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30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储水池,其设于地下且顶部与所述排水口连通;过滤机构,其包括平行设于所述排水口两侧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转动设有滚筒、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滚筒上等间隔设有四个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沿所述滚筒的长度方向设置;集渣机构,其包括设于地下的集渣箱,所述集渣箱的侧壁设有第二排渣口,所述第二排渣口与所述第一排渣口连通,所述集渣箱的顶部设有除渣口,所述除渣口的上端与地面其平,且所述除渣口的上端设有可开合的盖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和集渣机构实现对雨水的二次过滤处理,可减少过滤网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景观园林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绿地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大多数的城市为提高人民生活的舒适度都在加紧建设。在景观园林建设中,现有的景观园林为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通过设置储水池将雨水收集实现对雨水的利用,但是现有技术一般通过过滤板实现对雨水的过滤,过滤中存在两个问题:一、过滤板孔太细容易造成排水口处堵塞,二是、过滤板孔太大容易使储水池内沉积垃圾,不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和集渣机构实现对雨水的二次过滤处理,可减少过滤网堵塞。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储水池,其设于地下且顶部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储水池的侧壁上部与排水系统连通,其中,所述储水池连通有喷淋组件;过滤机构,其包括平行设于所述排水口两侧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转动设有滚筒、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滚筒上等间隔设有四个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沿所述滚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储水池外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密封旋转穿过所述储水池的侧壁、其中一个固定板并与所述滚筒连接以驱动所述滚筒转动,其中,所述排水口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所述挡水板、所述滚筒的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储水池的侧壁设有第一排渣口,所述第一排渣口处设有向上倾斜的排渣板,所述排渣板的自由端与两个固定板连接,当其中两个相邻的挡水板分别位于所述排水口的两侧时,剩余两个挡水板中其中一个挡水板与所述排渣板处于同一倾斜面,且该挡水板与所述排渣板之间的距离为2-5mm;集渣机构,其包括设于地下的集渣箱,所述集渣箱的侧壁设有第二排渣口,所述第二排渣口与所述第一排渣口连通,所述集渣箱的顶部设有除渣口,所述除渣口的上端与地面其平,且所述除渣口的上端设有可开合的盖体。优选的是,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与所述储水池连通的出水管、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抽水泵、与所述抽水泵出水端连通的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上间隔设有多个浇灌喷头。优选的是,还包括:刮板机构,其包括设于所述集渣箱顶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气缸输出轴的自由端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排渣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排渣口、第二排渣口并伸入所述储水池内,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的自由端设有刮板,所述刮板的长度与所述挡水板的长度相等。优选的是,所述排渣板上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直径。优选的是,同一挡水板上的多个第一出水口中,所述第一出水口靠近所述滚筒设置,其中距离所述滚筒最远的第一出水口,该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滚筒的距离等于该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挡水板边缘的距离相等。优选的是,所述出水管的下端伸入所述储水池;所述储水池连通有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多个集水池,多个集水池依次连通,其中一端部的集水池与所述储水池通过管体连通,该集水池的底部倾斜设置且低端高于所述出水管的底部,剩余集水池的底部均与该集水池的高端齐平,另一端部的集水池与排水系统连通。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实现二次过滤处理,可减少垃圾进入储水池,通过设置集渣机构实现对二次过滤处理截留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不仅可减少垃圾队喷淋组件的影响,保证喷淋组件的正常运行,而且垃圾集中收集,便于垃圾的清理。第二、设置过滤机构,通过设置挡水板、滚筒及第一出水口实现对雨水二次过滤处理,通过设置驱动组件驱动滚筒转动,通过设置固定板一方面是实现对滚筒的固定,另一方面避免残渣从挡水板的端部进入储水池内,通过设置排渣板实现将挡水板上的残渣排出储水池。第三、设置刮板机构,实现将挡水板上的残渣除去,以避免残渣堵塞第一出水口,同时还可避免残渣进行储水池内;通过设置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实现驱动刮板移动,以在满足除去残渣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滚筒正常运转。