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技术介绍
市政调蓄的主要作用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既能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又能避免初期雨水对承受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现有公开号为CN109778980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涉及雨水处理领域。该系统包括调蓄池、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将调蓄池分隔成蓄水池和排水池,调蓄池上设有覆盖排水池和净化装置的盖板;蓄水池内竖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管,滑动管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套;蓄水池内设置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安装杆,安装杆上设置套管,套管上设置有刮板,刮板的边缘处设置有截流板,且背离蓄水池的一侧铰接有拉杆,拉杆的上端铰接于滑套。上述的这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能够对雨水进行净化;但是上述的这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其难以充分利用池塘、沟渠、雨水流道和污水流道进行调蓄,无法在雨量大的时候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建设在地面(1)之下的雨水流道(11)和污水流道(12);/n建设于地面(1)下的沟渠(13)和池塘(14);/n用于对进入至所述雨水流道(11)内的雨水进行过滤的过滤结构(2);/n用于将所述池塘(14)内的水送入至所述沟渠(13)的第一调蓄结构(3);/n用于在所述雨水流道(11)内雨水过多时将雨水冲刷至所述污水流道(12)的冲刷结构(4);/n用于控制所述沟渠(13)内的水送至所述污水流道(12)以及水处理厂的第二调蓄结构(5);/n用于将所述池塘(14)内的水送至水处理厂的第三调蓄结构(6);/n用于控制所述污水流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设在地面(1)之下的雨水流道(11)和污水流道(12);
建设于地面(1)下的沟渠(13)和池塘(14);
用于对进入至所述雨水流道(11)内的雨水进行过滤的过滤结构(2);
用于将所述池塘(14)内的水送入至所述沟渠(13)的第一调蓄结构(3);
用于在所述雨水流道(11)内雨水过多时将雨水冲刷至所述污水流道(12)的冲刷结构(4);
用于控制所述沟渠(13)内的水送至所述污水流道(12)以及水处理厂的第二调蓄结构(5);
用于将所述池塘(14)内的水送至水处理厂的第三调蓄结构(6);
用于控制所述污水流道(12)内雨水流入至所述池塘(14)的第四调蓄结构(7);
以及用于排除所述污水流道(12)污泥的污泥排出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2)包括雨水井(21)、下沉槽(22)、支撑套(23)、嵌入环(24)和滤板(25),所述雨水井(21)开设在所述地面(1)内并与所述雨水流道(1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下沉槽(22)开设在所述雨水井(21)顶部,所述支撑套(23)嵌设固定在所述下沉槽(22)内,所述嵌入环(24)固定在所述支撑套(23)底部并嵌设于所述地面(1)内,所述滤板(25)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套(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蓄结构(3)包括支撑板(31)、第一水泵(32)、第一管道(33)、第二管道(34)和若干个支管(35),所述支撑板(31)固定在靠近所述池塘(14)的地面(1)上,所述第一水泵(3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31)上,所述第一管道(33)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一水泵(32)的进水端,所述第二管道(34)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一水泵(32)的出水端,所述第一管道(33)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池塘(14)内部,若干个所述支管(35)连通固定在所述第二管道(34)上,若干个所述支管(35)以及所述第二管道(34)的部分均埋设于地面(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刷结构(4)包括第三管道(41)、连接盘(42)、容水板(43)以及若干个冲刷管头(44),所述第三管道(41)固定在所述地面(1)内,所述第三管道(41)的顶端伸入至所述雨水流道(11)内,所述第三管道(41)的底端伸入至所述污水流道(12)内,所述连接盘(42)固定在所述第三管道(41)的外部,所述连接盘(4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雨水流道(11)内,所述容水板(43)固定在所述污水流道(12)顶部,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柳萍,张燕华,王铮,王迪,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