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钧元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74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所述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包括底座、四组支撑柱、横梁、移动座和焊接组件;所述横梁通过若干组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梁包括两组横杆和两组滑轨,两组横杆分别平行且对称设置,两组滑轨分别平行且对称设置;所述移动座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两组滑轨上;所述卡接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通过将焊接组件活动卡接在移动座上,使得焊接组件能到达滑轨和横梁构成的平面投影内的任意一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高铁列车属于轨道交通的一种,高铁列车在制造中由四大部分组装而成:车体、转向架、车上下大部件和车内设施。其中车体部分还包括头车车体,就是有驾驶室的车体,它主要是手工组焊。现有技术中,头车的上盖会在焊接平台上组装,头车上盖是由多块板材组焊而成。在组焊时,操作人员首先对头车上盖的底板进行拼接,通过目视对准,其次操作人员蹲伏在头车上盖的底板上对底板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会一手持焊枪,一手持铁锤,对焊接后的焊渣进行敲击,然后踩踏着头车上盖的底板移动到下一个焊接处,不仅工作强度大,还容易使未焊接到的已拼装的头车上盖底板解体,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包括底座、四组支撑柱、横梁、移动座和焊接组件;所述横梁通过若干组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梁包括两组横杆和两组滑轨,两组横杆分别平行且对称设置,两组滑轨分别平行且对称设置;所述移动座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两组滑轨上;所述焊接组件包括卡接组件、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第三转动组件、第四转动组件和焊接单元,所述卡接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接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中轴线垂直;所述第四转动组件的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下端,所述第四转动组件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旋转轴平行;所述焊接单元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转动组件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板面还设置有若干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第三固定组件和第四固定组件;所述第四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第四固定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三固定组件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的另外两端,且所述第三固定组件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组件相邻,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橡胶垫、第一顶出板、第一顶杆、第一摇手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顶出板、第一顶杆和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顶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顶杆可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滚珠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顶出板上,所述第一顶出板的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顶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摇手;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和第三固定组件结构相同,仅尺寸不同;所述第四固定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四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橡胶垫、第二顶出板、第二顶杆、第二摇手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顶出板、第二顶杆和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顶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顶杆可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滚珠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顶出板上,所述第二顶出板的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顶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摇手;所述第一顶出板安装第一橡胶垫的端面与底座的边缘平行,且与所述第二顶出板安装第二橡胶垫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钝角。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槽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下板面;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安装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移动槽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板面还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移动轮,两组所述移动轮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滑轨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且两组所述滑轨相远离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滑槽可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移动轮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槽内;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珠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上活动安装有卡接组件,且所述卡接组件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下板面。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接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所述第二卡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端;所述第一卡接板的下板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板面贴合,所述第二卡接板的上板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板面贴合,所述第一固定块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二移动槽内;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还固定安装有滚珠丝杆轴承,所述滚珠丝杆轴承与所述滚珠丝杆相互配合,所述滚珠丝杆轴承螺接在所述滚珠丝杆上,通过所述滚珠丝杆的转动,所述滚珠丝杆轴承带动所述第一固定块在所述第二移动槽内移动,同时使得所述卡接组件整体得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三电机和第一旋转盘;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板的下板面,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旋转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第一旋转盘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一转动臂;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转动组件包括第三壳体和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转动方向沿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转动;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转动组件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转动组件包括第四壳体和第二旋转盘;所述第四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的转动方向沿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旋转盘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四壳体与第六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方向平行的一端;所述第二旋转盘的另一端与所述焊接单元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单元包括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所述第五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六壳体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若干组支撑柱(2)、横梁、移动座(5)和焊接组件(6);/n所述横梁通过若干组支撑柱(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n所述横梁包括两组滑轨(4),两组滑轨(4)分别平行且对称设置;所述移动座(5)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两组滑轨(4)上;/n所述焊接组件(6)包括卡接组件(601)、第一转动组件(602)、第二转动组件(603)、第三转动组件(604)、第四转动组件(605)和焊接单元(606),所述卡接组件(601)活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座(5)上;/n所述第一转动组件(602)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接组件(601)的下端,所述第二转动组件(603)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组件(602)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603)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602)的中轴线垂直;/n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的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下端,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旋转轴平行;所述焊接单元(606)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若干组支撑柱(2)、横梁、移动座(5)和焊接组件(6);
所述横梁通过若干组支撑柱(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所述横梁包括两组滑轨(4),两组滑轨(4)分别平行且对称设置;所述移动座(5)的两端分别活动卡接在两组滑轨(4)上;
所述焊接组件(6)包括卡接组件(601)、第一转动组件(602)、第二转动组件(603)、第三转动组件(604)、第四转动组件(605)和焊接单元(606),所述卡接组件(601)活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座(5)上;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602)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卡接组件(601)的下端,所述第二转动组件(603)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组件(602)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603)的下端,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602)的中轴线垂直;
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的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下端,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三转动组件(604)的旋转轴平行;所述焊接单元(606)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转动组件(605)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板面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组件(101)、第二固定组件(102)、第三固定组件(103)和第四固定组件(104);
所述第四固定组件(104)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与所述第四固定组件(104)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组件(102)和所述第三固定组件(103)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1)的另外两端,且所述第三固定组件(103)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固定组件(104)相邻,所述第二固定组件(10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1)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第二连接板(503)和第三连接板(504);
所述第一连接板(501)上开设有第二移动槽(508),所述第二移动槽(508)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上下板面;所述第二移动槽(508)内安装有滚珠丝杆(502),所述滚珠丝杆(5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移动槽(508)的两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下板面还开设有第一滑槽(509),所述第二连接板(503)和第三连接板(50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0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05),所述第二连接板(503)与所述第三连接板(504)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移动轮(507),两组所述移动轮(507)与所述第一电机(505)传动连接;所述滑轨(4)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401),且两组所述滑轨(4)相远离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第一移动槽(402),所述第一滑槽(509)可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滑块(401)上,所述移动轮(507)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槽(402)内;
所述第三连接板(5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06),所述第二电机(506)的输出端与所述滚珠丝杆(502)传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502)上活动安装有卡接组件(601),且所述卡接组件(601)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上下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的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601)包括第一卡接板(6011)、第一固定块(6013)和第二卡接板(6012);
所述第一卡接板(60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块(6013)的上端,所述第二卡接板(601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块(6013)的下端;
所述第一卡接板(6011)的下板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上板面贴合,所述第二卡接板(6012)的上板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下板面贴合,所述第一固定块(6013)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二移动槽(50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钧元
申请(专利权)人:杨钧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