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763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联块通过底端的内凹齿条与多齿转轴相连接,支撑联块上具有T型型腔,支撑棒的两端均为连接球,第一连接球连接在T型型腔内,可在T型型腔内自由滑动,第二连接球与螺钉的钉帽侧面的第二锁定孔相连接,以第二锁定孔为支点进行转动,钉帽上方具有第二固定孔,固定螺钉通过第二固定孔穿设入第二连接球防止其脱落滑出,螺钉穿过贴附钢板的第一固定孔将贴附钢板固定在脊柱椎弓的突起上;脊柱另一侧具有相同结构,横联弯棒的两端分别与多齿转轴的第一锁定孔相连接,将两侧的结构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支撑联块与多齿转轴组成的铰链结构并以椎弓的突起为支撑点,可达到人体上躯干正常范围内的自由伸展收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骨科手术中,脊柱损伤修复手术多为固定脊柱式修复,从而使脊柱之间的配合间隙不适,从而导致病人恢复后移动不顺畅,脊柱的可转动装置几乎成为脊柱修复的必备植入物。尤其在处理脊柱严重创伤病变折断中,通常对骨折部位实施固定。现有的脊柱修复方法和装置可以实现良好的固定,但是对于脊柱节段之间的活动和人体上躯的伸展弯缩有着严重的影响,严重影响了脊柱的恢复愈合和病人的恢复速度。类似脊柱支撑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多是以佩戴物为主,即使是植入物,都以椎间盘为脊柱修复的支撑点,支撑点的间距较近,支撑装置多为固定模块结构,影响人体躯干伸展收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可植入人体之中,采用将上下结合具有铰链结构的支撑联块固定在人体脊柱椎弓的突起上,可达到人体脊柱正常范围内的自由伸展收缩,加快受伤脊柱恢复愈合的速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联块,所述支撑联块的端部具有内凹齿条;多齿转轴,包括第一锁定孔和外侧的对称齿牙;两个支撑联块的内凹齿条通过所述多齿转轴的对称齿牙齿接;T型型腔,容置在所述支撑联块内;支撑棒,所述支撑棒的两端具有第一连接球和第二连接球,所述第一连接球插接在所述T型型腔内;螺钉,包括依次连接的钉帽、螺杆和钉头,所述钉帽具有第二锁定孔,所述支撑棒的第二连接球插接在所述第二锁定孔内;>贴附钢板,包括导向孔和第一固定孔,所述螺钉插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贴附钢板的内表面为曲面;横联弯棒,包括端头和弯曲棒杆,所述端头位于所述弯曲棒杆的两端,所述端头具有双线螺纹,所述横联弯棒通过所述端头与所述多齿转轴的第一锁定孔锁定连接;当所述螺钉插入椎弓突起内时,带动所述贴附钢板与椎弓突起贴合,并且带动所述支撑棒动作,从而所述支撑棒带动所述第一连接球在所述T型型腔内运动;并且,所述两个支撑联块通过所述多齿转轴相对转动。优选的,所述钉头具有均匀分布的两刃自攻刃。优选的,所述螺杆具有变螺距单线螺纹,用于将所述螺钉紧固在椎弓突起内。优选的,所述钉帽还包括第二固定孔,固定螺钉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孔穿设入所述第二连接球,将所述第二连接球固定在所述第二锁定孔内。优选的,所述第一锁定孔为具有双线螺纹的盲孔,与所述横联弯棒的端头螺接。优选的,所述内凹齿条的齿牙数量少于与所述内凹齿条的齿牙相齿合的所述多齿转轴的对称齿牙的齿牙数量,调节所述两个支撑联块的夹角。优选的,导向螺钉穿设所述导向孔,预固定所述贴附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可植入人体之中,采用将上下结合具有铰链结构的支撑联块固定在人体脊柱椎弓的突起上,在脊柱伸展和收缩的过程中,代替受伤区域的脊柱,可达到人体脊柱正常范围内的自由伸展收缩,减少甚至避免受伤脊柱的受力,加快受伤脊柱恢复愈合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齿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联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钉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附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横联弯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可植入人体之中,采用将上下结合具有铰链结构的支撑联块固定在人体脊柱椎弓的突起上,在脊柱伸展和收缩的过程中,代替受伤区域的脊柱,可达到人体脊柱正常范围内的自由伸展收缩,减少甚至避免受伤脊柱的受力,加快受伤脊柱恢复愈合的速度。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装置包括:多齿转轴1、支撑联块2、支撑棒3、螺钉4、贴附钢板5和横联弯棒6。支撑棒3的一端连接在支撑联块2上,支撑棒3的另一端卡接在螺钉4中,螺钉4穿过贴附钢板5将贴附钢板5固定贴附在脊柱的椎弓突起表面。