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51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对建筑结构、铝模和爬架进行深化;步骤二、组装并应用爬架;步骤三、铝模的拼装并调整;步骤四、过全立面穿插施工;步骤五、对铝模和爬架的拆除;步骤六、对外立面的进行施工及外立面收尾处理施工、验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建筑结构的前期深化,不但减少外墙、窗边渗漏等质量隐患,而且为下阶段工序穿插提供了条件;通过铝模的深化和施工设置,对于模板的使用更加标准化,便于现场批量化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爬架的深化和施工设置,对于爬架的固定,提升和下降以及拆除等均做了深化设计,利于在施工中合理爬架的安装位置,起降施工以及后期的有序拆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客户对高品质期望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传统粗犷式的住宅类施工方法,技术间歇时间长,劳动力密集,效率低。因资源浪费、低效、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与时代发展趋势渐行渐远。现有的施工中有通过BIM或其他软件进行施工图的深化,但此种深化大多针对施工用具和材料等做的施工工序的深化,未对建筑整体结构、结构安装模板以及爬架等进行针对化的深化,由此进一步的通过全立面的组织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用以解决高层建筑的高效施工、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以及提高空间利用率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对建筑结构、铝模和爬架进行深化,并对确认深化内容形成深化列表;建筑中结构深化分为竖向构件深化、水平构件深化、外围构造深化三个部分;铝模深化为对铝模在标准层和非标准层分别做配模设计;爬架深化对爬架机位、整体防护、爬架以及与铝模板、垂直运输设备的技术协调以及高处作业吊篮及悬挂机构进行深化设计;步骤二、爬架在首层时,直接在地面进行组装;在二层或二层以上楼层拼装搭设落地平台支撑爬架的安装;提升(下降)时整栋楼的爬架一齐提升(下降),或分组分区提升(下降),当无故障报警自行停机时,可一次提升(下降)到位。当有故障时,应及时排除故障后再重新提升(下降);步骤三、对于铝模的拼装,将铝模各模块进行编码,预先通过模板模型进行整合拼装;对建筑首层进行拼装时,采用边安装边调整的原则,将铝模在首层拼装后对整体拼装进行评估,并根据首层的设计拼装过程对整体进行调整;步骤四、建筑结构的标准层通过全立面穿插施工,将关键的施工阶段按照先后顺序划分到各个楼层,再以爬架覆盖范围为界限,把外立面防护的工作压缩在爬架范围内完成,其余工作按作业时间安排穿插计划;步骤五、施工完成后,对铝模和爬架进行自上而下、先外后内的拆除;爬架拆除先拆除动力机构及顶部围栏板,从上至下逐步拆卸架体板,再拆除定型桥架,最后拆除竖向主框架和附墙架。步骤六、对外立面的进行涂料工程的施工,而后进行垂直运输设备拆除及外立面收尾处理施工、验收。进一步的,对于步骤一中竖向构件深化包含构造柱、门垛、窗洞口、阳台两侧竖向墙体、窗户及推拉门安装企口、水电明敷墙体局部;水平构件深化包含楼板标高变化、过梁下挂板、反坎;外围构造的深化包含外围飘窗板、空调板以及与之相连的竖向墙体和企口、滴水线和除去悬挑超长部位的线条造型。进一步的,对于铝模深化,内外墙模板采用标准模板加高接板形式;梁板支撑系统采用可调式的早拆支撑,加固系统采用对拉螺杆的形式和/或采用对拉片加上局部辅助对拉螺杆;进一步的,对于墙体模板采用对拉螺杆固定时,梁宽≤400mm的梁底模板支撑采用单支撑,梁宽大于400mm的梁底模板支撑采用双支撑;梁底立杆支撑最大间距尺寸1200mm,板底立杆支撑最大间距1200mm。进一步的,爬架在现场施工时深化分为两种工作状态,一种为高出建筑结构一层半防护高度,此时爬架为刚提升完毕,施工当前层主体结构;另一种为高出结构半层高度,此时当前楼层已施工完毕,爬架准备提升为下一层结构施工提供防护;爬架所用提升装置为电动葫芦提升,速度为120-130mm/min。