第四、通过设置第二出水口,可减少雨水通过排渣板进入集渣箱,保证集渣箱的正常使用,第二出水口的直径小于第一出水口的直径可减少残渣通过第二出水口进入储水池。第五、设置储水组件,可有效增加雨水的存储量;通过设置集水池的底部倾斜设置便于将集水池中的水排入储水池内;通过设置集水池与排水系统的连通处低于所述第一排渣口可有效避免雨水通过第一排渣口进入所述集渣箱内。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雨水循环利用装置设于地下并与地面排水口101连通,包括:储水池301,其设于地下且顶部与所述排水口101(排水口101设有过滤板102)连通,所述储水池301的侧壁上部与排水系统连通,其中,所述储水池301连通有喷淋组件;过滤机构,其包括平行设于所述排水口101两侧的固定板504、两个固定板504之间转动设有滚筒501、用于驱动所述滚筒501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滚筒501上等间隔设有四个挡水板502,所述挡水板502沿所述滚筒50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储水池301外的电机505,所述电机505的输出轴同轴设有转轴506,所述转轴506密封旋转穿过所述储水池301的侧壁、其中一个固定板504并与所述滚筒501连接以驱动所述滚筒501转动,其中,所述排水口101位于两个固定板504之间,所述挡水板502、所述滚筒501的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一出水口507,所述储水池301的侧壁设有第一排渣口,所述第一排渣口处设有向上倾斜的排渣板503,所述排渣板503的自由端与两个固定板504连接,当其中两个相邻的挡水板502分别位于所述排水口101的两侧时,剩余两个挡水板502中其中一个挡水板502与所述排渣板503处于同一倾斜面,且该挡水板502与所述排渣板503之间的距离为2-5mm,所述固定板504与滚筒501端部的距离为2-5mm;集渣机构,其包括设于地下的集渣箱202,所述集渣箱202的侧壁设有第二排渣口,所述第二排渣口与所述第一排渣口连通,所述集渣箱202的顶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雨水循环利用装置设于地下并与地面排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水池,其设于地下且顶部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储水池的侧壁上部与排水系统连通,其中,所述储水池连通有喷淋组件;/n过滤机构,其包括平行设于所述排水口两侧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转动设有滚筒、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滚筒上等间隔设有四个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沿所述滚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储水池外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密封旋转穿过所述储水池的侧壁、其中一个固定板并与所述滚筒连接以驱动所述滚筒转动,其中,所述排水口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所述挡水板、所述滚筒的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储水池的侧壁设有第一排渣口,所述第一排渣口处设有向上倾斜的排渣板,所述排渣板的自由端与两个固定板连接,当其中两个相邻的挡水板分别位于所述排水口的两侧时,剩余两个挡水板中其中一个挡水板与所述排渣板处于同一倾斜面,且该挡水板与所述排渣板之间的距离为2-5mm;/n集渣机构,其包括设于地下的集渣箱,所述集渣箱的侧壁设有第二排渣口,所述第二排渣口与所述第一排渣口连通,所述集渣箱的顶部设有除渣口,所述除渣口的上端与地面其平,且所述除渣口的上端设有可开合的盖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雨水循环利用装置设于地下并与地面排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水池,其设于地下且顶部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储水池的侧壁上部与排水系统连通,其中,所述储水池连通有喷淋组件;
过滤机构,其包括平行设于所述排水口两侧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转动设有滚筒、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滚筒上等间隔设有四个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沿所述滚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储水池外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密封旋转穿过所述储水池的侧壁、其中一个固定板并与所述滚筒连接以驱动所述滚筒转动,其中,所述排水口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所述挡水板、所述滚筒的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储水池的侧壁设有第一排渣口,所述第一排渣口处设有向上倾斜的排渣板,所述排渣板的自由端与两个固定板连接,当其中两个相邻的挡水板分别位于所述排水口的两侧时,剩余两个挡水板中其中一个挡水板与所述排渣板处于同一倾斜面,且该挡水板与所述排渣板之间的距离为2-5mm;
集渣机构,其包括设于地下的集渣箱,所述集渣箱的侧壁设有第二排渣口,所述第二排渣口与所述第一排渣口连通,所述集渣箱的顶部设有除渣口,所述除渣口的上端与地面其平,且所述除渣口的上端设有可开合的盖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与所述储水池连通的出水管、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抽水泵、与所述抽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孔坚刘德华彭德胜李向华王冬贺敏陈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