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运输、翻转一体化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01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运输、翻转一体化工装,涉及新型火箭发动机转运和吊装技术领域,包括工装主体,所述工装主体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梁,所述工装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侧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柱,所述支撑梁与工装主体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柱、工装主体、承载轮、上对接环、下对接环、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和吊装环之间的配合设置,解决了旋转工装和运输工装需要分开操作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使两个功能在同一个装置上实现节约了成本,进一步利用伸缩柱可以调节装置的长度,更加适应火箭发动机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运输、翻转一体化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火箭发动机转运和吊装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运输、翻转一体化工装。
技术介绍
新型火箭发动机制作完成后,由于其高度达到4米,连机架超过4.5米,同时由于新型火箭一级发动机数量最多达到7台,已不能整体运输和垂直运输,需要将火箭发动机进行水平运输,因此需要制作专用的转运工装,到达总装厂房后,有可能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垂直翻转,将发动机安装到机架上,因此也需要专用的翻转工装。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620792794.4中公开有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车载单臂悬挂工装,由悬挂体、底架和托架组成;悬挂体为双筋单壁结构,中间单壁开有通孔,通孔直径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悬挂位置直径确定;通孔周围开有若干连接孔,用于连接固体火箭发动机;中间单壁顶面有盖筋,前、后两面有双筋,下底面开有若干用于与长方形底架连接的连接孔;底架外形尺寸与试验载车的安装车厢的内径尺寸一致;底架与悬挂体下底面固定连接,底架侧面有用于与试验载车连接的挂钩;托架为木质结构,放置在悬挂体中间单壁后侧,处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运输、翻转一体化工装,包括工装主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12)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梁(11),所述工装主体(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6),所述支撑梁(16)的一侧设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柱(8),所述支撑梁(16)与工装主体(12)固定连接,所述斜梁(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对接环(7),所述支撑梁(16)与压缩弹簧柱(8)均与下对接环(7)固定连接,所述工装主体(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柱(9),所述减震弹簧柱(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载轮(10),所述下对接环(7)的上方设有上对接环(4),所述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运输、翻转一体化工装,包括工装主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12)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梁(11),所述工装主体(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6),所述支撑梁(16)的一侧设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柱(8),所述支撑梁(16)与工装主体(12)固定连接,所述斜梁(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对接环(7),所述支撑梁(16)与压缩弹簧柱(8)均与下对接环(7)固定连接,所述工装主体(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柱(9),所述减震弹簧柱(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载轮(10),所述下对接环(7)的上方设有上对接环(4),所述工装主体(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所述支撑杆(20)的一侧设有压紧弹簧柱(22),所述支撑杆(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环(27),所述下支撑环(27)的上方设有上支撑环(23),所述工装主体(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吊装环(31),所述工装主体(12)的两侧均设有伸缩柱(30),所述伸缩柱(30)的内侧开设有螺纹孔(28),所述螺纹孔(28)与工装主体(12)的两侧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柱(3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隔板(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运输、翻转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对接环(7)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块(14),所述下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萍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