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4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其包括挂座、套架、液压缸、上换向盒、下换向盒和轨道立柱,多个挂座固定在外墙剪力墙外侧,所述套架和轨道立柱卡在挂座上,所述套架卡设在轨道立柱外侧,所述下换向盒固定在套架上端,所述液压缸连接上换向盒和下换向盒,所述轨道立柱侧面设有用于与上换向盒和下换向盒配合爬升的窗格孔,所述轨道立柱上端与顶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平台通过吊杆悬挂设置挂架和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高层住宅楼施工工效,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装备集成平台装置,可周转性强,节约了总体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
本技术涉及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高层住宅施工方法主要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铝模施工工艺结合,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即为爬架,其外立面覆盖4层半,爬架装置形式多样,由早期的钢底座框架+钢管脚手架装置逐步升级为全钢式脚手架装置,架体的美观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加强,爬架厂家采用标准化构件生产、加工和装配,经过10多年的工程现场实地检验,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缺点为不能携带模板(8)向上爬升。建筑外爬架的支点选择通常在外墙剪力墙部位,外爬架的动力装置主要为电动葫芦形式。目前传统的带模板自爬升装置为爬模装置,在超高层公建和基础设施桥塔中应用较多,主要采用外墙外附支点。爬模构造简单,由行程20cm以内顶升力20t以内的小油缸做动力装置,自爬升装置可以携带模板和外架一起向上爬升,不足之处为外立面架体仅覆盖2层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包括挂座、套架、液压缸、上换向盒、下换向盒和轨道立柱,多个挂座固定在外墙剪力墙外侧,所述套架和轨道立柱卡在挂座上,所述套架卡设在轨道立柱外侧,所述下换向盒固定在套架上端,所述液压缸连接上换向盒和下换向盒,所述轨道立柱侧面设有用于与上换向盒和下换向盒配合爬升的窗格孔,所述轨道立柱上端与顶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平台通过吊杆悬挂设置挂架和模板。上述方案中,所述挂座上设有可转动的中央钩爪,轨道立柱上设有与中央钩爪配合的多个挡块,所述中央钩爪卡在挡块的下方,防止轨道立柱下坠;当轨道立柱提升时,位于中央钩爪上方的挡块与其脱离,位于中央钩爪下方的挡块向上移动至与中央钩爪接触时,中央钩爪在挡块的作用力下转动,当挡块上移到中央钩爪上方后,中央钩爪回复到初始位置,中央钩爪挡住上方的挡块。上述方案中,所述挂座上设有连接座,所述套架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用于与连接座配合固定的耳板,耳板上设有短轴,短轴卡在连接座的卡口内,所述耳板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在套架上,耳板还通过拉簧与套架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座的下方还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有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第一导轮与套架接触,第二导轮与轨道立柱接触。上述方案中,所述模板与吊环连接,所述吊环与吊杆连接,所述吊杆中部设有可调花篮螺栓。上述方案中,所述挂架上设有走道板和翻板。上述方案中,所述顶部平台上设有雨篷装置,所述雨篷装置包括滑道、支撑龙骨和篷布,所述篷布沿所述滑道移动实现开合。上述方案中,所述顶部平台上设有吊装设备。上述方案中,所述顶部平台上设有布料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集成平台的施工方法,具体为:集成平台顶升前先将模板与墙体脱开,然后利用液压缸携带模板上升一个楼层高度后,进行上一层的竖向钢筋绑扎,上层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竖向模板合模,再进行水平模板支模,最后实现混凝土的浇筑,完成一个楼层的施工。实施本技术的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外墙山墙部位作为附着支点,支撑立柱不穿水平楼板,水平竖向结构同步施工至封顶;2、本技术顶部设有纵横向连接的桁架平台,增强了结构整体安全性的同时,提供了宝贵的高空作业平台,也为设备的集成提供了平台;3、挂架、模板系统通过吊杆下挂式集成,大大减小了现场人工安拆作业;4、作业层顶部设置的可开合雨篷装置,化现场室外作业为室内作业,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为现场24小时连续作业创造了条件,并使现场施工不受雨天、高温天气的影响,节约了结构总体施工工期;平台顶部布料机、小型吊具等集成提高了现场工效;5、本技术所阐述的建楼机施工方法,与楼层钢筋→模板→混凝土工艺相匹配,在满足结构施工4天/层的同时服务装修施工,在为结构层作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不对结构施工造成干扰;6、本技术套架和轨道立柱滑动连接,采用“二合一”的设计方式,一步顶升到位,简化了顶升操作程序。