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手动拉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10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合板手动拉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中部拉毛头,中部拉毛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端部拉毛头,所述端部拉毛头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板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在预留磁铁配重区上吸附磁铁,以拉毛器和磁铁配重的总自重,来保证拉毛深度,既能保证拉毛质量,又可节省人力。毛头的下部设计成圆弧形状,可有效降低将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石子)拉出表面的机率,进而保证拉毛观感、拉毛质量。所述端部拉毛头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板的下表面,可根据钢筋桁架中心距或边距进行拆装调整,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合板手动拉毛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叠合板手动拉毛器,属于建筑机械

技术介绍
为充分利用模台空间,叠合板预制底板在模台上可以沿模台长边方向布置,也可以沿模台短边方向布置,但在叠合板生产线上,模台是沿长边方向移动,故生产线上的电控拉毛机只能对沿模台长边方向布置的叠合板预制底板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而不能对沿模台短边方向布置的叠合板预制底板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对上述不能对沿模台短边方向布置的叠合板预制底板上表面进行拉毛处理的情况,只能采用手动拉毛器进行拉毛处理,但实际操作中使用的手动拉毛器均为工人现场粗糙焊接而成,缺点明显:一是采用人工按压拖动拉毛,不能保证拉毛深度;二是拉毛过程中会将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石子)拉出表面;三是一次拉毛宽度固定不变,不能根据钢筋桁架中心距或边距进行调整,对拉毛观感、拉毛质量有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经现场多次试验并改进,获得一种叠合板手动拉毛器。本技术所述的叠合板手动拉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中部拉毛头,中部拉毛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端部拉毛头,所述端部拉毛头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板的下表面。所述端部拉毛头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板的下表面,可根据钢筋桁架中心距或边距进行拆装调整,方便施工。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为矩形钢板,所述安装板与连接座中心线的夹角为45度,所述连接座与安装板焊接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座连接人工操作圆木把。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预留磁铁配重区,预留磁铁配重区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在连接座的两侧,可在预留磁铁配重区上吸附磁铁。可以通过增加磁铁配重的方式(磁铁重量可根据磁铁数量可调节),以拉毛器和磁铁配重的总自重,来保证拉毛深度,既能保证拉毛质量,又可节省人力。优选地,所述中部拉毛头呈U型,包括弧形横杆一和一体设置在弧形横杆一端部的两个竖杆一,所述竖杆一的上端垂直焊接固定在安装板的下表面。下部设计成圆弧形状,可有效降低将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石子)拉出表面的机率,进而保证拉毛观感、拉毛质量。优选地,所述端部拉毛头呈U型,包括弧形横杆二、竖杆二和限位杆,弧形横杆二的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有一竖杆二,竖杆二的上端具有螺纹段,竖杆二的上端的螺纹段穿过安装板与螺母螺纹连接,安装板的下方平行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垂直焊接在对应的竖杆一的上部,限位杆贴合在安装板的下表面。下部设计成圆弧形状,可有效降低将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石子)拉出表面的机率,进而保证拉毛观感、拉毛质量。优选地,所述中部拉毛头至少设置有三组,多个中部拉毛头相互平行且等距间隔设置,端部拉毛头至少设置有一组,与中部拉毛头相互平行。可根据钢筋桁架中心距或边距进行拆装调整,方便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叠合板手动拉毛器,预留了磁铁配重区,可在预留磁铁配重区上吸附磁铁,可以通过增加磁铁配重的方式(磁铁重量可根据磁铁数量可调节),以拉毛器和磁铁配重的总自重,来保证拉毛深度,既能保证拉毛质量,又可节省人力。2、本技术所述的叠合板手动拉毛器,端部拉毛头呈U型,中部拉毛头呈U型,拉毛头的下部设计成圆弧形状,可有效降低将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石子)拉出表面的机率,进而保证拉毛观感、拉毛质量。3、本技术所述的叠合板手动拉毛器,所述端部拉毛头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板的下表面,可根据钢筋桁架中心距或边距进行拆装调整,方便施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为图2中A-A断面图。图中:1、连接座2、安装板3、端部拉毛头4、中部拉毛头5、预留磁铁配重区6、弧形横杆一7、竖杆一8、弧形横杆二9、竖杆二10、限位杆11、螺纹段1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所述叠合板手动拉毛器,包括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连接座1,所述安装板2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中部拉毛头4,中部拉毛头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端部拉毛头3,所述端部拉毛头3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板2的下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2为矩形钢板,所述安装板2与连接座1中心线的夹角为45度,所述连接座1与安装板2焊接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座1连接人工操作圆木把;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预留磁铁配重区5,预留磁铁配重区5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在连接座1的两侧,可在预留磁铁配重区5上吸附磁铁;所述中部拉毛头4呈U型,包括弧形横杆一6和一体设置在弧形横杆一6端部的两个竖杆一7,所述竖杆一7的上端垂直焊接固定在安装板2的下表面;所述端部拉毛头3呈U型,包括弧形横杆二8、竖杆二9和限位杆10,弧形横杆二8的两端分别一体设置有一竖杆二9,竖杆二9的上端具有螺纹段11,竖杆二9的上端的螺纹段11穿过安装板2与螺母12螺纹连接,安装板2的下方平行设置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两端分别垂直焊接在对应的竖杆一7的上部,限位杆10贴合在安装板2的下表面;所述中部拉毛头4至少设置有三组,多个中部拉毛头4相互平行且等距间隔设置,端部拉毛头3至少设置有一组,与中部拉毛头4相互平行。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预留了磁铁配重区,可在预留磁铁配重区上吸附磁铁,可以通过增加磁铁配重的方式(磁铁重量可根据磁铁数量可调节),以拉毛器和磁铁配重的总自重,来保证拉毛深度,既能保证拉毛质量,又可节省人力。端部拉毛头呈U型,中部拉毛头呈U型,拉毛头的下部设计成圆弧形状,可有效降低将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石子)拉出表面的机率,进而保证拉毛观感、拉毛质量。所述端部拉毛头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板的下表面,可根据钢筋桁架中心距或边距进行拆装调整,方便施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板手动拉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连接座(1),所述安装板(2)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中部拉毛头(4),中部拉毛头(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端部拉毛头(3),所述端部拉毛头(3)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板(2)的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手动拉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中部位置设置有连接座(1),所述安装板(2)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中部拉毛头(4),中部拉毛头(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端部拉毛头(3),所述端部拉毛头(3)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板(2)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手动拉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为矩形钢板,所述安装板(2)与连接座(1)中心线的夹角为45度,所述连接座(1)与安装板(2)焊接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座(1)连接人工操作圆木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板手动拉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预留磁铁配重区(5),预留磁铁配重区(5)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在连接座(1)的两侧,可在预留磁铁配重区(5)上吸附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板手动拉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拉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龙段德猛盛森李旸赵西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兖州建设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