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中溶洞处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使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水系等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而从生态系统服务出发,以往我国治理城市内涝都是采取强排措施,并没有解决城市内涝的根本,而且一定程度上环境造成了影响,同时雨水也没有进行有效的蓄存,造成了水资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施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施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蓄水区选址;/n步骤二、基坑处理;/n步骤三、建立蓄水池;/n步骤四、建立循环系统/n步骤五、基础回填以及地表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蓄水区选址;
步骤二、基坑处理;
步骤三、建立蓄水池;
步骤四、建立循环系统
步骤五、基础回填以及地表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包括:查找该城市的往年降雨量,再结合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人口分布等情况,测算出蓄水区的大小,然后选取平坦或者地势较低的开阔位置,并进行实地测量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包括: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基坑回填,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测算得出蓄水区所需容积确定基坑范围,采用人工或者挖掘机开挖的方式对基坑进行挖掘;
(2)在挖掘过程中对基坑的四周进行修整,再将锚杆打设在基坑的四周,再挂设钢筋网片,并喷射C20混凝土,避免基坑塌方而造成施工危险;
(3)待基坑开挖结束后,将基坑底部修整平坦并夯实,保持基坑内的平整,之后再填筑350mm厚的级配碎石,并进行压实处理,再采用C15素混凝土进行充填垫底,保证基坑底部的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回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需建立多个蓄水池,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在蓄水池的侧壁外设置预留管道孔;
(2)再在蓄水池的内壁铺设防渗膜,并将其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克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胜景泰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