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除尘设备中高效火花捕集、扑灭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07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除尘设备中高效火花捕集、扑灭的装置,包括灰斗和支架,灰斗安装在支架上,灰斗包括上下连通的上斗体和下斗体,上斗体为筒体结构,该上斗体上设置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空气入口安装在上斗体的上端,且沿着上斗体弧形内壁的切向安装,空气出口沿着上斗体的轴向安装在上斗体的一侧,上斗体内设置有与空气出口连通导流圆管,导流圆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圆管开口,圆管开口的上边缘位于空气入口的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卧式的上斗体,避免了普通旋风除尘器的多层外旋和内旋,大大降低的设备的风阻,减少了对设备本体的磨损,解决了普通旋风除尘器存在下锥体易磨损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除尘设备中高效火花捕集、扑灭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除尘
,具体为一种用于除尘设备中高效火花捕集、扑灭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炉熔炼及球化时产生的烟尘浓度大,温度高,烟尘通过炉盖收集后一般经旋风除尘器加布袋除尘器两级处理达标后,由烟囱排入空气中。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气流旋转过程产生的离心力,使粉尘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含尘气流由除尘器进口沿切线方向进入除尘器后,沿外壁向下做旋转运动,这股向下旋转的气流称为外漩涡。外漩涡到达锥体底部后,转而向上,沿轴心向上旋转,最后从排出管排出。这股向上的气流成为内漩涡。向下的外漩涡和向上的内漩涡旋转方向是相同的,即统一为顺时针或统一为逆时针。气流做旋转运动时,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外壁,到达外壁的粉尘在下旋气流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壁面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可以沉降大颗粒烟尘以及扑灭火星,但其外旋及内旋的结构特征,使其下锥体因含尘气体在旋转或冲击本体时磨损特别快,下部锥体容易磨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除尘设备中高效火花捕集、扑灭的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除尘设备中高效火花捕集、扑灭的装置,包括灰斗和支架(1),所述灰斗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包括上下连通的上斗体(2)和下斗体(3),所述上斗体(2)为筒体结构,该上斗体(2)上设置有空气入口(8)和空气出口(9),所述空气入口(8)安装在所述上斗体(2)的上端,且沿着所述上斗体(2)弧形内壁的切向安装,所述空气出口(9)沿着所述上斗体(2)的轴向安装在所述上斗体(2)的一侧,所述上斗体(2)内设置有一导流圆管(6),所述导流圆管(6)的侧壁上设置有圆管开口(7),所述导流圆管(6)与所述上斗体(2)形成一环形通道(11),所述环形通道(11)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除尘设备中高效火花捕集、扑灭的装置,包括灰斗和支架(1),所述灰斗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包括上下连通的上斗体(2)和下斗体(3),所述上斗体(2)为筒体结构,该上斗体(2)上设置有空气入口(8)和空气出口(9),所述空气入口(8)安装在所述上斗体(2)的上端,且沿着所述上斗体(2)弧形内壁的切向安装,所述空气出口(9)沿着所述上斗体(2)的轴向安装在所述上斗体(2)的一侧,所述上斗体(2)内设置有一导流圆管(6),所述导流圆管(6)的侧壁上设置有圆管开口(7),所述导流圆管(6)与所述上斗体(2)形成一环形通道(11),所述环形通道(11)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入口(8)连通,另一端经过所述圆管开口(7)而与所述空气出口(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除尘设备中高效火花捕集、扑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圆管(6)的圆心角度为250度-290度,所述圆管开口(7)朝向所述空气入口(8)设置,所述圆管开口(7)的上边缘位于所述空气入口(8)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除尘设备中高效火花捕集、扑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欣荣赵世伟王超纲刘百灵朱宾全周柱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中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