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以及装夹定位工装技术

技术编号:267772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以及装夹定位工装,采用“统一基准+底孔+扩孔”加工方法,首先通过装夹定位工装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组装,固定球面组合零件使得球面组合零件维持工作时的状态,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组装后再加工可以确定统一的加工基准,以满足正常装配要求,零件互换性好。加工时首先加工对接斜底孔,然后在对接斜底孔的基础上加工螺纹得到第一对接斜孔,在对接斜底孔的基础上扩孔得到第二对接斜孔。由于第一对接斜孔和第二对接斜孔均是在对接斜底孔的基础上再次加工得到,因此单孔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以及两对接孔的配合公差均较小,完全满足正常装配要求,并且不同批次加工的工件可互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以及装夹定位工装
本申请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以及装夹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球面组合零件常见于飞行器的摄像头,通过对接斜孔贯穿组合零件整体,对接斜孔中安装螺栓,将球面组合零件的两个零件进行连接,例如镜头盖和镜头支板则是一组典型的球面组合零件。根据以往经验,该类组合零件的机械加工主要有以下技术难点:(1)如何提高零件的互换性,使得不同组合的零件可互换装配;(2)在球面上加工斜孔,加工难度大,如何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基础上提高加工效率。现有的对接斜孔常用加工方法为:手工在一个零件上加工对接斜孔,然后根据该零件的斜孔在另一个零件上配加工对接斜孔。手工加工时,加工效率较低,加工完成后经常会产生尺寸和形位公差超差等问题,不能满足正常装配要求,严重制约了生产进度和制造质量。此外,配加工的零件互换性较差,不适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以及装夹定位工装,解决了该类组合零件装配互换性差的问题,提高了制品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所述球面组合零件包括具有装配关系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所述第一工件罩扣于所述第二工件上,所述第一工件的外表面为球面,所述第一工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对接斜孔,所述第二工件上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接斜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同轴对接的第二对接斜孔,所述第一对接斜孔为斜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对接斜孔为斜光孔;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工件与所述第二工件装配为球面组合零件,并将所述球面组合零件固定,确定统一的加工基准;在所述球面组合零件上加工对接斜底孔,所述对接斜底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对接斜孔的底孔孔径相同;将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对接斜孔加工完成,随后拆卸所述第一工件;将所述第二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光孔,所述第二对接斜孔加工完成。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螺纹通孔,包括:对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螺纹,将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螺纹通孔。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二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光孔,包括:对所述第二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进行扩孔,将所述第二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光孔。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对应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的装夹定位工装,包括座体和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座体内部开设有下陷的安装槽;所述球面组合零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且通过所述压紧组件压紧固定。可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板和螺纹紧固件,所述压板通过所述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座体连接,以将所述球面组合零件压紧固定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座体之间。可选的,所述座体的中心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的下半部分为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所述螺纹紧固件螺纹连接。可选的,所述螺纹紧固件包括双头螺柱、螺母和垫片。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中安装有螺钉,所述第二工件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可选的,所述座体的外侧面开有2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机床工作台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结构与所述球面组合零件的外形特征相匹配,当所述球面组合零件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时,所述球面组合零件的侧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孔壁接触。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采用“统一基准+底孔+扩孔”加工方法,首先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组装,固定球面组合零件使得球面组合零件维持工作时的状态,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组装后再加工可以确定统一的加工基准,以满足正常装配要求,零件互换性好。具体加工时首先加工对接斜底孔,对接斜底孔是对接斜孔的底孔,首先加工出底孔可以保证两个对接斜孔的同轴性,并且减少两个对接斜孔后续的加工量。