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170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包括牵引绳、导向管、防旋伸缩机构,所述导向管设有横向管和竖向管,横向管与竖向管通过弧形管连接,所述导向管设有两件且对称设置,两件所述导向管的横向管向内对接或间隔设置,所述防旋伸缩机构设于两导向管的竖向管之间,并与两竖向管防旋转连接,所述牵引绳穿过两导向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使脊柱手术操作变简单,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
技术介绍
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常用的方法是开放式手术,采用大切口然后剥离肌肉,直接打入U型椎弓根钉,再将脊柱棒装入椎弓根钉尾部后锁紧。手术使病人出血量多,局部软组织尤其是脊柱后路的肌肉韧带损伤严重,术后并发症多,不但影响术后康复效果,且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克服了上述缺陷。所述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绳、导向管A、防旋伸缩机构。所述牵引绳与脊柱棒A设为可拆卸链接,所述牵引绳一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头,所述脊柱棒A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头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导向管A设有横向管A和竖向管,横向管A与竖向管通过弧形管连接,所述横向管A端面设为斜面,竖向管外形设为防旋转体,所述防旋转体设为长方形、三角形、扁形、D型、多边形。所述横向管A设于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内并向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方向伸出,另一根所述导向管A的横向管设于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内并向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方向伸出。进一步所述横向管A的内孔设为与所述牵引绳滑动配合,所述横向管A两端内孔均设置喇叭口。所述防旋伸缩机构设于两根所述导向管A之间并与所述两导向管A的上端防旋转连接,用于调节两导向管A之间的距离。所述防旋伸缩机构由防旋套管、螺母和伸缩杆组成,所述防旋套管一端设有垂直于防旋套管轴向的防旋内孔A,所述防旋内孔A与所述防旋转体滑动配合设置,所述防旋套管轴向设有防旋内孔B,所述防旋内孔B设为D形孔,所述防旋套管另一端外缘设有环形槽。所述伸缩杆一端设有垂直于伸缩杆轴向的防旋内孔A,所述防旋内孔A与所述防旋转体滑动配合设置,另一端设有螺杆,所述螺杆轴向设有平面,使螺杆的轴向视图为D形,所述螺杆设于所述防旋内孔B中,并防旋滑动配合设置。所述螺母设有螺孔与所述螺杆配合设置,所述螺母一端设有卡扣卡入所述环形槽并仅沿环形槽转动,将所述防旋套管与伸缩杆连为一体,左右旋转所述螺母,使防旋伸缩机构伸长或缩短。脊柱微创手术过程中,在需要一根脊柱棒A连接两枚U型椎弓根钉的手术时,首先将两U型椎弓根钉的U形槽设置为同向,然后将一根所述导向管A由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的外侧自上而下插入,可利用U型椎弓根钉微创切口处插入,不必另外切口,并使其横向管A插入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并向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方向伸出,然后将另一根所述导向管A由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外侧自上而下插入,并使其横向管A插入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并向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方向伸出,然后将防旋伸缩机构置于两所述导向管A中间,并通过所述防旋套管的防旋内孔A和所述伸缩杆的防旋内孔A分别与两导向管A上端的防旋转体连接,由所述防旋伸缩机构调节两导向管A之间的距离合适后,将所述牵引绳由一导向管A的内孔穿入,由另一导向管A的内孔穿出,牵引绳的两端均凸出皮肤,然后原路抽出两导向管A,再将所述牵引绳与脊柱棒A连接,然后拉动所述牵引绳将脊柱棒A牵引至两U型椎弓根钉的U形槽并通过U型槽将脊柱棒A与两U型椎弓根钉固定后,然后拆除牵引绳与脊柱棒A的连接并拉出所述牵引绳。进一步所述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还设有导向管B,所述导向管B设有横向管B和竖向柱,横向管B与竖向柱通过弧形柱连接,所述横向管B前端设为斜面,所述横向管B内孔沿横向管方向向后贯通弧形柱并形成横向孔,所述横向孔孔壁上设有开口槽,所述竖向柱设为防旋转体,所述防旋转体设为长方形、三角形、扁形、D型、多边形,当需要脊柱棒B同时连接三枚或多枚U型椎弓根钉时,用所述导向管B为牵引绳通过中间各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进行导向。