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放置连接筋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PCB设计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自动放置连接筋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为充分利用板材,并提高PCBA生产效率,通常会对PCB进行拼版设计。对PCB进行拼版设计时会在工艺边与板框之间增加连接筋,在PCBA(PrintcircuitBoardAssembly,PCB装配的过程)完成后,需要把拼版裁成单片进行分板作业。而PCB设计时如果板内器件布局距离连接筋过近,例如不足2毫米,或者高度在5毫米以上的器件距离连接筋不足5毫米,会导致后续分板作业时损伤元器件。而寄期望于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工厂分板时采取措施避免元器件损伤往往事倍功半,这时候提高PCB设计质量尤显得更为重要。目前PCB设计中连接筋一般只具备指示PCB板之间连接位置的功能,无法识别出PCB板内元器件与其距离关系,每个连接筋需要手动摆放,且在PCB设计过程中,为满足DFM规范,设计者只能通过逐一量测来实现。目前存储服务器板卡的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放置连接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识别PCB板的板框和板边器件,并判断是否存在突出所述板框的连接器;/n响应于存在突出所述板框的连接器,获取所述连接器的长度,并基于所述连接器的长度确定能够放置连接筋的长度;/n获取所述连接器突出所述板框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值中的最大值确定能够放置连接筋的宽度;以及/n基于所述能够放置连接筋的长度和宽度确定连接筋本体区域的长度和宽度,并基于所述连接筋本体的长度和宽度创建连接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放置连接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PCB板的板框和板边器件,并判断是否存在突出所述板框的连接器;
响应于存在突出所述板框的连接器,获取所述连接器的长度,并基于所述连接器的长度确定能够放置连接筋的长度;
获取所述连接器突出所述板框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数值中的最大值确定能够放置连接筋的宽度;以及
基于所述能够放置连接筋的长度和宽度确定连接筋本体区域的长度和宽度,并基于所述连接筋本体的长度和宽度创建连接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连接筋本体区域的长度和宽度确定禁止器件布局区域的长度和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禁止器件布局区域的长度和宽度确定限高区域的长度和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PCB板上器件的高度设置所述限高区域的限高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能够放置连接筋的长度和所述连接筋本体区域的长度确定连接筋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连接筋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同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