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蓉蓉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97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架,包括顶座,所述顶座的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锁紧有支撑腿,所述顶座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顶座的内腔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前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顶座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的外壁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第二弹簧座的内侧设置有拉绳的一端。该神经内科用康复架,该装置可有效的方便患者在病床上进行康复运动,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增加了神经内科用康复架使用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架。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神经内科的患者在经过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学习,不能下床训练,长时间的卧病在床会导致患者的肌肉萎缩和退化,使患者的身体素质日渐降低,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容易患得其他的疾病,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需要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神经内科的患者在经过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学习,不能下床训练,长时间的卧病在床会导致患者的肌肉萎缩和退化,使患者的身体素质日渐降低,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容易患得其他的疾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架,包括顶座,所述顶座的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锁紧有支撑腿,所述顶座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顶座的内腔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前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顶座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的外壁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第二弹簧座的内侧设置有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缠绕于圆杆的外壁,所述顶座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与齿轮啮合相连的齿板,所述齿板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外侧表面相通的插孔;卡动机构,所述卡动机构插接于所述齿板的内腔顶端,所述卡动机构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横杆。优选的,所述滑块按顺时针每隔90度分布在第二弹簧座的外壁。优选的,所述两个拉绳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缠绕于圆杆的外壁。优选的,所述插孔间隙排列在齿板的内壁,且相邻插孔之间的间距为5cm。优选的,所述卡动机构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的外侧设置有插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内科用康复架,患者双手紧握横杆,并施加给横杆向下的拉力,促使拉绳的外侧一端拉动第二弹簧座向内侧移动拉伸第二弹簧,撤掉施加给横杆的外力,通过第二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第二弹簧座和拉绳向外侧移动,并促使圆杆带动齿轮反向旋转,通过齿轮促使齿板和横杆向上移动复位,通过使用者上下往复拉动横杆,达到锻炼上肢肌肉的目的,促使身体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康复,该装置可有效的方便患者在病床上进行康复运动,促使身体血液循环,提高患者身体的免疫力,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增加了神经内科用康复架使用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顶座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座,2、卡动机构,21、连接座,22、支撑板,23、第一弹簧,24、第一弹簧座,25、插块,3、支撑腿,4、滑槽,5、圆杆,6、齿轮,7、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座,9、滑块,10、拉绳,11、齿板,12、插孔,13、连接杆,14、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架,包括顶座1,顶座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锁紧有支撑腿3,顶座1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4,通过滑块9和滑槽4对第二弹簧座8起到稳定作用,使其第二弹簧座8在移动时更加稳定,顶座1的内腔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杆5,圆杆5的外壁前侧设置有齿轮6,顶座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第二弹簧7的一端,第二弹簧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座8,第二弹簧座8的外壁设置有与滑槽4相匹配的滑块9,第二弹簧座8的内侧设置有拉绳10的一端,通过施加给横杆14向下的拉力,促使横杆14通过连接杆13和连接座21带动齿板11向下移动,通过齿板11与齿轮6啮合相连的关系,方便齿轮6带动圆杆5旋转并将拉绳10缠绕收紧在其外壁,拉绳10的另一端缠绕于圆杆5的外壁,顶座1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与齿轮6啮合相连的齿板11,齿板11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外侧表面相通的插孔12,通过施加给插块25向内侧的拉力,促使插块25带动第一弹簧座24向内侧移动挤压第一弹簧23,当插块25从插孔12的内腔移出后,向下拉动横杆14,促使横杆14通过连接杆13带动连接座21向下移动,方便对横杆14的高度进行调节,卡动机构2,卡动机构2插接于齿板11的内腔顶端,卡动机构2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底端设置有横杆1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块9按顺时针每隔90度分布在第二弹簧座8的外壁,通过滑块9和滑槽4对第二弹簧座8起到稳定作用,使其第二弹簧座8在移动时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两个拉绳10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缠绕于圆杆5的外壁,通过施加给横杆14向下的拉力,促使横杆14通过连接杆13和连接座21带动齿板11向下移动,通过齿板11与齿轮6啮合相连的关系,方便齿轮6带动圆杆5旋转并将拉绳10缠绕收紧在其外壁。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孔12间隙排列在齿板11的内壁,且相邻插孔12之间的间距为5cm,通过施加给插块25向内侧的拉力,促使插块25带动第一弹簧座24向内侧移动挤压第一弹簧23,当插块25从插孔12的内腔移出后,向下拉动横杆14,促使横杆14通过连接杆13带动连接座21向下移动,方便对横杆14的高度进行调节。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动机构2包括连接座21,连接座21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3的一端,第一弹簧2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弹簧座24,第一弹簧座24的外侧设置有插块25,通过撤掉施加给插块25的外力,通过第一弹簧23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第一弹簧座24和插块25移动进相对应的插孔12的内腔,对连接座21进行固定,方便对横杆14进行固定。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本方案中所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架,其特征在于:/n包括顶座(1),所述顶座(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锁紧有支撑腿(3),所述顶座(1)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顶座(1)的内腔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杆(5),所述圆杆(5)的外壁前侧设置有齿轮(6),所述顶座(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第二弹簧(7)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座(8),所述第二弹簧座(8)的外壁设置有与滑槽(4)相匹配的滑块(9),所述第二弹簧座(8)的内侧设置有拉绳(10)的一端,所述拉绳(10)的另一端缠绕于圆杆(5)的外壁,所述顶座(1)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与齿轮(6)啮合相连的齿板(11),所述齿板(11)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外侧表面相通的插孔(12);/n卡动机构(2),所述卡动机构(2)插接于所述齿板(11)的内腔顶端,所述卡动机构(2)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底端设置有横杆(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顶座(1),所述顶座(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锁紧有支撑腿(3),所述顶座(1)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顶座(1)的内腔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所述轴承的内环过盈配合有圆杆(5),所述圆杆(5)的外壁前侧设置有齿轮(6),所述顶座(1)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第二弹簧(7)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座(8),所述第二弹簧座(8)的外壁设置有与滑槽(4)相匹配的滑块(9),所述第二弹簧座(8)的内侧设置有拉绳(10)的一端,所述拉绳(10)的另一端缠绕于圆杆(5)的外壁,所述顶座(1)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与齿轮(6)啮合相连的齿板(11),所述齿板(11)的内腔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与外侧表面相通的插孔(12);
卡动机构(2),所述卡动机构(2)插接于所述齿板(11)的内腔顶端,所述卡动机构(2)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蓉蓉刘亚蕾
申请(专利权)人:王蓉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