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筑式旋风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58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浇筑式旋风筒体,筒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部筒体、中部连接圈及下部筒体,上部筒体上设进风口、出风口,连接圈与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均螺纹啮合连接,下部筒体内周壁上设混凝土层,本旋风筒体为加强筒体结构,在筒体内周壁上浇筑混凝土层,增加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并增强了设备的保温性能,且成本低,为便于混凝土层的浇筑,筒体改为分体式结构,螺纹啮合连接,从而便于在下部筒体浇筑混凝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筑式旋风筒体
本技术涉及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浇筑式旋风筒体。
技术介绍
除尘机原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下部筒体磨损严重,且不易维修,更换筒体成本也较高,此外,市面上也存在加厚筒体的结构,其成本高,对此需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筑式旋风筒体,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浇筑式旋风筒体,筒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部筒体、中部连接圈及下部筒体,上部筒体上设进风口、出风口,连接圈与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均螺纹啮合连接,下部筒体内周壁上设混凝土层。本旋风筒体为加强筒体结构,在筒体内周壁上浇筑混凝土层,增加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并增强了设备的保温性能,且成本低,为便于混凝土层的浇筑,筒体改为分体式结构,螺纹啮合连接,从而便于在下部筒体浇筑混凝土。进一步,连接圈下部内周壁上开螺纹段,对应的下部筒体顶部外周壁上开螺纹段,连接圈上部内周壁径向向内延伸形成限位环,限位环上开多个孔,限位环底部开环槽。本方案中,以限位环的环槽便于浇筑时木板的固定,浇筑时,木板与下部筒体之间的腔内浇筑混凝土,限位环上的孔为浇筑孔。进一步,下部筒体底部设出灰口,出灰口处螺纹啮合连接限位圈,浇筑时,限位圈与浇筑时固定的木板围成浇筑腔。进一步,连接圈内,限位环上方内周壁上开螺纹段。进一步,下部筒体内周壁上设若干凸柱,凸柱提高混凝土层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中本技术结构图;图2:浇筑结构图;图3:凸柱安装图;图中:1、上部筒体;2、连接圈;3、下部筒体;4、混凝土层;5、限位圈;6、木板;11、进风口;12、出风口;21、限位环;22、环槽;23、孔;31、出灰口;32、凸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实施例1参考图1、图3,一种浇筑式旋风筒体,筒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部筒体1、中部连接圈2及下部筒体3,上部筒体右侧开进风口11,顶部开出风口12,连接圈下部内周壁上开螺纹段,对应的下部筒体顶部外周壁上开螺纹段,连接圈上部内周壁径向向内延伸形成限位环21,限位环上开多个孔23,限位环底部开环槽22;下部筒体内周壁上浇筑有混凝土层4,下部筒体底部设出灰口31,出灰口处螺纹啮合连接限位圈5。参考图2,浇筑时,木板6呈筒状,顶部嵌入环槽,限位圈与木板6围成浇筑腔,下部筒体内周壁上设若干凸柱32,以提高混凝土层的稳定性,混凝土自限位环的孔中浇筑,浇筑完后上部筒体安装上即可。当然,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筑式旋风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部筒体、中部连接圈及下部筒体,上部筒体上设进风口、出风口,连接圈与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均螺纹啮合连接,下部筒体内周壁上设混凝土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式旋风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部筒体、中部连接圈及下部筒体,上部筒体上设进风口、出风口,连接圈与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均螺纹啮合连接,下部筒体内周壁上设混凝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式旋风筒体,其特征在于,连接圈下部内周壁上开螺纹段,对应的下部筒体顶部外周壁上开螺纹段,连接圈上部内周壁径向向内延伸形成限位环,限位环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刚银薛艳芬董鸣彦赵高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鼎力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