对接斜底孔设置为孔径与第一对接斜孔的底孔孔径相同,也就是螺纹孔加工螺纹前的底孔,采用先加工螺纹孔底孔后加工螺纹的加工方式加工第一对接斜孔可保证第一对接斜孔的加工精度。第二对接斜孔为斜光孔,对对接斜底孔进行扩孔加工即可得到第二对接斜孔。由于第一对接斜孔和第二对接斜孔均是在对接斜底孔的基础上再次加工得到,因此单孔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以及两对接孔的配合公差均较小,完全满足正常装配要求,并且不同批次加工的工件可互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夹定位工装用于实施上述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包括座体和压紧组件,座体用于将整个装夹定位工装安装在加工机床上,座体内部开设有下陷的安装槽,用于安装球面组合零件,压紧组件与座体配合,将安装于安装槽中的球面组合零件压紧固定,从而确定统一的加工基准,以满足正常装配要求,零件互换性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装夹定位工装固定待加工的球面组合零件,从而确定统一的加工基准,采用“统一基准+底孔+扩孔”加工方法,加工出的对接斜孔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以及两对接孔的配合公差均较小,使该类零件的合格率提高到100%,完全满足正常装配要求,且零件均能互换装配。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第一工件的主视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第一工件的全剖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第二工件的主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第二工件的全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装夹定位工装与球面组合零件的装配示意图;图4A为图3中座体的主视图;图4B为图3中座体的全剖图;图4C为图4A中座体的A-A向剖视图;图5为图3中压板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2-双头螺柱;3-螺母;4-垫片;5-压板,51-通孔;6-螺钉;7-安装槽,71-螺纹盲孔;8-沉头通孔,81-螺纹孔;9-凹槽;10-第一工件;11-第一对接斜孔;20-第二工件,21-第二对接斜孔,22-固定螺纹孔;30-对接斜底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该类组合零件装配互换性差的问题,提高制品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以及装夹定位工装,整体专利技术构思如下:采用“统一基准+底孔+扩孔”加工方法,首先将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组装,固定球面组合零件,使得球面组合零件维持工作时的状态,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组装后再进行加工可以确定统一的加工基准,以满足正常装配要求,零件互换性好。加工时首先加工对接斜底孔,然后在对接斜底孔的基础上加工螺纹得到第一对接斜孔,在对接斜底孔的基础上扩孔得到第二对接斜孔。由于第一对接斜孔和第二对接斜孔均是在对接斜底孔的基础上再次加工得到,因此单孔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以及两对接孔的配合公差均较小,完全满足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组合零件包括具有装配关系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所述第一工件罩扣于所述第二工件上,所述第一工件的外表面为球面,所述第一工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对接斜孔,所述第二工件上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接斜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同轴对接的第二对接斜孔,所述第一对接斜孔为斜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对接斜孔为斜光孔;/n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将所述第一工件与所述第二工件装配为球面组合零件,并将所述球面组合零件固定,确定统一的加工基准;/n在所述球面组合零件上加工对接斜底孔,所述对接斜底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对接斜孔的底孔孔径相同;/n将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对接斜孔加工完成,随后拆卸所述第一工件;/n将所述第二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光孔,所述第二对接斜孔加工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组合零件包括具有装配关系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所述第一工件罩扣于所述第二工件上,所述第一工件的外表面为球面,所述第一工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对接斜孔,所述第二工件上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接斜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同轴对接的第二对接斜孔,所述第一对接斜孔为斜螺纹通孔,所述第二对接斜孔为斜光孔;
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工件与所述第二工件装配为球面组合零件,并将所述球面组合零件固定,确定统一的加工基准;
在所述球面组合零件上加工对接斜底孔,所述对接斜底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对接斜孔的底孔孔径相同;
将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对接斜孔加工完成,随后拆卸所述第一工件;
将所述第二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光孔,所述第二对接斜孔加工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螺纹通孔,包括:
对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螺纹,将所述第一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螺纹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面组合零件对接斜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光孔,包括:
对所述第二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进行扩孔,将所述第二工件的所述对接斜底孔加工为斜光孔。


4.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升谋胡新民胡箫笛黄小惠杨明迪韩彩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