进一步的,对于爬架连接时,爬架与主体进行固定连接,主体施工时对于铝模和爬架的预留孔应协调布置,并通过埋墙件和附墙支座连接;爬架架体在塔吊附臂处的跨中先固定后拆除,采用特制可翻折脚手板连接,且用4根钢丝绳分别斜拉到该跨中的4根立管与相邻的导轨上;当升降脚手架需通过塔吊附臂时,翻开特制脚手板,当架体通过后,立即恢复已翻折架体(包括外立网),恢复好后马上翻折上方向的下一步架,升降完毕后再恢复架体。进一步的,对于爬架提升(下降)过程中监测导轨垂直度,发现异常应暂停提升(下降)进行调整;当提升到底部固定附墙支座离开导轨后,停止提升并将该固定附墙支座卸下移往顶部对正导轨处安装好,然后方可继续提升(下降)。进一步的,对于全立面穿插施工时,建筑结构标准层为N层,N大于9,N层为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面;N-1层室内拆模层,室外进行打磨修补,为外墙腻子施工作准备;N-2层室内为快拆体系支顶,室外为外墙腻子施工及栏杆安装,通常情况下进行两遍腻子施工,并打磨,为防止污染,面漆通常不施工;N-3层爬架螺栓孔洞封堵,固定玻璃安装,窗扇安装,保证窗扇安装完成后方可提升爬架;N-4层为砌筑止水层,完成内墙砌筑和楼层截水措施,保证之后工序及精装修有干燥的作业环境;N-5和N-6层进行给排水等管线的安装;N-7为抹灰层,完成墙体抹灰,管线开槽封堵。N-8层后装修单位进场进行工作面移交;最后在爬架拆除后利用吊篮进行涂料工程和外立面收尾。进一步的,对于爬架的拆除,首先进行拆除提升动力机构、顶部安全网、防护栏杆和脚手板;而后拆除架体板一至六步、安全网、翻板、脚手板、吊杆栏杆和吊杆;而后桥架部分包含安全网、脚手板拆卸分解桥架为单元片、水平支撑单元和斜撑单元;最后拆除主框架部分包含拆卸主框架四节、上部附墙架、主框架加节部分、下部附墙架、主框架三节、主框架二节和主框架一节。进一步的,架体拆除时,采用塔吊将架体分段整体吊放至地面再分解杆件:架体分段吊拆前,各机位上下两道附墙拉杆及架体连墙临时拉结全部附着拉结紧固——塔吊钢丝绳吊挂住待拆解架体段的两端(四点吊栓)——将架体由上至下断开——拆除附墙拉杆并解除临时拉结——塔吊吊拆至地面——在地面分解架体;架体吊拆分段在直线方向上进行,不允许转角吊拆;根据机位设计布置跨度,架体分段吊拆跨度控制在2跨,即每段吊拆少于等于3个机位;架体整体吊拆作业时,当架体全部断开后,在起吊前采用手拉葫芦在吊拆架体两侧的临近架体与建筑物外结构间用短钢管作临时拉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筑结构的前期深化,预先对建筑外门窗洞口、防水企口、滴水线、空调板、阳台反坎和外立面线条等进行优化,主体结构一次浇筑成型,免除外墙二次结构和内外抹灰,实现结构自防水,不但减少外墙、窗边渗漏等质量隐患,而且为下阶段工序穿插提供了条件;再利用爬架防护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将需要外部防护的工序压缩在爬架范围内完成。其余工序紧跟结构进行穿插,减少技术间歇时间,实现高效组织,用空间换取时间,提高整体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铝模的深化和施工设置,对于模板的使用更加标准化,便于现场批量化施工,且对于模板的安装方式根据处于的结构形式不同也进行针对化标准化设计,利于铝模的高效施工;本专利技术通过爬架的深化和施工设置,对于爬架的固定,提升和下降以及拆除等均做了深化设计,利于在施工中合理爬架的安装位置,起降施工以及后期的有序拆除;本专利技术在铝模爬架体系基础上进行合理深化设计、减少非必要工序,再加上科学地安排施工工艺穿插,用精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一、对建筑结构、铝模(9)和爬架(13)进行深化,并对确认深化内容形成深化列表;建筑中结构深化分为竖向构件深化、水平构件深化、外围构造(3)深化三个部分;铝模(9)深化为对铝模(9)在标准层和非标准层分别做配模设计;爬架(13)深化对爬架(13)机位、整体防护、 