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73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流焊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柜上的PCB入料缓存皮带、送料模组皮带、横移组件和抓料组件,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的传入端连接PCB板流水线,所述横移组件的传入端连接载具回流线传输载体,所述横移组件的传出端连接所述送料模组皮带,所述抓料组件吸附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上的PCB板,将载具内盖板与底板分离使得所述PCB板装配到载具内,所述送料模组皮带将含PCB板的载具传输到回流焊接线。通过将待焊接的PCB板自动装配到载具内,实现自动送料,可适用于上料、下料,提高了送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流焊接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PCB板)不断小型化的需要,出现了片状元件,传统的焊接方法已不能适应需要。最早,只在混合集成电路板组装中采用了回流焊工艺,组装焊接的元件多数为片状电容、片状电感,贴装型晶体管及二极管等。随着SMT整个技术发展日趋完善,多种贴片元件(SMC)和贴装器件(SMD)的出现,作为贴装技术一部分的回流焊工艺技术及设备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其应用日趋广泛,几乎在所有电子产品领域都已得到应用。然而,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电子产品所用PCB板越来越薄,不能直接通过回流焊炉进行焊接,需要将PCB放入载具进行回流焊接。现有采用载具进行回流焊接的产品,在焊接前需要通过人工将PCB放入载具中,回流焊接后需要人工将PCB从载具中取出,无法实现PCB自动装载、自动卸载。一方面,不仅浪费了人力,还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人工装配无法控制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装配PCB板到载具内,引起的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柜上的PCB入料缓存皮带、送料模组皮带、横移组件和抓料组件,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的传入端连接PCB板流水线,所述横移组件的传入端连接载具回流线传输载体,所述横移组件的传出端连接所述送料模组皮带,所述抓料组件吸附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上的PCB板,将载具内盖板与底板分离使得所述PCB板装配到载具内,所述送料模组皮带将含PCB板的载具传输到回流焊接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待焊接的PCB板自动装配到载具内,实现自动送料,可适用于上料、下料,提高了送料效率。可选地,所述所述盖板与底板磁性连接,所述盖板与底板内设有与PCB板匹配的凹槽,便于容纳待焊接的PCB板。可选地,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支架、第一线体驱动组件、第一丝杠与第一线体移动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架支撑第一线体移动结构;所述第一线体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底座上且位于第一线体移动结构下方用于驱动第一线体移动结构运动,所述第一丝杠设置在第一底座上且位于第一线体移动结构下方用于调节第一线体移动结构的轨道间距。可选地,所述第一线体移动结构包括第一线体固定侧与第一线体移动侧,所述第一线体移动侧设置于所述第一线体固定侧的内侧,所述第一线体移动侧通过滑轮与皮带构成,皮带下方有横条可起支撑作用。可选地,所述第一线体固定侧与第一线体移动侧均为两条,便于支撑传动待焊接PCB板。可选地,所述第一线体移动侧的末端设有档位键,挡住所述待焊接的PCB板,等待抓料组件吸附。可选地,所述抓料组件设置在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送料模组皮带和横移组件的上方。可选地,所述抓料组件包括横移电动平台与升降电动平台,所述升降电动平台安装在所述横移电动平台上,所述升降电动平台上分别设有吸附所述PCB板的第一抓手与插入所述盖板的限位槽的第二抓手,所述第一抓手通过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升降电动平台上。采用上述可选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待焊接的PCB板能够自动的装配到与其配套的盖板与底板内,实现自动上料、下料,大大提高了上、下料效率;确保PCB板的装配质量,能够保证后续回流焊接线精准焊接,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可选地,所述送料模组皮带包括第二底座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线体移动结构,所述第二线体移动结构下方设有第二线体驱动组件,所述第二线体移动结构下方还设有调节其轨道间距的第二丝杠;所述第二线体移动结构上设有载具压紧定位模组,沿第二线体移动结构传输的前方分别设有阻挡模块和传感器上。可选地,所述第二线体移动结构包括第二线体固定侧与第二线体移动侧,所述第二线体移动侧设置于所述第二线体固定侧的内侧,所述第二线体移动侧通过滑轮与皮带构成。采用上述可选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抓料组件的第二抓手通过在送料模组皮带上完成载具盖板与底板的分离,第一抓手将待焊接PCB放置在载具内,第二抓手盖上盖板实现装配,全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完成PCB板的装配,提高了送料效率。可选地,所述机柜设有防护层,用于保护架构内各部件正常工作,同时,起到防尘隔噪音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PCB入料缓存皮带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送料模组皮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抓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4中第二抓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0、机柜;11、PCB入料缓存皮带;12、送料模组皮带;13、横移组件;14、抓料组件;110、第一底座;111、第一支架;112、第一线体固定侧;113、第一线体移动侧;114、第一线体驱动组件;115、第一丝杠;120、第二底座;121、第二支架上;122、第二线体固定侧;123、第二线体移动侧;124、第二丝杠;125、载具压紧定位模组;126、第二线体驱动组件;127、阻挡模块;128、传感器;140、支架;141、横移电动平台;142、升降电动平台;143、升降气缸;144、第一抓手144;145、第二抓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自动化送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柜上的PCB入料缓存皮带、送料模组皮带、横移组件和抓料组件,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的传入端连接PCB板流水线,所述横移组件的传入端连接载具回流线传输载体,所述横移组件的传出端连接所述送料模组皮带,所述抓料组件吸附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上的PCB板,将载具内盖板与底板分离使得所述PCB板装配到载具内,所述送料模组皮带将含PCB板的载具传输到回流焊接线。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待焊接的PCB板自动装配到载具内,实现自动送料,可适用于上料、下料,提高了送料效率。需要说明的是,自动化送料装置的机柜设有防护层,用于保护架构内各部件正常工作,同时,起到防尘隔噪音的作用。如图2所示,PCB入料缓存皮带11包括第一底座110、第一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柜上的PCB入料缓存皮带、送料模组皮带、横移组件和抓料组件,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的传入端连接PCB板流水线,所述横移组件的传入端连接载具回流线传输载体,所述横移组件的传出端连接所述送料模组皮带,所述抓料组件吸附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上的PCB板,将载具内盖板与底板分离使得所述PCB板装配到载具内,所述送料模组皮带将含PCB板的载具传输到回流焊接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柜上的PCB入料缓存皮带、送料模组皮带、横移组件和抓料组件,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的传入端连接PCB板流水线,所述横移组件的传入端连接载具回流线传输载体,所述横移组件的传出端连接所述送料模组皮带,所述抓料组件吸附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上的PCB板,将载具内盖板与底板分离使得所述PCB板装配到载具内,所述送料模组皮带将含PCB板的载具传输到回流焊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底板磁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入料缓存皮带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支架、第一线体驱动组件、第一丝杠与第一线体移动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支架支撑第一线体移动结构;所述第一线体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底座上且位于第一线体移动结构下方用于驱动第一线体移动结构运动,所述第一丝杠设置在第一底座上且位于第一线体移动结构下方用于调节第一线体移动结构的轨道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体移动结构包括第一线体固定侧与第一线体移动侧,所述第一线体移动侧设置于所述第一线体固定侧的内侧,所述第一线体移动侧通过滑轮与皮带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云峰吴文建何叶殷倩傅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微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