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36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的铸造领域,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步骤至少包括:(1)铝合金进行熔融,得到熔料;(2)将熔料进行铸造,得到第一铸件;(3)对第一铸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得到第二铸件;(4)对第二铸件进行去毛刺、表面抛丸处理,得到第三铸件;(5)对第三铸件进行清洗,即得;所述表面抛丸处理在抛丸机中进行;所述表面抛丸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磨料选自球丸、切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磨料中铬的含量为10‑25%。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备工艺得到的产品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产品气孔、提高产品良品率,而且可以快速去毛刺水纹,工艺简单,加工出来的产品表面色泽光亮,且不易色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的铸造领域,具体的更涉及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产品的迅猛发展,压铸铝合金得到快速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68%的铝合金构件采用压铸技术生产,目前,工业使用的压铸铝合金主要有铝硅合金、铝镁合金、铝锌合金、铝硅铜合金以及铝硅镁合金。铝硅铜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如收缩率低、流动性好和热裂倾向小等,是铸造铝合金中用量最大的合金系列之一。在铝合金铸造的过程中高压压铸工艺生产率高、生产规模大,质量好且减少了重量。但是高压铸造在铸造诸如汽车离合器壳体、齿轮箱、发动机缸体、轿车底盘的悬挂系统零件等部件时,仅仅达到去毛刺、水纹的作用,抛丸处理后的产品表面色泽暗淡、无金属特有光泽感,旧品和新品外观无明显区别,造成原材料和能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步骤至少包括:(1)铝合金进行熔融,得到熔料;(2)将熔料进行铸造,得到第一铸件;(3)对第一铸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得到第二铸件;(4)对第二铸件进行去毛刺、表面抛丸处理,得到第三铸件;(5)对第三铸件进行清洗,即得;所述表面抛丸处理在抛丸机中进行;所述表面抛丸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磨料选自球丸、切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不锈钢金属磨料中铬的含量为10-2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表面抛丸处理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磨料为球丸、切丸的组合;所述球丸、切丸之间的重量比为(1-5):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球丸的粒径为0.3~1.2mm;所述切丸的粒径为0.3~1.2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抛丸机的机舱内设置有金属护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抛丸机的频率为15~50Hz,喷抛时间为5~30min。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将熔料进行铸造之后,进行抽真空处理,得到第一铸件。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所述固溶热处理为T6处理。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所述铝合金中Si含量为9-20wt%,Cu含量为1-5wt%。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步骤(5)中,所述清洗包括除油处理、清水洗、干燥;所述除油处理过程中的pH调节剂选自白醋、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钠、己二酸、富马酸、柠檬酸钾、柠檬酸钠、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的应用,所述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用于铸造铝合金配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异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产品气孔、提高产品良品率,而且可以快速去毛刺水纹,工艺简单,加工出来的产品表面色泽光亮,且不易色变,能够保证每批次生产的产品外观颜色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抛丸机;图2:抛丸机机体;1为机体;2为驱动电机;3为正反转控制器;4-1为挂柱;4-2为挂钩支架;5为挂钩;6为上抛丸口;7为上抛丸角度调节板;7-1为锁紧螺母;7-2为角度调节杆;8-1为上抛丸叶轮;8-2为下抛丸叶轮;9为上抛丸电机;10为第一变频器;11为下抛丸口;12为下抛丸电机;13为第二变频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中的词语“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步骤至少包括:(1)铝合金进行熔融,得到熔料;(2)将熔料进行铸造,得到第一铸件;(3)对第一铸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得到第二铸件;(4)对第二铸件进行去毛刺、表面抛丸处理,得到第三铸件;(5)对第三铸件进行清洗,即得;所述表面抛丸处理在抛丸机中进行;所述表面抛丸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磨料选自球丸、切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磨料中铬的含量为1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铝合金中Si含量为9-20wt%,Cu含量为1-5wt%。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铝合金中Si含量为9.5-12wt%,Cu含量为1.5-3.5wt%。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铝合金中Si含量为16-18wt%,Cu含量为4-5wt%。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铝合金为ADC12和/或ADC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ADC12、ADC14为日本品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合金可以为新铝锭和旧料铝锭混合使用;优选的,所述新铝锭和旧料铝锭的重量比为≥7: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合金为ADC12的条件下,步骤(1)中的熔融为640-680℃;优选的,步骤(1)中的熔融为64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合金为ADC14的条件下,步骤(1)中的熔融为660-710℃;优选的,步骤(1)中的熔融为685±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得到的熔料需要每2-4小时定时去浮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将熔料进行铸造时选用卧式冷室压铸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卧式冷室压铸机设置有抽真空装置。在一些实施方式,步骤(2)中所述卧式冷室压铸机的机台独立配0.3-0.5m3真空罐,真空管道控制阀至模具≤4米。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卧式冷室压铸机的购买厂家不做特殊的限定,优选的购买自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或力劲机械(深圳)有限公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将熔料进行铸造时的真空度为-0.06~-0.1Mpa。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将熔料进行铸造时的抽真空时间为熔料填装起至高压压射完成结束之间的时间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固溶热处理为T6处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T6处理是一种热处理工艺,即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在本专利技术中,选用Si含量为9-20wt%,Cu含量为1-5wt%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至少包括:(1)铝合金进行熔融,得到熔料;(2)将熔料进行铸造,得到第一铸件;(3)对第一铸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得到第二铸件;(4)对第二铸件进行去毛刺、表面抛丸处理,得到第三铸件;(5)对第三铸件进行清洗,即得;所述表面抛丸处理在抛丸机中进行;所述表面抛丸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磨料选自球丸、切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磨料中铬的含量为10-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至少包括:(1)铝合金进行熔融,得到熔料;(2)将熔料进行铸造,得到第一铸件;(3)对第一铸件进行固溶热处理,得到第二铸件;(4)对第二铸件进行去毛刺、表面抛丸处理,得到第三铸件;(5)对第三铸件进行清洗,即得;所述表面抛丸处理在抛丸机中进行;所述表面抛丸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磨料选自球丸、切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磨料中铬的含量为10-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抛丸处理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磨料为球丸、切丸的组合;所述球丸、切丸之间的重量比为(1-5):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丸的粒径为0.3~1.2mm;所述切丸的粒径为0.3~1.2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机的机舱内设置有金属护板。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压铸产品制造工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生科周灶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煜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市众鑫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