上下两个支撑联块2分别齿接在多齿转轴1上,上下两个支撑联块2以多齿转轴1为轴相对转动,形成铰链结构。脊柱的另一侧具有对称的铰链结构,横联弯棒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铰链结构的多齿转轴相连接,将两侧的铰链结构连接在一起。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齿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联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螺钉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附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横联弯棒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3-9,对支撑装置的各部件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行介绍。如图3-9所示,多齿转轴1包括对称齿牙11和第一锁定孔12,支撑联块2包括内凹齿条21和T型型腔22,支撑棒3包括第一连接球31、第二连接球33和支撑棒杆32,螺钉4包括钉头41、螺杆42、钉帽43、第二锁定孔431和第二固定孔432,贴附钢板5包括导向孔51和第一固定孔52,横联弯棒6包括端头61、弯曲棒杆62和双线螺纹611。多齿转轴1的外表面具有上下对称的两段对称齿牙11,中部具有第一锁定孔12,第一锁定孔12为具有双线螺纹的盲孔。支撑联块2的底端具有内凹齿条21,支撑联块2的侧面具有T型型腔22,T型型腔22为倒立字母“T”形状的型腔。上下两个支撑联块2的内凹齿条21分别与多齿转轴1的对称齿牙11齿合配合,使上下两个支撑联块2以多齿转轴1为轴相对转动,形成铰链结构。内凹齿条21的齿牙数量比与之配合的多齿转轴1上的对称齿牙11的齿牙数量少一些,内凹齿条21的齿牙的周转角比对称齿牙11的齿牙周转角小一些。支撑棒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球31、支撑棒杆32和第二连接球33。支撑棒杆32为L型弯杆,L型弯杆的短杆一端为第一连接球31,L型弯杆的长杆一端为第二连接球33,第一连接球31滑设入支撑联块2的T型型腔22内,第一连接球31可在T型型腔22内自由滑动。螺钉4包括依次连接的钉头41、螺杆42和钉帽43。钉头41具有均匀分布的两刃自攻刃,使螺钉4易于旋入椎弓突起内;螺杆42具有变螺距单线螺纹,使旋入椎弓的螺钉4更加紧固。钉帽43呈外六角,外切直径为2~5mm,钉帽43的侧面具有第二锁定孔431,与支撑棒3的第二连接球33卡接,实现支撑棒3能够以第二锁定孔431为支点进行转动,同时,第二锁定孔431能够锁定支撑棒3的转动方向。钉帽43顶部具有两个第二固定孔432,固定螺钉穿过第二固定孔432后穿设入第二锁定孔431内的第二连接球33,防止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两个支撑联块,所述支撑联块的端部具有内凹齿条;/n多齿转轴,包括第一锁定孔和外侧的对称齿牙;两个支撑联块的内凹齿条通过所述多齿转轴的对称齿牙齿接;/nT型型腔,容置在所述支撑联块内;/n支撑棒,所述支撑棒的两端具有第一连接球和第二连接球,所述第一连接球插接在所述T型型腔内;/n螺钉,包括依次连接的钉帽、螺杆和钉头,所述钉帽具有第二锁定孔,所述支撑棒的第二连接球插接在所述第二锁定孔内;/n贴附钢板,包括导向孔和第一固定孔,所述螺钉插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贴附钢板的内表面为曲面;/n横联弯棒,包括端头和弯曲棒杆,所述端头位于所述弯曲棒杆的两端,所述端头具有双线螺纹,所述横联弯棒通过所述端头与所述多齿转轴的第一锁定孔锁定连接;/n当所述螺钉插入椎弓突起内时,带动所述贴附钢板与椎弓突起贴合,并且带动所述支撑棒动作,从而所述支撑棒带动所述第一连接球在所述T型型腔内运动;并且,所述两个支撑联块通过所述多齿转轴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两个支撑联块,所述支撑联块的端部具有内凹齿条;
多齿转轴,包括第一锁定孔和外侧的对称齿牙;两个支撑联块的内凹齿条通过所述多齿转轴的对称齿牙齿接;
T型型腔,容置在所述支撑联块内;
支撑棒,所述支撑棒的两端具有第一连接球和第二连接球,所述第一连接球插接在所述T型型腔内;
螺钉,包括依次连接的钉帽、螺杆和钉头,所述钉帽具有第二锁定孔,所述支撑棒的第二连接球插接在所述第二锁定孔内;
贴附钢板,包括导向孔和第一固定孔,所述螺钉插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贴附钢板的内表面为曲面;
横联弯棒,包括端头和弯曲棒杆,所述端头位于所述弯曲棒杆的两端,所述端头具有双线螺纹,所述横联弯棒通过所述端头与所述多齿转轴的第一锁定孔锁定连接;
当所述螺钉插入椎弓突起内时,带动所述贴附钢板与椎弓突起贴合,并且带动所述支撑棒动作,从而所述支撑棒带动所述第一连接球在所述T型型腔内运动;并且,所述两个支撑联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清献廖翚吕勇周鹏飞迟素丽谢宏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