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16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加湿装置,包括加湿罐、与加湿罐匹配的罐盖和用于锁紧罐盖与加湿罐的锁紧件,所述加湿罐侧壁的顶部设有预留孔;所述罐盖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加湿罐内,所述进气管远离进气孔的一端设有过滤头;所述过滤头包括连接部和过滤部,所述连接部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部内径与所述进气管外径相匹配,所述过滤部包括底板、过滤板和过滤网,所述过滤板与所述连接部远离进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使气体被分散的排入水中,进而使气体与水接触时产生气泡,同时增大了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加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加湿
,特别涉及一种气体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气体在具体领域(如环境监测)应用时,对温湿度有一定的需求,如此便要求气体生产时对温湿度进行调控。在气体湿度控制时,往往采用将气体直接通入装有水的容器的液面之下,进而使气体与水接触后改变液体湿度。该方式存在如下不足:1、气体通入水中时,与水接触面积小,加湿效果不佳;2、容器需要手动补水,水位监测不及时会出现无法加湿的情况,影响加湿效果,手动补水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体加湿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气体加湿装置,包括加湿罐、与加湿罐匹配的罐盖和用于锁紧罐盖与加湿罐的锁紧件,所述加湿罐侧壁的顶部设有预留孔;所述罐盖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加湿罐内,所述进气管远离进气孔的一端设有过滤头;所述过滤头包括连接部和过滤部,所述连接部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部内径与所述进气管外径相匹配,所述过滤部包括底板、与所述连接部远离进气管的一端匹配的过滤板和设置在底板和过滤板之间的柱状的过滤网,所述过滤板与所述连接部远离进气管的一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孔连接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设置在所述加湿罐内部,所述补水管上设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的浮球设置在所述加湿罐的液面上;所述浮球阀的连杆与阀芯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阀芯端部设置有转动台,所述转动台为圆柱形,所述连杆端部设置有与转动台相配合的转动壳,所述转动壳套设在转动台外部;所述转动台侧面沿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转动壳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配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设置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台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壳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台和转动壳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锁紧件包括两个半圆形的锁紧部、锁紧杆和螺母,两个所述锁紧部的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设有锁紧部,所述锁紧部上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锁紧部铰接,另一端穿出所述锁紧槽,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锁紧杆穿出锁紧槽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孔和出气孔远离加湿罐的一端均分别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外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装置可以使气体被分散的排入水中,进而使气体与水接触时产生气泡,同时增大了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湿效果。2)通过设置浮球阀能自动对加湿罐的水位进行监测,水位不足时自动补水,避免了人工加水费时费力及监测不及时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加湿效率。3)设置的锁紧件使罐盖与加湿罐的连接方式简单,且锁紧件的连接部、锁紧杆和螺母均不用单独保存,避免了零件单个拆下保存时易丢失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气体加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未设置锁紧件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气体加湿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局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浮球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浮球阀的连杆及阀芯的结构是可以填;图中,1、加湿罐;2、罐盖;3、锁紧件;4、预留孔;5、进气孔;6、出气孔;7、进气管;8、过滤头;9、连接部;10、过滤部;11、底板;12、过滤板;13、滤网;14、补水管;15、浮球阀;16、连杆;17、阀芯;18、转动台;19、转动壳;20、第一凸台;21、第二凸台;22、第三凸台;23、第一磁铁;24、第二磁铁;25、转动轴;26、锁紧部;27、锁紧杆;28、螺母;29、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气体加湿装置,包括加湿罐1、与加湿罐1匹配的罐盖2和用于锁紧罐盖2与加湿罐1的锁紧件3,所述加湿罐1侧壁的顶部设有预留孔4;所述罐盖2上设有进气孔5和出气孔6,所述进气孔5连接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设置在所述加湿罐1内,所述进气管7远离进气孔5的一端设有过滤头8;所述过滤头8包括连接部9和过滤部10,所述连接部9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部9内径与所述进气管7外径相匹配,所述过滤部10包括底板11、与所述连接部9远离进气管7的一端匹配的过滤板12和设置在底板11和过滤板12之间的柱状的过滤网13,所述过滤板12与所述连接部9远离进气管7的一端相连接。工作原理:需要加湿的气体由进气孔5接入至加湿罐1内,加湿罐1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水量为加湿罐1容量的2/3),进气管7的出气端位于水面之下,且水面与出气孔6之间设有一定间距(该间距可以是加湿罐1高度1/3)。气体经进气管7通入至过滤头8,进入过滤头8的气体首先经过滤板12进行第一次过滤后进入柱状的过滤网13内,之后经过滤网13第二次过滤后进入水中。气体经过滤网13进入水中的过程,气体由于经过多个过滤网13的网孔,因此气体被分散的排入水中,进而使气体与水接触时产生气泡,同时增大了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湿效果。加湿后的气体排出水面最后由出气孔6排出。本技术的装置可以使气体被分散的排入水中,进而使气体与水接触时产生气泡,同时增大了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湿效果。进一步地,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预留孔4连接有补水管14(内侧连补水管14,外侧连通水源),所述补水管14设置在所述加湿罐1内部,所述补水管14上设有浮球阀15,所述浮球阀15的浮球设置在所述加湿罐1的液面上;所述浮球阀15的连杆16与阀芯17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阀芯17端部设置有转动台18,所述转动台18为圆柱形,所述连杆16端部设置有与转动台18相配合的转动壳19,所述转动壳19套设在转动台18外部;所述转动台18侧面沿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凸台20和第二凸台21,所述转动壳19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凸台20和第二凸台21相配的第三凸台22,所述第三凸台22设置在第一凸台20和第二凸台21之间。为防止补水管14水压直接打开阀芯17,在主阀内侧壁靠近阀芯17位置处设置第一磁铁23,在阀芯17上设置于第一磁铁23对应的第二磁铁24。当加湿罐1内部水位下降至预设的最低位置时,第三凸台22随连杆16转动至与第二凸台21接触,当水位继续下降时,第三凸台22带动第二凸台21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台18转动,转动台18转动时带动阀芯17转动,进而打开补水管14,使补水管14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湿罐、与加湿罐匹配的罐盖和用于锁紧罐盖与加湿罐的锁紧件,所述加湿罐侧壁的顶部设有预留孔;所述罐盖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加湿罐内,所述进气管远离进气孔的一端设有过滤头;/n所述过滤头包括连接部和过滤部,所述连接部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部内径与所述进气管外径相匹配,所述过滤部包括底板、与所述连接部远离进气管的一端匹配的过滤板和设置在底板和过滤板之间的柱状的过滤网,所述过滤板与所述连接部远离进气管的一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湿罐、与加湿罐匹配的罐盖和用于锁紧罐盖与加湿罐的锁紧件,所述加湿罐侧壁的顶部设有预留孔;所述罐盖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加湿罐内,所述进气管远离进气孔的一端设有过滤头;
所述过滤头包括连接部和过滤部,所述连接部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部内径与所述进气管外径相匹配,所述过滤部包括底板、与所述连接部远离进气管的一端匹配的过滤板和设置在底板和过滤板之间的柱状的过滤网,所述过滤板与所述连接部远离进气管的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连接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设置在所述加湿罐内部,所述补水管上设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的浮球设置在所述加湿罐的液面上;
所述浮球阀的连杆与阀芯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阀芯端部设置有转动台,所述转动台为圆柱形,所述连杆端部设置有与转动台相配合的转动壳,所述转动壳套设在转动台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李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莱峰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