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8473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7
本申请涉及一种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其包括道路和设置于道路两侧的绿化带,绿化带下设置有蓄水池,绿化带上种植有绿化树,绿化树位于蓄水池上方,蓄水池设置有供绿化树的根须进入的用水口,用水口内设置有可破坏网,可破坏网上开设有若干降强孔并设置有封堵若干降强孔的可破坏海绵层,绿化带内还设置有采水管,采水管一端位于蓄水池内,采水管另一端朝绿化带表层方向延伸设置,道路包括渗水层和土基层。本申请具有可以更好的利用雨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排水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城市建设中随着城区不透水地面的逐年增多,雨水的径流量也在逐年增大。这不仅加重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破坏了城市生态,同时也白白浪费了宝贵的雨水资源。同时在路面维护和路边绿化带浇灌时,主要采用洒水车进行浇灌,在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时主要考虑远距离调水或者超采地下水,忽略了雨水资源,并没有认识到雨水资源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排水处理系统负荷、减少水污染和缓解水资源紧缺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近年来水资源日益紧缺,雨水的利用才开始得到重视,目前虽有少数先进的示范工程,但整体社会对雨水利用依然不够重视。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需要设计一种排水系统,更好的利用雨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更好的利用雨水,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排水系统,包括道路和设置于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述绿化带下设置有蓄水池,所述绿化带上种植有绿化树,所述绿化树位于所述蓄水池上方,所述蓄水池设置有供所述绿化树的根须进入的用水口,所述用水口内设置有可破坏网,所述可破坏网上开设有若干降强孔并设置有封堵若干所述降强孔的可破坏海绵层,所述绿化带内还设置有采水管,所述采水管一端位于所述蓄水池内,所述采水管另一端朝绿化带表层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道路包括渗水层和土基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绿化带下设置的蓄水池,通过蓄水池储存下渗的雨水,通过在绿化带内设置采水管,方便蓄水池内储存的雨水再利用,洒水车可以把蓄水池内的雨水抽出进行浇灌和喷洒,同时在蓄水池上开设用水口,通过设置可破坏网和可破坏海绵层对用水口进行封堵,使得泥土不容易进入蓄水池,可破损网对可破坏海绵层进行支撑,蓄水池内的水汽通过用水口进入绿化带,由于蓄水池处的湿度更大,绿化带上的绿化树在向水性的驱动下,绿化树的根须朝蓄水池处生长,绿化树的根须最后破坏可破坏海绵层和可破坏网进入蓄水池内,通过蓄水池内的这部分根须抽取蓄水池内的雨水,更好的利用雨水,减少绿化带的浇灌需求,从而降低城市在浇灌上水资源的需求。可选的,所述绿化带包括植被层、碎石层和土基层,所述蓄水池埋设于所述土基层内,所述蓄水池包括位于下部的蓄水部和位于上部的内外流通部,所述内外流通部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内安装有溢流橡胶片,所述溢流橡胶片上开设有十字溢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碎石层,使得植被层种植绿化树后更好的承载绿化树,且碎石层内雨水可以更好的下渗,蓄水池设置为蓄水部和内外流通部两部分,蓄水部用于蓄存雨水,内外流通部的存在,用于调节蓄水池内外的雨水,当雨水量较大时,雨水排渗速度跟不上渗入的雨水速度时,蓄水池外的水位上升,通过设置溢流口,并在溢流口上安装开设有十字溢流槽的溢流橡胶片,蓄水池外部水压大于内部水压,从而推动溢流橡胶片上的十字溢流槽打开,外部雨水流入蓄水池,缓解排水的压力,储存一部分的雨水,当蓄水池外的水位下降时,在蓄水池内的水压作用下,溢流橡胶片上的十字溢流槽打开,蓄水池内的雨水排出下渗补充到地下水,只留下蓄水部内的雨水进行存储。可选的,所述溢流口内还安装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于所述溢流橡胶片背离所述蓄水池的一侧,所述防护网与所述溢流橡胶片之间填充有第一防土海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防护网和第一防土海绵,使得雨水可以出入溢流口,阻挡泥土进入溢流口,使得十字溢流槽打开时,泥土不容易进入蓄水池内填充蓄水池,保持蓄水池的蓄水能力。可选的,所述道路和所述绿化带下还埋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一端位于所述道路内,所述导水管另一端连通所述蓄水池,所述导水管上侧设置有若干水孔,所述导水管内填充有第一排水盲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埋设导水管,把道路处下渗的部分雨水通过导水管送入蓄水池进行储存,使得蓄水池中的雨水在通过采水管取出利用后,蓄水池在雨天可以得到及时的雨水补充,从而更好的利用雨水,减少雨水资源的浪费。可选的,所述道路靠近所述绿化带的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槽,所述道路靠近绿化带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排水槽的流入槽,且所述流入槽位于所述排水槽槽底的上方,所述排水槽通过所述流入槽与所述绿化带连通,所述流入槽内填充有第二防土海绵,所述第二防土海绵朝向所述绿化带的一侧设置有阻挡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排水槽,当雨水量过大时,土壤中的含水量上涨,可能产生内涝的情况,此时雨水可以渗入排水槽进行雨水的快速导走,减少内涝的可能,排水槽把过量的雨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统以及其他雨量较小的区域,进行雨水的疏导,设置的第二防土海绵和阻挡网用于保护流入槽,使得土壤不容易进入排水槽影响排水槽的接收和疏导过量雨水的能力。