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多维赛博空间的移动智能体数字孪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918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维赛博空间的移动智能体数字孪生系统,具体包括以下结构:物理空间试验场,为移动智能体测试提供运动空间作为简易物理测试环境;赛博空间运维系统,根据物理空间试验场,进行数据采集融合处理,利用VR技术、集合实体建模技术和多学科联合仿真技术构建的多维映射赛博空间的运行载体;高通量数据传输信道,为赛博空间运维系统与物理空间试验场的信息流交互提供多输入多输出数据传输通道;虚实多维空间可视化系统,提供移动智能体试验测试过程的可视化推演及人机交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多对一的虚实交互孪生测试能力,提升了移动智能体试验的泛化能力、强化了试验测试结果的同时降低了试验研发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维赛博空间的移动智能体数字孪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智能体试验测试方法与数字孪生技术研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维赛博空间的移动智能体数字孪生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技术快速发展,无人车、无人机、机器人等移动智能体在交通物流、城市安防、智能制造、电力巡检等各行各业呈爆发式增长,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应用场景不胜枚举。为提高移动智能体的自主水平,适应不同复杂场景,需进行大量场景化设备定制开展试验研究,大大增加了智能体研发的成本。以无人机为例,即使无人机在简单避障场景飞行测试过程中,也经常容易发生碰撞,碰撞对无人机硬件造成的损坏,需要重新购买配件进行替换甚至会对试验人员健康造成威胁,实验成本大大提升。另外,在现实场地中进行训练,大部分训练场地面积有限,障碍物不够丰富,训练场景单一,不能很好的反应出各种实际应用场景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训练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仿真系统一直是移动智能体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仿真系统可以对智能体及所处环境进行建模,但与真实世界对比存在较大误差,无法直接应用于真实的物理场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维赛博空间的移动智能体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智能体包括无人机、机器人和无人车,所述数字孪生系统具体包括以下结构:/n物理空间试验场,为移动智能体测试提供运动空间作为简易物理测试环境;/n赛博空间运维系统,根据所述物理空间试验场,进行数据采集融合处理,利用VR技术、集合实体建模技术和多学科联合仿真技术构建的多维映射赛博空间的运行载体;/n高通量数据传输信道,为所述赛博空间运维系统与物理空间试验场的信息流交互提供多输入多输出数据传输通道;/n虚实多维空间可视化系统,提供移动智能体试验测试过程的可视化推演及人机交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维赛博空间的移动智能体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智能体包括无人机、机器人和无人车,所述数字孪生系统具体包括以下结构:
物理空间试验场,为移动智能体测试提供运动空间作为简易物理测试环境;
赛博空间运维系统,根据所述物理空间试验场,进行数据采集融合处理,利用VR技术、集合实体建模技术和多学科联合仿真技术构建的多维映射赛博空间的运行载体;
高通量数据传输信道,为所述赛博空间运维系统与物理空间试验场的信息流交互提供多输入多输出数据传输通道;
虚实多维空间可视化系统,提供移动智能体试验测试过程的可视化推演及人机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赛博空间的移动智能体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空间试验场包括级联感知模块、安全防护模块和动态场景配置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赛博空间的移动智能体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级联感知模块包括运动捕捉系统、红外光发射接收器、摄像头、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和风速风向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赛博空间的移动智能体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模块包括设于场地四周的挂网、智能体遥操作设备和危险报警灯,所述危险报警灯与赛博空间运维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维赛博空间的移动智能体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场景配置模块包括试验设备组合,所述试验设备组合包括移动障碍物、缩尺建筑模型、虚拟交通道路、无人机起落台、虚拟震动台和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攀何斌宋书平李刚王志鹏周艳敏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