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昌三专利>正文

彩色图案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925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彩色图案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热转写油墨依原先设计好的色彩与图案印在具有离型剂的耐热纸张上,再利用热压方式将色彩与图形转涂布于一多层膜基材的玻璃珠表面,此时原先设计好的色彩与图案将被均匀的转印在凸出的玻璃珠曲面上,再将该色彩层的底部以真空蒸着涂布的方法造成一铝镜面反射层,最后接着底材,待干燥成熟后,将多层膜基材剥离,而完成反光材料的制造。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以转写及印刷技术为支援技术使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同时可制造出高度复杂细致单色或多种色彩混合图案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线回逆反射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已知的转写及印刷技术为支援技术,可方便制造出复杂细致的单色或多种色彩混合图案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的制造方法。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已知技术形成的反射材料的层状结构,该反射材料的成品在玻璃珠层8之下形成铝镜面层5,再以树脂材料6将底材7贴合上去。接着,为形成色彩的回逆反光现象,依已知通用的方法直接在成品的反光材料玻璃珠表面,使用网版、凸版、凹版…等方式使色彩油墨涂布在玻璃珠凸起的表面,由此产生的缺点是色彩层4的涂料涂布在玻璃珠表面时,由于流体应力以及玻璃珠凸凹面的关系,在涂料干燥之后色彩层4的厚度难以控制无法均匀的附着在玻璃珠8上,且造成凸面着色薄而凹面着色厚,因此直接影响到光线从正面及侧面的回逆反射效果(广角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色彩亦无法均匀。同时,因为玻璃珠表面不平滑,因此在表面网版印刷后的线条亦无法表现极为细致的线条图案,而使线条及图案呈现模糊状。同时由于油墨直接粘着在玻璃的表面,因此抗磨擦性差,抗水洗性更是不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转写及印刷技术为支援技术使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同时可制造出高度复杂细致单色或多种色彩混合图案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的制造方法。有鉴于已知技术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反射材料存在着光线无法回逆反射及由于色彩层的不均匀涂布所造成的反射广角度的问题,以及制造程序成本较高等缺点,本专利技术遂先将设计好的色彩及图案图形利用网版、刀刮、平版等已知的印刷方式将油墨印在一表面具有离型效果的纸张上面,再将上述的转写纸图形及色泽,利用热压方式将它转写到原先已植满玻璃珠的基材上面,而该基材是由聚脂膜与PE(聚乙烯)膜相贴合的复合材料,表面植入高折射值玻璃珠,PE材料对玻璃珠具有离型的效果,待转写完成之后,再利用真空镀铝的方式,在色彩层上形成一反射镜面底部,最后经贴合底材及将表面的聚脂膜及PE膜的复合层剥离即可得一具细致图形及丰富色彩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图中基材---1 PE膜层---2 离型层---3色彩层---4 铝镜面层---5树脂层---6底材---7 玻璃珠---8 具体实施例方式虽然本专利技术将参阅含有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所附图式予以充分描述,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熟悉本
的人士可修改在本文中所描述的专利技术,同时获得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因此,须了解以下的描述对熟悉本项技艺的人士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制造方法可充分利用一般常用的印刷技术与机器设备为资源,因此生产成本可降低,生产速度可增加,由于有色的印刷层是被藏在玻璃珠的底层,因此成品的表面耐磨擦,同时因为色彩层原先是被印在平面的纸上,再转写后包覆在玻璃珠上可得到非常均匀的色彩膜层,因此反光的色泽均匀,反射广角度亦大,图案细致,优美。