可选的,所述流入槽上设置有软橡胶盖,所述软橡胶盖上开设有若干十字开槽,所述第二防土海绵夹持于所述软橡胶盖和所述阻挡网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软橡胶盖,使得雨水量较小时,土壤中含水量不容易饱和,若干橡胶盖上的十字开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闭合状态,雨水不容易进入排水槽,雨水量较小时,主要进行区域循环,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流入蓄水池存储以及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为主要去向。可选的,所述绿化带内埋设有排水渠,所述采水管远离所述蓄水池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渠的下侧壁连通,所述采水管上设置有封闭采水管的封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排水渠与采水管进行固定,排水渠受到土壤的支撑,从而通过排水渠更好的保护采水管,使得采水管不容易在挤压下弯折,采水管的端部位于排水渠内,采水管本身不凸出绿化带,使得采水管不容易损坏,通过设置封盖,使得泥土不容易通过采水管进入蓄水池,在需要采水时,顺着排水渠找到采水管挖开土壤打开封盖即可。可选的,所述排水渠靠近所述排水槽的一侧中部通过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排水渠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相向弯折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水过大时,雨水来不及下渗时,排水渠中水量上升,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排入排水槽进行排走,排水渠本身也能导走一部分,缓解排水压力,同时排水渠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相向弯折设置,在雨水量较小时,雨水通过雨水孔直接下渗不容易从排水管排入排水槽,主要进行区域循环。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挖出施工基坑;2)、预先制作蓄水池;3)、在绿化带下埋设固定蓄水池,蓄水池上的采水管向上延伸,导水管向道路方向悬伸;4)、在道路处和绿化带处填充土基层到设计高度;5)、在道路两侧安装模板,然后在道路处施工渗水层,同时在排水槽处安装模板形成排水槽;6)、在排水槽的流入槽处安装软橡胶盖、第二防土海绵和阻挡网;7)、铺设绿化带的碎石层;8)、铺设绿化带的部分植被层,并放置入排水渠,把采水管上端与排水渠安装固定;9)、继续填充植被层的剩余部分并填满排水渠,同时在植被层位于蓄水池上的用水口上方位置处开坑供绿化树种植;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1)和设置于道路(1)两侧的绿化带(2),所述绿化带(2)下设置有蓄水池(4),所述绿化带(2)上种植有绿化树(3),所述绿化树(3)位于所述蓄水池(4)上方,所述蓄水池(4)设置有供所述绿化树(3)的根须进入的用水口(41),所述用水口(41)内设置有可破坏网(411),所述可破坏网(411)上开设有若干降强孔(4111)并设置有封堵若干所述降强孔(4111)的可破坏海绵层(412),所述绿化带(2)内还设置有采水管(6),所述采水管(6)一端位于所述蓄水池(4)内,所述采水管(6)另一端朝绿化带(2)表层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道路(1)包括渗水层(11)和土基层(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1)和设置于道路(1)两侧的绿化带(2),所述绿化带(2)下设置有蓄水池(4),所述绿化带(2)上种植有绿化树(3),所述绿化树(3)位于所述蓄水池(4)上方,所述蓄水池(4)设置有供所述绿化树(3)的根须进入的用水口(41),所述用水口(41)内设置有可破坏网(411),所述可破坏网(411)上开设有若干降强孔(4111)并设置有封堵若干所述降强孔(4111)的可破坏海绵层(412),所述绿化带(2)内还设置有采水管(6),所述采水管(6)一端位于所述蓄水池(4)内,所述采水管(6)另一端朝绿化带(2)表层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道路(1)包括渗水层(11)和土基层(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2)包括植被层(21)、碎石层(22)和土基层(23),所述蓄水池(4)埋设于所述土基层(23)内,所述蓄水池(4)包括位于下部的蓄水部(42)和位于上部的内外流通部(43),所述内外流通部(43)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溢流口(44),所述溢流口(44)内安装有溢流橡胶片(441),所述溢流橡胶片(441)上开设有十字溢流槽(4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44)内还安装有防护网(442),所述防护网(442)设置于所述溢流橡胶片(441)背离所述蓄水池(4)的一侧,所述防护网(442)与所述溢流橡胶片(441)之间填充有第一防土海绵(4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和所述绿化带(2)下还埋设有导水管(5),所述导水管(5)一端位于所述道路(1)内,所述导水管(5)另一端连通所述蓄水池(4),所述导水管(5)上侧设置有若干水孔(51),所述导水管(5)内填充有第一排水盲管(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靠近所述绿化带(2)的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槽(121),所述道路(1)靠近绿化带(2)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排水槽(121)的流入槽(122),且所述流入槽(122)位于所述排水槽(121)槽底的上方,所述排水槽(121)通过所述流入槽(122)与所述绿化带(2)连通,所述流入槽(122)内填充有第二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厦胡旭鸣叶汉杰赖蒙丹
申请(专利权)人:科顺生态建设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