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树珍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驾驶汽车摆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36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汽车摆臂,属于汽车领域,包括摆臂本体,摆臂本体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右衬套,摆臂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套,摆臂本体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左衬套,摆臂本体设有第一减重孔,摆臂本体的前侧三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加强筋,摆臂本体的后侧三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加强筋,右衬套设有右衬套孔,左衬套设有左衬套孔,右衬套、轴套与左衬套的前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右衬套、轴套与左衬套的后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通过前加强筋与后加强筋的设置,分别加大了摆臂本体的稳固性,使得摆臂本体更加耐用稳固,通过固定套的设置,加大了轴套与摆臂本体的连接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驾驶汽车摆臂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驾驶汽车摆臂。
技术介绍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目前现有的智能驾驶汽车摆臂的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性差和使用寿命短,衬套之间的连接支架会发生变形,影响车轮定位,降低行车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驾驶汽车摆臂,通过前加强筋与后加强筋的设置,分别加大了摆臂本体的稳固性,使得摆臂本体更加耐用稳固,通过固定套的设置,加大了轴套与摆臂本体的连接稳固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驾驶汽车摆臂,包括摆臂本体,所述摆臂本体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右衬套,所述摆臂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摆臂本体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左衬套,所述摆臂本体设有第一减重孔,所述摆臂本体的前侧三个拐角处分别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驾驶汽车摆臂,包括摆臂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本体(1)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右衬套(2),所述摆臂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套(3),所述摆臂本体(1)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左衬套(4),所述摆臂本体(1)设有第一减重孔(5),所述摆臂本体(1)的前侧三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加强筋(61),所述摆臂本体(1)的后侧三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加强筋(7),所述右衬套(2)设有右衬套孔(8),所述左衬套(4)设有左衬套孔(9),所述右衬套(2)、轴套(3)与左衬套(4)的前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10),所述右衬套(2)、轴套(3)与左衬套(4)的后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驾驶汽车摆臂,包括摆臂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本体(1)的右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右衬套(2),所述摆臂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轴套(3),所述摆臂本体(1)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左衬套(4),所述摆臂本体(1)设有第一减重孔(5),所述摆臂本体(1)的前侧三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加强筋(61),所述摆臂本体(1)的后侧三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加强筋(7),所述右衬套(2)设有右衬套孔(8),所述左衬套(4)设有左衬套孔(9),所述右衬套(2)、轴套(3)与左衬套(4)的前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10),所述右衬套(2)、轴套(3)与左衬套(4)的后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驾驶汽车摆臂,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钟树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