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19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之间转动安装有搅拌釜,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机箱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垫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引风机、进气口和转动组件,可以将沥青拌和时产生废气快速有效的从进气口抽走,并经过软管和连接管送至处理箱内集中处理,减少沥青废气四处逸散对周围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电机带动连接杆和转动组件同步转动,清洁毛刷可以持续地将进气口表面吸附的杂质及时清理下来,可以有效保证抽取沥青废气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
本技术涉及沥青混合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由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形成不同的结构,并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根据专利号CN209530686U,名为一种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包括机架以及转动架设在机架上的拌和锅,所述机架上竖直升降设置有安装架,达到了减少搅拌锅内热量流失等优点;根据专利号CN209576570U,名为一种混合料拌合机,包括机架以及转动架设在机架上的拌和锅,所述机架上竖直升降设置有安装架,具有方便工作人员下料等好处。但是这两种装置无法对沥青拌和时产生的废气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也无法对进气口及时的清理,降低了实用性。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快速处理废气且可以及时清理进气口的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之间转动安装有搅拌釜,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延伸至机箱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机盒,所述机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机盒的内部设置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长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盒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长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所述垫板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延伸至机盒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垫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外表面且远离升降气缸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进气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箱靠近搅拌釜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引风机和处理箱,所述引风机与分流管之间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引风机的一端与处理箱接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转动组件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短杆,所述短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清洁毛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箱的前表面且靠近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其中一个所述支杆远离搅拌釜的侧壁且靠近顶部位置贯穿并转动安装有转柄,所述转柄的一端与搅拌釜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若干个所述进气口对称分布在连接杆的两侧,所述进气口与转动组件的位置对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通过设置引风机、处理箱、进气口和转动组件,可以将沥青拌和时产生废气快速有效的从进气口抽走,并经过软管和连接管送至处理箱内集中处理,减少沥青废气四处逸散对周围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电机带动连接杆和转动组件同步转动,清洁毛刷可以持续地将进气口表面吸附的杂质及时清理下来,可以有效保证抽取沥青废气的速度,操作简单且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的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底座;2、托架;3、支杆;4、搅拌釜;5、转柄;6、机箱;7、转动组件;8、控制面板;9、升降气缸;10、垫板;11、机盒;12、分流管;13、进气口;14、连接杆;15、软管;16、搅拌叶;17、引风机;18、连接管;19、处理箱;20、电机;21、长杆;22、第一斜齿轮;23、第二斜齿轮;701、短杆;702、清洁毛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托架2,托架2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杆3,两个支杆3之间转动安装有搅拌釜4,底座1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机箱6,机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9,升降气缸9的输出端延伸至机箱6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垫板10,垫板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机盒11,机盒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0,机盒11的内部设置有长杆21,长杆21的一端与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长杆2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盒1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长杆2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22,垫板10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顶部延伸至机盒11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斜齿轮23,第一斜齿轮22与第二斜齿轮23啮合,连接杆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6;使用时,将混合料倒入搅拌釜4内,然后启动升降气缸9和电机20,将搅拌叶16送入搅拌釜4内开始拌和;连接杆1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7,垫板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流管12,分流管12的外表面且远离升降气缸9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进气口13。机箱6靠近搅拌釜4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引风机17和处理箱19,引风机17与分流管12之间固定安装有软管15,引风机17的出风口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8,连接管18远离引风机17的一端与处理箱19接通;使用时同时打开引风机17,将沥青拌和时产生的废气快速地从若干个进气口13抽走,并经过分流管12、软管15和连接管18送至处理箱19内集中处理,有效减少沥青废气四处逸散对周围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转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托架(2),所述托架(2)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杆(3),两个所述支杆(3)之间转动安装有搅拌釜(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机箱(6),所述机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9),所述升降气缸(9)的输出端延伸至机箱(6)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垫板(10),所述垫板(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机盒(11),所述机盒(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0),所述机盒(11)的内部设置有长杆(21),所述长杆(21)的一端与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长杆(2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盒(1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长杆(2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22),所述垫板(10)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顶部延伸至机盒(11)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斜齿轮(23),所述第一斜齿轮(22)与第二斜齿轮(23)啮合,所述连接杆(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6),所述连接杆(1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7),所述垫板(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流管(12),所述分流管(12)的外表面且远离升降气缸(9)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进气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拌和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托架(2),所述托架(2)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杆(3),两个所述支杆(3)之间转动安装有搅拌釜(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机箱(6),所述机箱(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9),所述升降气缸(9)的输出端延伸至机箱(6)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垫板(10),所述垫板(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机盒(11),所述机盒(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0),所述机盒(11)的内部设置有长杆(21),所述长杆(21)的一端与电机(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长杆(2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机盒(1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长杆(2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22),所述垫板(10)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顶部延伸至机盒(11)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斜齿轮(23),所述第一斜齿轮(22)与第二斜齿轮(23)啮合,所述连接杆(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6),所述连接杆(1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7),所述垫板(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流管(12),所述分流管(12)的外表面且远离升降气缸(9)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进气口(13)。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若菲温慧王飞蔡肖肖周文全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宏源建科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