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自锁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79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颈椎前路自锁融合装置,包括两端被端盖封闭的弧形结构的融合体,所述的融合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的融合体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有左榫体和右榫体,所述的左榫体和右榫体分别与融合体的弯曲方向呈45°角,所述的左榫体和右榫体相互垂直,所述的左榫体和右榫体上分别设有两个锁定螺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该自锁融合装置根据颈椎力线自带弧度,有效地减少应力作用下的剪切避免两端融合失败;两端榫头锁定固定,结合榫卯自锁,比钢板融合器具有更强的早期固定强度,表面涂层接触面有利于愈合和防止下沉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椎前路自锁融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属于颈椎前路自锁融合装置。
技术介绍
颈椎病是近些年的常见病,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的及经典手术方法,能够使颈椎椎管内的颈髓和神经能得到彻底减压,同时能尽可能恢复椎间隙正常的高度和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结合植骨融合保证手术节段的稳定。包括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withFusion,ACDF)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CervicalCorpectonyandFusion,ACCF)植骨材料从最初的自体骨发展到PEEK材料钛笼等,离不开结合钢板固定,常常发生钛笼下沉,内固定失效,以及不可避免的由于钛板在食管后壁的占位引起术后吞咽困难,异物感;为了减少以上并发症的发生,改良手术效果,各种零切融合器(ZERO-P)以及自稳型椎间融合系统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微创的发展理念,但是在上位颈椎或者是下位颈椎操作极其困难,不能有效恢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颈椎前路自锁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被端盖封闭的弧形结构的融合体,所述的融合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的融合体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有左榫体和右榫体,所述的左榫体和右榫体分别与融合体的弯曲方向呈45°角,所述的左榫体和右榫体相互垂直,所述的左榫体和右榫体上分别设有两个锁定螺钉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颈椎前路自锁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被端盖封闭的弧形结构的融合体,所述的融合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的融合体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有左榫体和右榫体,所述的左榫体和右榫体分别与融合体的弯曲方向呈45°角,所述的左榫体和右榫体相互垂直,所述的左榫体和右榫体上分别设有两个锁定螺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自锁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体为圆筒结构,所述的融合体、端盖、左榫体和右榫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左榫体和右榫体分别与端盖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颈椎前路自锁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体的弯曲部的顶端设有两个定位螺孔,所述的融合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涛杨海涛朱亚坤曹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