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02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包括主控板、内设有电池的电池盒、支架、电机、一对车轮和万向轮,所述所述主控板、电池盒、电机、一对车轮和万向轮均装设于支架上,所述电池盒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车轮联接、驱动所述车轮转动,所述车轮由轮胎和一对多功能齿轮拼接而成,所述多功能齿轮套设于所述轮胎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示教机器人,向学生展示比较简单的小车结构,并通过寻线传感器和双驱车轮的设置使产品成为寻泾小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较大的娱乐性和可玩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而且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学生自己动手组建装配,利于老师进行原理讲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创客教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
技术介绍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本义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运动与教育的“碰撞”,正在慢慢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组织、模式与方法,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传统教育具有深深的工业化烙印,是典型的基于知识的教育(Knowledge-BasedEducation);创客教育则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Competence-BasedEducation)。“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创客教育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思想。“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真实体验中学”,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知行合一。创客教育也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培养快乐、自主的学习习惯。创客教育内容往往与现实问题的解决紧密相关,是一种问题导向式教育,让学生发现现实问题,寻求创意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努力使之变成现实。创客教具针对的目标群体主要是8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创客教具由多种零件组成,用于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教具拼接成各式各样的组合体(机器人),本技术主要设计一种示范性的创客教育机器人,旨在寓教于乐,以玩具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玩心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加愿意动手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包括主控板、内设有电池的电池盒、支架、电机、一对车轮和万向轮,所述所述主控板、电池盒、电机、一对车轮和万向轮均装设于支架上,所述电池盒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车轮联接、驱动所述车轮转动,所述车轮由轮胎和一对多功能齿轮拼接而成,所述多功能齿轮套设于所述轮胎内。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所述多功能齿轮包括内圈齿轮和外圈齿轮,所述内圈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外圈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所述多功能齿轮本体的中部设有轴孔,在内圈齿轮侧,所述轴孔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凸柱、且所述轴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凹孔,所述凸柱与所述凹孔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所述支架为T型支架,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端下部,一对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后端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端、且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所述距离传感器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还包括寻线传感器,所述寻线传感器设置于万向轮与支架之间、且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所述寻线传感器为双路寻线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所述主控板和电池盒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侧,所述电机设置与支架的下侧。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所述电机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车轮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寻线传感器、电池盒均与所述主控板采用外接线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包括主控板、内设有电池的电池盒、支架、电机、一对车轮和万向轮,所述所述主控板、电池盒、电机、一对车轮和万向轮均装设于支架上,所述电池盒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车轮联接、驱动所述车轮转动,所述车轮由轮胎和一对多功能齿轮拼接而成,所述多功能齿轮套设于所述轮胎内。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示教机器人,向学生展示比较简单的小车结构,而且通过寻线传感器和双驱车轮的设置使产品成为寻泾小车。本技术具备较大的娱乐性和可玩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而且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学生自己动手组建装配,利于老师进行原理讲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对创客教具各个零件的熟识和运用,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去除电池盒和主控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的多功能齿轮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示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的多功能齿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包括主控板1、内设有电池的电池盒2、支架3、电机4、一对车轮和万向轮8,所述所述主控板1、电池盒2、电机4、一对车轮和万向轮8均装设于支架3上,所述电池盒2与所述主控板1电连接,所述电机4与所述车轮联接、驱动所述车轮转动,所述车轮由轮胎6和一对多功能齿轮5拼接而成,所述多功能齿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包括主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设有电池的电池盒、支架、电机、一对车轮和万向轮,所述主控板、电池盒、电机、一对车轮和万向轮均装设于支架上,所述电池盒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车轮联接、驱动所述车轮转动,所述车轮由轮胎和一对多功能齿轮拼接而成,所述多功能齿轮套设于所述轮胎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包括主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设有电池的电池盒、支架、电机、一对车轮和万向轮,所述主控板、电池盒、电机、一对车轮和万向轮均装设于支架上,所述电池盒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车轮联接、驱动所述车轮转动,所述车轮由轮胎和一对多功能齿轮拼接而成,所述多功能齿轮套设于所述轮胎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齿轮包括内圈齿轮和外圈齿轮,所述内圈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外圈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所述多功能齿轮本体的中部设有轴孔,在内圈齿轮侧,所述轴孔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凸柱、且所述轴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凹孔,所述凸柱与所述凹孔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T型支架,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端下部,一对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后端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创客教育的三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悦李天驰张永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点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