7、本技术顶部平台可以采用轻型的321型贝雷片,提高了装置的整体安全度,并为高空作业提供了难得的设备集成场地,液压遥控布料机(11)的设置、小型吊装机具的设置等能有效的服务现场施工,提高现场工效;8、本技术外挂架系统可以悬挂作业层5层半及以上,在满足上部结构作业的同时,为下步装修施工、门窗安装提供作业平台,方便了外立面工序的提前穿插,节约了工程总体工期;9、本技术将外圈墙体和电梯井井筒模板(8)设置成模板(8)进行整体悬挂,并且随建楼机装置整体向上提升,避免了现场散拆散拼作业,节约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墙体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挂座、套架和轨道立柱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套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液压缸、上换向盒和下换向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轨道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挂座与轨道立柱连接处的放大图;图8是顶部平台的俯视图;图9a-图9j是本技术施工方法的流程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本技术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包括挂座1、套架2、液压缸3、上换向盒13、下换向盒14和轨道立柱4,多个挂座1固定在外墙剪力墙外侧。本实施例中的套架2为C型。套架2和轨道立柱4卡在挂座1上,套架2卡设在轨道立柱4外侧,套架2与轨道立柱4滑动配合。下换向盒14固定在套架2上端,液压缸3连接上换向盒13和下换向盒14,上换向盒13与轨道立柱4滑动连接,轨道立柱4上端与顶部平台6固定连接,顶部平台6通过吊杆26悬挂设置挂架7和模板8。轨道立柱4侧边设有多个间隔的窗格孔23,窗格孔23为上下换向盒14的爬升受力孔。轨道立柱4使用时,上换向盒13和下换向盒14通过窗格孔23将套架2和轨道立柱4连接起来。上换向盒13和下换向盒14挂在窗格孔23的底部或者顶在窗格孔23的顶部,上换向盒13和下换向盒14往复运动实现轨道立柱4的顶升或套架2的提升。本实施例中的挂座1为钢挂座,挂座1安装在外墙剪力墙外侧,由M42高强螺栓或类似螺栓与墙体固定,挂座1上设置中央钩爪15及销轴25,用于承担整个建楼机装置传递下来的荷载。挂座1与轨道立柱4、套架2连接,并对轨道立柱4的运动方向进行侧向限位。液压缸3设置在轨道立柱4和套架2之间,通过上换向盒13、下换向盒14将轨道立柱4和套架2连接成为整套支撑动力装置。液压缸3为建楼机实现自爬升的源动力装置。轨道立柱4可穿过套架2,架体顶升时,套架2与挂座1固定,通过小行程的液压缸3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挂座(1)、套架(2)、液压缸(3)、上换向盒(13)、下换向盒(14)和轨道立柱(4),多个挂座(1)固定在外墙剪力墙外侧,所述套架(2)和轨道立柱(4)卡在挂座(1)上,所述套架(2)卡设在轨道立柱(4)外侧,所述下换向盒(14)固定在套架(2)上端,所述液压缸(3)连接上换向盒(13)和下换向盒(14),所述轨道立柱(4)侧面设有用于与上换向盒(13)和下换向盒(14)配合爬升的窗格孔(23),所述轨道立柱(4)上端与顶部平台(6)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平台(6)通过吊杆(26)悬挂设置挂架(7)和模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挂座(1)、套架(2)、液压缸(3)、上换向盒(13)、下换向盒(14)和轨道立柱(4),多个挂座(1)固定在外墙剪力墙外侧,所述套架(2)和轨道立柱(4)卡在挂座(1)上,所述套架(2)卡设在轨道立柱(4)外侧,所述下换向盒(14)固定在套架(2)上端,所述液压缸(3)连接上换向盒(13)和下换向盒(14),所述轨道立柱(4)侧面设有用于与上换向盒(13)和下换向盒(14)配合爬升的窗格孔(23),所述轨道立柱(4)上端与顶部平台(6)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平台(6)通过吊杆(26)悬挂设置挂架(7)和模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座(1)上设有可转动的中央钩爪(15),轨道立柱(4)上设有与中央钩爪(15)配合的多个挡块(16),所述中央钩爪(15)卡在挡块(16)的下方,防止轨道立柱(4)下坠;当轨道立柱(4)提升时,位于中央钩爪(15)上方的挡块(16)与其脱离,位于中央钩爪(15)下方的挡块(16)向上移动至与中央钩爪(15)接触时,中央钩爪(15)在挡块(16)的作用力下转动,当挡块(16)上移到中央钩爪(15)上方后,中央钩爪(15)回复到初始位置,中央钩爪(15)挡住上方的挡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可周转高效施工造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座(1)上设有连接座(17),所述套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清丁伟祥王伟许国伟张步月许立艾张志华陈东刘汉文刘恒王军王皓楠文世龙田喜胜王磊李迪朱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