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车器及轨道车辆防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95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车器及轨道车辆防撞方法。所述挡车器包括车钩连接器,防爬齿板,测速器,止档阀,滑移通道,止档墙,以及终止墙所述止档墙与终止墙之间设有吸能机构;所述挡车器根据车辆接近线路终点时的速度设有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两种可切换的工作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车钩缓冲器的利用率,同时尽可能多地吸收碰撞动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车器及轨道车辆防撞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挡车器及轨道车辆防撞方法,属于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铁道车辆最重要的使命是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列车前端通常会设置带吸能功能的防爬装置可显著改善轨道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的变形吸能特性。为了有效防止撞车时列车相互攀爬,防爬器还需具备优异的抗垂弯能力,所以防爬器通常会设置垂向刚度很大的导向机构来保证防爬性能。该导向机构能确保防爬器在撞车时稳定地后退,并引导吸能元件正常发挥变形吸能功能,最终使列车以稳定地、可控地、有序发生变形,使乘客受到的冲击力最小化,以降低车中人员损伤的可能性。在轨道线路的尽头,通常会设置挡车器以防止列车冲出轨道导致出轨或者发生倾覆(相比把列车限制在轨道上,出轨、倾覆等现象给生命和车辆均带来更大的危害)。挡车器一般设置有与列车钩缓系统的钩头匹配的撞击点,有的还设有与防爬器匹配的防爬齿板。由于大部分路端撞击的速度会低于15km/h,基于成本及器件的更换维护考虑,一般是车钩与撞击点先撞上,可率先吸收部分撞击能量。如果速度很低(如低于5-7km/h),车钩缓冲器可完全恢复。如果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前端中部的车钩连接器(51),前端两侧的防爬齿板(52),用于检测前方一定距离车辆速度的测速器(53),所述车钩连接器(51)和防爬齿板(52)可通过传动装置调整前后相对位置;/n所述挡车器根据车辆接近线路终点时的速度设有两种可切换的工作模式:/ni.当测速器(53)检测车辆以小于某一设定速度驶向挡车器时,车钩连接器(51)率先对车辆提供持续的反作用力;/nii.当测速器(53)检测车辆以大于某一设定速度驶向挡车器时,防爬齿板(52)率先对车辆提供持续的反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前端中部的车钩连接器(51),前端两侧的防爬齿板(52),用于检测前方一定距离车辆速度的测速器(53),所述车钩连接器(51)和防爬齿板(52)可通过传动装置调整前后相对位置;
所述挡车器根据车辆接近线路终点时的速度设有两种可切换的工作模式:
i.当测速器(53)检测车辆以小于某一设定速度驶向挡车器时,车钩连接器(51)率先对车辆提供持续的反作用力;
ii.当测速器(53)检测车辆以大于某一设定速度驶向挡车器时,防爬齿板(52)率先对车辆提供持续的反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连接器(51)后方设有与连接器底座(511)相连的止档阀(54),用于提供车钩连接器(51)后退空间的滑移通道(55),以及位于滑移通道(55)端头的止档墙(56);
所述挡车器根据车辆接近线路终点时的速度设有两种可切换的工作模式:
i.当测速器(53)检测车辆以小于某一设定速度驶向挡车器时,止档阀(54)处于关闭状态,车钩连接器(51)的伸出端位于防爬齿板(52)前方;
ii.当测速器(53)检测车辆以大于某一设定速度驶向挡车器时,止档阀(54)处于打开状态,车钩连接器(51)处于无纵向约束状态并可沿着滑移通道(55)后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
i.当测速器(53)检测车辆以小于某一设定速度驶向挡车器时,车钩连接器(51)的伸出端位于防爬齿板(52)前方;
ii.当测速器(53)检测车辆以大于某一设定速度驶向挡车器时,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作用下,使得车钩连接器(51)的伸出端后退一定距离或者使得防爬齿板(52)前移一定距离,从而使防爬齿板(52)率先对车辆提供持续的反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挡车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晓峰苏柯李孟梁廖文洁王宇兵水文菲王海钧钟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