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2144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成型装置包括第一盖板、芯筒、多件凸模拼块、多件凹模拼块及第二盖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多件凸模拼块及多件凹模拼块组装形成成型装置,由于芯筒沿远离第一盖板方向的筒径逐渐增大,凸模拼块沿远离第一盖板方向的厚度逐渐减小,那么可拆卸其中至少一件凸模拼块使拆卸的凸模拼块的位置为增强纤维提供缓冲空间,这样将增强纤维顺畅且便利地套设于多件凸模拼块的外围,而后将拆卸的凸模拼块的薄端插进缓冲空间内,利用芯筒的锥度使凸模拼块逐渐对增强纤维加压,直至拆卸的凸模拼块安到位使增强纤维与凸膜贴合,从而防止增强纤维撕裂损坏,提高成型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复合材料制备,具体涉及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rtm成型(resin transfermolding,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制造时常用的工艺方法。rtm的基本原理是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铺放到闭模的模腔内,用压力将树脂胶液注入模腔,浸透玻纤增强材料,然后固化,脱模成型制品。

2、rtm工艺成型椭圆形柱段结构时,增强纤维装模至工装,由于增强材料轻盈且偏软,那么外力使增强材料与工装贴合时,会造成增强材料撕裂损坏,影响成型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外力使增强材料与工装贴合造成增强材料撕裂损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包括:

3、第一盖板;

4、芯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芯筒沿预设方向的筒径逐渐增大,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盖板垂直且远离所述第一盖板;

5、多件凸模拼块,依次可拆卸地围设于所述芯筒周侧且分别与所述芯筒的外侧壁贴合以形成凸模;

6、多件凹模拼块,依次围设于所述凸模的周侧以形成所述凹模,所述凹模与所述凸模相间隔,所述凹模与所述第一盖板可拆卸连接;

7、第二盖板,位于所述芯筒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且与所述芯筒及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多件所述凸模拼块及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围设形成成型腔体,所述第一盖板或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用于输送固化材料的输送孔,所述输送孔与所述成型腔体连通。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凸模拼块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

10、凸模挡圈,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且位于所述芯筒的周侧,所述凸模拼块的远离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位于所述芯筒与所述凸模挡圈之间。

11、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型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成型装置,所述成型方法包括:

12、将第一盖板放置于组装平台;

13、将芯筒、凸模挡圈、多件凸模拼块、多件凹模拼块及第二盖板依次组装于所述第一盖板以形成成型装置,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多件所述凸模拼块及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围设形成成型腔体;

14、翻转所述成型装置,将所述第二盖板放置于所述组装平台;

15、将所述第一盖板、所述凸模挡圈、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及至少一所述凸模拼块拆卸;

16、制作增强纤维,并将增强纤维套接于剩余的多件所述凸模拼块的周侧;

17、将拆卸的所述凸模拼块安装到位;

18、将拆卸的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及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到位;

19、将固化材料通过输送孔输送至所述成型腔体内,所述输送孔开设于所述第一盖板或者所述第二盖板,所述固化材料与所述增强纤维固化形成柱体结构;

20、将所述柱体结构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成型腔体内取出。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作增强纤维包括:

22、将第一密度的针刺毡设置于外层;

23、将第二密度的针刺毡设置于内部,所述第一密度的针刺毡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度的针刺毡的密度,所述第一密度的针刺毡及所述第二密度的针刺毡分别为针刺毡结构且采用z向针刺连接;

24、将石英布穿插间隔于所述第一密度的针刺毡及所述第二密度的针刺毡内,所述第一密度的针刺毡、所述第二密度的针刺毡及所述石英布构建形成所述增强纤维。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拆卸的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及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到位之后,包括:

26、待预设时长,将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及所述第一盖板拆卸;

27、采用网胎修补所述增强纤维的褶皱处的针刺,并对所述增强纤维的多余位置进行裁剪及修整;

28、将拆卸的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及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到位。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度的针刺毡的密度为0.3g/cm3至0.35g/cm3,所述第二密度的针刺毡的密度为0.2g/cm3至0.25g/cm3,所述石英布的厚度为0.06mm至0.2mm。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化材料为杂化树脂,所述杂化树脂的密度为0.3g/cm3至0.45g/cm3。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固化材料通过输送孔输送至所述成型腔体内,包括:

32、在20℃至40℃的温度、0.05mpa至0.15mpa的压力条件下,将杂化树脂通过输送孔注胶至所述成型腔体内。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柱体结构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成型腔体内取出,包括:

34、翻转所述成型装置,将所述第一盖板放置于所述组装平台;

35、将所述第二盖板、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及所述芯筒拆卸;

36、将多件所述凸模拼块向内移动直至与所述柱体结构脱离;

37、将所述柱体结构取出。

38、根据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成型装置包括第一盖板、芯筒、多件凸模拼块、多件凹模拼块及第二盖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多件凸模拼块及多件凹模拼块组装形成成型装置,由于芯筒沿远离第一盖板方向的筒径逐渐增大,凸模拼块沿远离第一盖板方向的厚度逐渐减小,那么可拆卸其中至少一件凸模拼块使拆卸的凸模拼块的位置为增强纤维提供缓冲空间,这样将增强纤维顺畅且便利地套设于多件凸模拼块的外围,而后将拆卸的凸模拼块的薄端插进缓冲空间内,利用芯筒的锥度使凸模拼块逐渐对增强纤维加压,直至拆卸的凸模拼块安到位使增强纤维与凸膜贴合,从而防止增强纤维撕裂损坏,提高成型产品的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凸模拼块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

4.一种成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增强纤维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拆卸的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及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到位之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度的针刺毡的密度为0.3g/cm3至0.35g/cm3,所述第二密度的针刺毡的密度为0.2g/cm3至0.25g/cm3,所述石英布的厚度为0.06mm至0.2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材料为杂化树脂,所述杂化树脂的密度为0.3g/cm3至0.45g/cm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固化材料通过输送孔输送至所述成型腔体内,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柱体结构从所述成型装置的所述成型腔体内取出,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凸模拼块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还包括:

4.一种成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增强纤维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拆卸的多件所述凹模拼块及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到位之后,包括: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戈汪国庆朱君冯四伟王垚郑张宜李培喜吕建刚刘刚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