需要脊柱棒B同时连接三枚U型椎弓根钉的操作方法:手术时首先将各U型椎弓根钉的U形槽设置同向,然后将一根所述导向管A由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相对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外侧自上而下插入,并使其横向管A插入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并向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方向伸出,再将一根所述导向管B由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相对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的外侧插入,并使其横向管B插入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并向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方向伸出,然后将防旋伸缩机构置于所述导向管A和导向管B中间,并通过防旋伸缩机构两端的防旋内孔A分别与导向管A和导向管B连接,由所述防旋伸缩机构调节导向管A和导向管B之间的距离合适后,将牵引绳由所述导向管A的内孔穿入,并穿过导向管B的横向孔后停止,这时拨开U型椎弓根钉微创切口可以观察到牵引绳的前端,然后操作导向管B从所述开口槽脱离所述牵引绳并抽出导向管B,然后再将导向管B由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相对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的内侧自上而下插入,并通过所述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后沿U型槽方向向第三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方向伸出,然后将另一根所述导向管A由第三枚U型椎弓根钉相对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外侧自上而下插入,并通过所述第三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后沿U型槽方向向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方向伸出,然后将防旋伸缩机构置于两所述导向管A与导向管B中间,并通过防旋伸缩机构两端的防旋内孔A分别与导向管A和导向管B连接,由所述防旋伸缩机构调节导向管A和导向管B之间的距离合适后,用工具夹持所述牵引绳穿入所述导向管B的横向孔,并由所述导向管A穿出,牵引绳的两端均凸出皮肤,然后操作导向管B从所述开口槽脱离所述牵引绳并抽出导向管B,再原路抽出两导向管A,然后将所述牵引绳与脊柱棒B连接,并拉动所述牵引绳将脊柱棒B牵引至三U型椎弓根钉的U形槽,并通过U型槽将脊柱棒B与三U型椎弓根钉固定后,拆除牵引绳与脊柱棒B的连接并拉出所述牵引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方便了脊柱手术中的穿棒操作,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导向管A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是防旋套管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4是螺母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5是伸缩杆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导向管B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7和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绳1、导向管A2、防旋伸缩机构3。所述牵引绳1与脊柱棒A4设为可拆卸链接,所述牵引绳1一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头,所述脊柱棒A4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头配合的内螺纹孔。所述导向管A2设有横向管A和竖向管,横向管与竖向管通过弧形管连接,所述横向管端面设为斜面,竖向管外形设为防旋转体21,所述防旋转体21设为长方形、三角形、扁形、D型、多边形。所述导向管A2的横向管穿过第一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并向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方向伸出,另一根所述导向管A2的横向管穿过第二枚U型椎弓根钉的U型槽并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绳、导向管A、防旋伸缩机构,所述导向管A设有横向管A和竖向管,横向管A与竖向管通过弧形管连接,所述导向管A设有两件且对称设置,两件所述导向管A的横向管A向内对接或间隔设置,所述防旋伸缩机构设于两导向管A的竖向管之间,并与两竖向管防旋转连接,所述牵引绳穿过两导向管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绳、导向管A、防旋伸缩机构,所述导向管A设有横向管A和竖向管,横向管A与竖向管通过弧形管连接,所述导向管A设有两件且对称设置,两件所述导向管A的横向管A向内对接或间隔设置,所述防旋伸缩机构设于两导向管A的竖向管之间,并与两竖向管防旋转连接,所述牵引绳穿过两导向管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A的横向管端面设为斜面,竖向管外形设为防旋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管A的内孔设为与所述牵引绳滑动配合,所述横向管A的内孔两端均设置喇叭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其特征在于防旋伸缩机构由防旋套管、螺母和伸缩杆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创脊柱棒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旋套管一端设有垂直于防旋套管轴向的防旋内孔A,所述防旋内孔A与所述防旋转体滑动配合,所述防旋套管轴向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升儒任志富孙硕孙德修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航维骨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