具有从所述外板向车辆室内方向凹陷的凹部,且利用在上端及下端设置的固定部与所述外板结合,
所述车辆用门构造具有摄像头单元,该摄像头单元从所述开口部配设在所述加强构件的凹部中,对车辆周边信息进行拍摄,
所述摄像头单元具有:壳体部,其为朝向车辆侧方开放的有底的箱型,具有与所述加强构件紧固的紧固部;以及摄像部,其通过轴部与所述壳体部结合,以所述轴部为轴在收容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田真,石冢荣治,安福文浩,广冈睦喜,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