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一聚脂膜(Polyester Miler)为基材1,于其表面形成一软化层而共同组成复合材料的工作基材,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该软化层可以是利用淋膜或利用热滚轮贴合方式所形成的PE膜层2,其中聚脂膜的厚度为0.25至1.0mm,而PE膜的厚度为0.05至0.8mm之间,并于该PE膜层2的表面处以适度的离型剂形成离型层3,或者是将离型剂混合于PE材料中,使该PE膜层2具有对玻璃珠8假粘着的效果;将基材层(至少包含基材1及PE膜层2)施以100℃-130℃的温度,再把直径约为25至80μ(Micron)的高曲折度(介于1.80ND至2.1ND之间)的玻璃珠8均匀地植在表面上,再用热滚轮热压方式将玻璃珠8压入至已设定好的理想深度,而形成半成品反射材料的膜层结构,如图2所示,前述理想深度大约为玻璃珠8的半径之内,也就是说,玻璃珠8压入基材层的深度应小于该玻璃珠8的半径;2、取一纸张10在其表面施以离型剂而形成离型层9,利用网版、凹版、凸版或平版印刷机,将已调配好的油墨依不同色彩及图形,印在该纸张的表面,控制印刷油墨的厚度,在干燥后介于0.01至0.25mm之间,同时该油墨的选取是热熔性,混合的染料(Dyestuff)或是颜料(Pigment)是透明或半透明型,使该层图案色彩层4对光线具有透视的效果,如图3所示的转写纸的膜层结构;3、继续参阅图3,接着利用热滚压的方式将已印好图形的转写纸色彩层4转写到基材层上的玻璃珠8的表面,之后再剥掉纸张10,则色彩层4将附着于玻璃珠8表面,而脱离离型层9,完成后的半成品的膜层结构,如图4所示;4、在转写色彩层4至玻璃珠8的表面后,便施以真空蒸着镀铝或是将铝粉混入树脂中以涂布方式处理而形成反射的铝镜面层5;5、接着将已处理好反射铝镜面层5的基材层的表面涂布上贴合的树脂6,该贴合树脂可为丙烯酸类树脂(Acrylic),环氧树脂或P.U.(聚氨酯)等系列,再将其与底材7加以贴合,形成如图5所示的膜层结构,而该底材7可为T/Ccollern,纤维料、平纹皱丝织品(Taffeta)、聚酯(Polyester)…等材料;完成之后再给予适度的成熟干燥处理;6、待完全成熟干燥之后,取出将基材1贴合PE材料并做离型处理的基材层(即包括基材1、PE膜层2与离型层3)与成品层(包含彩色层4、铝镜面层5、贴合的树脂层6、底材7以及玻璃珠8)剥离,如图6所示的示意图;由于其中PE膜层2的表面已经做了离型处理,因此能非常轻易的将基材层与成品层从离型层3与玻璃珠8之间分离,而得到表面具有均匀色彩及图案优美、正面或侧面的光线回逆反射广角度大而且生产容易、成本低廉的反光材料。由于色彩与图形的彩色层是使用凸版、网版、凹版或是刮刀等涂布方式处理在纸张10的平面上,因此完成的反光材料的色彩薄膜层4是非常的平均包覆在玻璃珠的球形曲状表面,因此可以非常正确地将来自正面或侧面的光线依不同颜色涂布膜的色泽回逆反射回去,所以本专利技术制造方法所生产的反光材料反射广角度大、反光色泽均匀,不会有如已知技术的制造方法造成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在此一实施例中,对于图2所示的半成品反射材料在步骤3是以底部印刷法将转写纸的色彩层4转写至玻璃珠表面,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半成品反射材料可为图7所示,是将铝镜面层5直接真空蒸着在玻璃珠8的下方表面,其形成的半成品反射材料则是包含玻璃珠8、铝镜面层5、树脂层6及底材7组成的膜层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将可以表面印刷法将转写纸的色彩层4转写至玻璃珠表面,待纸张10剥离,即形成色彩层4在最上层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成品。在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的了解,并在不脱离下述本技术方案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而且本专利技术亦不受限于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所实施制造的光线回逆反射材料,因为色彩层原先是被印在平面的纸张上,再转写后包覆在玻璃珠上可得到非常均匀的色彩膜层,而且制造程序上可充分利用一般常用的印刷技术与机器设备为资源,将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速度;此外,由于有色的印刷层是被藏在玻璃珠的底层,因此成品的表面耐磨擦,同时反光的色泽均匀,反射广角亦大,图案细致、优美。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并解决已知技术在实务上与应用上的缺点与不便,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完成实用可靠的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线回逆反射材料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取一具有软化层的基材,在前述软化层表面施以离型处理形成一离型层,再植入玻璃珠层至前述离型层上;取一纸张施以离型处理后,在其表面印刷一色彩层;将前述纸张的色彩层转写至前述 玻璃珠层表面后,再剥离该纸张使前述玻璃珠层表面附着前述色彩层;将一复合底材附着至前述玻璃珠层表面的色彩层;以及自上述各步骤所形成的层状结构中剥离前述基材,使前述离型层与玻璃珠层之间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昌三
申请(专利权)人:林昌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