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髋关节内收肌肌力训练器
本技术属于肌肉训练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髋关节内收肌肌力训练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健身作为爱好,健身可以采用徒手进行练习,也可以借助运动器械,从而达到锻炼肌肉,强身健体的目的。髋内收肌训练有助于提高髋内收肌肌力,提高髋和骨盆的稳定性,根据筋膜链学说髋内收肌的训练在盆底康复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常见的髋内收肌训练,可借助髋关节内收训练仪,仰卧屈髋屈膝两膝内侧夹具有一定阻力的普拉提球或者普拉提圈等方式训练。但是,现有髋关节内收肌肌力训练器阻力不能调节,无法满足不同人不同恢复阶段对个性化训练强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髋关节内收肌肌力训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髋关节内收肌肌力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抵杆、第二抵杆、阻力调节装置,所述的第一抵杆和第二抵杆均设置有用于供锻炼者髋关节内收肌抵接的抵接部,所述的第一抵杆和第二抵杆之间可相对旋转,所述的阻力调节装置包括卷绕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髋关节内收肌肌力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抵杆(1)、第二抵杆(2)、阻力调节装置(3),所述的第一抵杆(1)和第二抵杆(2)均设置有用于供锻炼者髋关节内收肌抵接的抵接部(4),所述的第一抵杆(1)和第二抵杆(2)之间可相对旋转,所述的阻力调节装置(3)包括卷绕状的发条弹簧(5)和调节旋钮(6),所述的调节旋钮(6)开设有用于容纳发条弹簧(5)的容纳槽(7),所述的容纳槽(7)底部设置有开孔(8),所述第一抵杆(1)一体化连接有旋转底座(9),所述的旋转底座(9)的中部设置有凸块(10),所述的调节旋钮(6)的下表面和旋转底座(9)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的凸块(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关节内收肌肌力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抵杆(1)、第二抵杆(2)、阻力调节装置(3),所述的第一抵杆(1)和第二抵杆(2)均设置有用于供锻炼者髋关节内收肌抵接的抵接部(4),所述的第一抵杆(1)和第二抵杆(2)之间可相对旋转,所述的阻力调节装置(3)包括卷绕状的发条弹簧(5)和调节旋钮(6),所述的调节旋钮(6)开设有用于容纳发条弹簧(5)的容纳槽(7),所述的容纳槽(7)底部设置有开孔(8),所述第一抵杆(1)一体化连接有旋转底座(9),所述的旋转底座(9)的中部设置有凸块(10),所述的调节旋钮(6)的下表面和旋转底座(9)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的凸块(10)和开孔(8)构成孔轴旋转结构,所述发条弹簧(5)的一端和凸块(10)固连,所述发条弹簧(5)的另一端和容纳槽(7)的内侧壁固连,所述的第二抵杆(2)设置有用于和调节旋钮(6)外侧面贴合的连接部(11),所述的连接部(11)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的调节旋钮(6)外侧面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3),所述的固定杆(12)可插入固定槽(13)或从固定槽(13)中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内收肌肌力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底座(9)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4),所述连接部(11)设置有固定片(15),所述连接部(11)的设置有供固定片(15)移动的通道(16),所述的固定片(15)底部设置有限位块(17),所述的固定片(15)沿着通道(16)的长度方向移动,使限位块(17)插入或移出第一限位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髋关节内收肌肌力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8),所述的固定片(15)顶部还设置有手捏部(19),所述的手捏部(19)用于供锻炼者手握并移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玉飞,庞清江,吴玲,王耀明,傅一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