爬架(13)以及与铝模(9)板、垂直运输设备的技术协调以及高处作业吊篮(15)及悬挂机构(16)进行深化设计;/n步骤二、爬架(13)在首层时,直接在地面进行组装;在二层或二层以上楼层拼装搭设落地平台支撑爬架(13)的安装;提升(下降)时整栋楼的爬架(13)一齐提升(下降),或分组分区提升(下降),当无故障报警自行停机时,可一次提升(下降)到位;当有故障时,应及时排除故障后再重新提升(下降);/n步骤三、对于铝模(9)的拼装,将铝模(9)各模块进行编码,预先通过模板模型进行整合拼装;对建筑首层进行拼装时,采用边安装边调整的原则,将铝模(9)在首层拼装后对整体拼装进行评估,并根据首层的设计拼装过程对整体进行调整;/n步骤四、建筑结构的标准层通过全立面穿插施工,将关键的施工阶段按照先后顺序划分到各个楼层,再以爬架(13)覆盖范围为界限,把外立面防护的工作压缩在爬架(13)范围内完成,其余工作按作业时间安排穿插计划;/n步骤五、施工完成后,对铝模(9)和爬架(13)进行自上而下、先外后内的拆除;爬架(13)拆除先拆除动力机构及顶部围栏板,从上至下逐步拆卸架体(131)板,再拆除定型桥架,最后拆除竖向主框架和附墙架;/n步骤六、对外立面的进行涂料工程的施工,而后进行垂直运输设备拆除及外立面收尾处理施工、验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建筑结构、铝模(9)和爬架(13)进行深化,并对确认深化内容形成深化列表;建筑中结构深化分为竖向构件深化、水平构件深化、外围构造(3)深化三个部分;铝模(9)深化为对铝模(9)在标准层和非标准层分别做配模设计;爬架(13)深化对爬架(13)机位、整体防护、爬架(13)以及与铝模(9)板、垂直运输设备的技术协调以及高处作业吊篮(15)及悬挂机构(16)进行深化设计;
步骤二、爬架(13)在首层时,直接在地面进行组装;在二层或二层以上楼层拼装搭设落地平台支撑爬架(13)的安装;提升(下降)时整栋楼的爬架(13)一齐提升(下降),或分组分区提升(下降),当无故障报警自行停机时,可一次提升(下降)到位;当有故障时,应及时排除故障后再重新提升(下降);
步骤三、对于铝模(9)的拼装,将铝模(9)各模块进行编码,预先通过模板模型进行整合拼装;对建筑首层进行拼装时,采用边安装边调整的原则,将铝模(9)在首层拼装后对整体拼装进行评估,并根据首层的设计拼装过程对整体进行调整;
步骤四、建筑结构的标准层通过全立面穿插施工,将关键的施工阶段按照先后顺序划分到各个楼层,再以爬架(13)覆盖范围为界限,把外立面防护的工作压缩在爬架(13)范围内完成,其余工作按作业时间安排穿插计划;
步骤五、施工完成后,对铝模(9)和爬架(13)进行自上而下、先外后内的拆除;爬架(13)拆除先拆除动力机构及顶部围栏板,从上至下逐步拆卸架体(131)板,再拆除定型桥架,最后拆除竖向主框架和附墙架;
步骤六、对外立面的进行涂料工程的施工,而后进行垂直运输设备拆除及外立面收尾处理施工、验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一中竖向构件深化包含构造柱(2)、门垛(7)、窗洞口(4)、阳台两侧竖向墙体(1)、窗户及推拉门安装企口(4)、水电明敷墙体(1)局部;水平构件深化包含楼板标高变化、过梁下挂板(8)、反坎(6);外围构造(3)的深化包含外围飘窗板、空调板以及与之相连的竖向墙体(1)和企口、滴水线和除去悬挑超长部位的线条造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铝模(9)深化,内外墙模板采用标准模板(91)加高接板形式;梁板支撑系统采用可调式的早拆支撑,加固系统采用对拉螺杆(10)的形式和/或采用对拉片加上局部辅助对拉螺杆(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墙体(1)模板采用对拉螺杆(10)固定时,梁宽≤400mm的梁底模板支撑采用单支撑,梁宽大于400mm的梁底模板支撑采用双支撑;梁底立杆支撑最大间距尺寸1200mm,板底立杆支撑最大间距12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铝模爬架组合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爬架(13)在现场施工时深化分为两种工作状态,一种为高出建筑结构一层半防护高度,此时爬架(13)为刚提升完毕,施工当前层主体结构;另一种为高出结构半层高度,此时当前楼层已施工完毕,爬架(13)准备提升为下一层结构施工提供防护;爬架(13)所用提升装置为电动葫芦(12)提升,速度为120-130mm/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王鹏辉阳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