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比特域特征提取的目标分布式融合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9239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比特域特征提取的目标分布式融合识别方法,用于边缘设备和边缘域融合中心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多种边缘设备中获取感知信号;2)获取预先构建并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根据预设的部署规则,拆分深度神经网络,并部署到多种边缘设备和边缘域融合中心中,获得分布式神经网络架构;边缘设备中部署的深度神经网络通过对输出信号进行比特域特征提取,生成比特域特征向量,从而进行数据传输3)载入感知信号,获取目标识别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边缘设备上对目标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得到量化压缩后的比特域特征,进行数据传输,缓解云中心的计算存储压力和网络带宽压力,并提高目标识别过程的响应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比特域特征提取的目标分布式融合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目标识别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比特域特征提取的目标分布式融合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边缘计算是指能够在网络边缘执行计算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型,其边缘是指从数据源到云计算中心路径之间的任意计算和网络模型,而边缘的下行数据表示云服务、上行数据表示万物互联服务。此外,边缘计算的实际部署天然具备分布式特征,支持分布式计算与存储,具有分布式资源的动态调度与统一管理、支撑分布式智能、具备分布式安全等能力。目前边缘计算可以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诸多关键需求。与此同时,计算与存储技术的长足发展使得边缘感知设备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可以负担一定计算任务,从而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方法已经在图像/视频目标检测与识别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成果。目前已有一些应用神经网络进行目标识别的研究,杨伟超在文献“Alpha稳定分布噪声下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研究”中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对信号进行调制识别,得到了较好的识别效果。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比特域特征提取的目标分布式融合识别方法,用于边缘侧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中,所述边缘侧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多种边缘设备和边缘域融合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信号获取步骤:从所述多种边缘设备中获取感知信号;/n神经网络部署步骤:获取预先构建并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根据预设的部署规则,拆分所述深度神经网络,并部署到所述多种边缘设备和边缘域融合中心中,获得分布式神经网络架构;/n所述边缘设备中部署的所述深度神经网络中设有信号压缩单元,所述信号压缩单元,用于对所述边缘设备中部署的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出信号,进行比特域特征提取,生成比特域特征向量;/n所述边缘域融合中心根据所述比特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比特域特征提取的目标分布式融合识别方法,用于边缘侧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中,所述边缘侧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多种边缘设备和边缘域融合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信号获取步骤:从所述多种边缘设备中获取感知信号;
神经网络部署步骤:获取预先构建并训练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根据预设的部署规则,拆分所述深度神经网络,并部署到所述多种边缘设备和边缘域融合中心中,获得分布式神经网络架构;
所述边缘设备中部署的所述深度神经网络中设有信号压缩单元,所述信号压缩单元,用于对所述边缘设备中部署的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出信号,进行比特域特征提取,生成比特域特征向量;
所述边缘域融合中心根据所述比特域特征向量进行目标识别;
目标识别步骤:将所述感知信号载入所述分布式神经网络架构中,获取目标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比特域特征提取的目标分布式融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压缩单元第一信号压缩层和第二信号压缩层;
所述第一信号压缩层采用第一激活函数,将所述边缘设备中部署的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出信号的各维实数值映射到0至1之间;
所述第二信号压缩层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压缩层,所述第二信号压缩层采用第二激活函数,将所述第一信号压缩层映射到0至1之间的各维实数值映射到0和1上,生成比特域特征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比特域特征提取的目标分布式融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活函数为sigmoid激活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比特域特征提取的目标分布式融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生捷王德祯张林张荣庆肖京马慧生吕征南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