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侧拉伸功能的发动机罩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69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侧拉伸功能的发动机罩生产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下方左侧安装有定位框架,所述第一气缸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气杆,所述推块的上方焊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方旋接有第一活动副,所述第一连杆的左侧旋接有第二活动副,该具有侧拉伸功能的发动机罩生产设备,与现有的普通视觉检测设备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杆带动推块运动,推块通过第一滑块带动第一活动副沿着第一滑杆上移动,第一活动副带动第一连杆上的第二活动副移动,第二活动副通过第一连接板一固定销为圆心带动第五活动副转动,固定销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一夹块运动,实现了对发动机罩自动定位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侧拉伸功能的发动机罩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侧拉伸
,具体为一种具有侧拉伸功能的发动机罩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汽车的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大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时间,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成千上万种零件进行组装,发动机罩是汽车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的发动机罩生产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多发动机罩进行侧拉伸操作,且无法进行自动上下料操作,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视觉检测设备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侧拉伸功能的发动机罩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不能很好的多发动机罩进行侧拉伸操作,且无法进行自动上下料操作,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侧拉伸功能的发动机罩生产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下方左侧安装有定位框架,且定位框架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气杆,且第一气杆的右侧焊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上方焊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块的上方旋接有第一活动副,且第一活动副的左侧旋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左侧旋接有第二活动副,且第二活动副的下方旋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旋接有固定销,且固定销的左侧旋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夹块,所述第二连杆的左侧旋接有第三活动副,且第三活动副的左侧旋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方旋接有第四活动副,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方旋接有第五活动副,且第五活动副的左侧旋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左侧旋接有第六活动副,且第六活动副的上方旋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间旋接有第七活动副,所述第四连杆的上方旋接有第八活动副,且第八活动副的右侧旋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块,所述定位框架的内部中间安装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杆,所述第二气杆的上方设置有下模板,且下模板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下模板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且上模板的下方左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右侧上方安装有第一工作缸筒,且第一工作缸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气杆,且第三气杆的下方焊接有工作板,所述所述上模板的上方焊接有升降板,且升降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工作缸筒,所述第二工作缸筒的内部设置有第四气缸,且第四气缸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气杆,所述主体框架的右侧下方安装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上方旋接有第九活动副,所述第九活动副的上方旋接有第五连杆,且第五连杆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第十活动副,所述第十活动副的右侧下方旋接有第六连杆,且第六连杆的右侧下方旋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滑块的下方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方左侧安装有吸盘。优选的,所述第二夹块的外形呈梯形,且第八活动副通过第四活动副与第三连接板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三连接板旋转角度为30°。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的外形呈梯形,且第一夹块的高度与定位框架的高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第六活动副通过第七活动副与第四连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第四连杆的旋转角度为60°。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上方左侧为凹形,且凹形部分与压板相吻合。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竖直中心线与上模板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且下模板的上方到上模板的下方的距离为60cm。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杆为曲杆,弯曲角度为45°,弯曲高度为10cm,且第二滑杆右侧弯曲长度与下模板的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第六连杆通过第五连杆与第二滑块构成曲柄摇杆机构,且第六连杆的右侧与第二滑杆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方右侧与第二滑块为固体连接,连接杆的下方左侧与吸盘相连接,且连接杆的长度与下模板的长度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杆带动推块运动,推块通过第一滑块带动第一活动副沿着第一滑杆上移动,第一活动副带动第一连杆上的第二活动副移动,第二活动副通过第一连接板以固定销为圆心带动第五活动副转动,固定销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一夹块运动,实现了对发动机罩自动定位操作。2.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第二连接板,第五活动副通过第三连杆带动第六活动副运动,第六活动副通过第七活动副带动第四连杆转动,第四连杆通过第八活动副带动第三连接板以第四活动副为圆心转动,实现了对不同厚度的发动机罩进行定位夹紧操作。3.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工作板,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杆带动下模板运动,且第四气缸通过第四气杆带动升降板运动,升降板下方设置有第一工作缸筒,第一工作缸筒内第三气缸通过第三气杆带动工作板运动,工作板设置圆角,便于提高侧拉伸的效率,且第一工作缸筒左侧设置有压板,压板与下模板上方左侧的凹槽向吻合,便于对发动机罩进行固定作用,通过工作板与下模板相互作用进行侧拉伸操作。4.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为曲杆,弯曲角度为45°,弯曲高度为10cm,第二滑杆右侧弯曲长度与下模板的长度相等,第二滑杆左侧弯曲的长度为第二滑块的长度,便于连接杆的吸盘直接将发动机罩放入下模板正上方,实现对发动机罩的自动上料操作。5.本专利技术通过的设置连接杆,伺服电机通过转轴带动第六连杆转动,第六连杆通过第十活动副带动第五连杆转动,第五连杆通过第九活动副带动第二滑块运动,第二滑块通过连接杆带动吸盘沿着第二滑杆运动,连接杆上方右侧与第二滑块为固体连接,连接杆的下方左侧与吸盘相连接,且连接杆的长度与下模板的长度相等,减少在上料过程中,连接杆与设备接触,导致设备出现损伤,且增加了发动机罩生产设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连接板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模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滑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框架;2、定位框架;3、第一气缸;4、第一气杆;5、推块;6、第一滑块;7、第一滑杆;8、第一活动副;9、第一连杆;10、第二活动副;11、第一连接板;12、固定销;13、第二连杆;14、第一夹块;15、第三活动副;16、第二连接板;17、第四活动副;18、第五活动副;19、第三连杆;20、第六活动副;21、第四连杆;22、第七活动副;23、第八活动副;24、第三连接板;25、第二夹块;26、第二气缸;27、第二气杆;28、下模板;29、定位柱;30、上模板;31、压板;32、第一工作缸筒;33、第三气缸;34、第三气杆;35、工作板;36、升降板;37、第二工作缸筒;38、第四气缸;39、第四气杆;40、传送带;41、第二滑杆;42、第二滑块;43、第九活动副;44、第五连杆;45、第十活动副;46、第六连杆;47、转轴;48、伺服电机;49、连接杆;50、吸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侧拉伸功能的发动机罩生产设备,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下方左侧安装有定位框架(2),且定位框架(2)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气杆(4),且第一气杆(4)的右侧焊接有推块(5),所述推块(5)的上方焊接有第一滑块(6),且第一滑块(6)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滑杆(7),所述第一滑块(6)的上方旋接有第一活动副(8),且第一活动副(8)的左侧旋接有第一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9)的左侧旋接有第二活动副(10),且第二活动副(10)的下方旋接有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旋接有固定销(12),且固定销(12)的左侧旋接有第二连杆(13),所述第二连杆(13)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夹块(14),所述第二连杆(13)的左侧旋接有第三活动副(15),且第三活动副(15)的左侧旋接有第二连接板(16),所述第二连接板(16)的上方旋接有第四活动副(17),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下方旋接有第五活动副(18),且第五活动副(18)的左侧旋接有第三连杆(19),所述第三连杆(19)的左侧旋接有第六活动副(20),且第六活动副(20)的上方旋接有第四连杆(21),所述第四连杆(21)的中间旋接有第七活动副(22),所述第四连杆(21)的上方旋接有第八活动副(23),且第八活动副(23)的右侧旋接有第三连接板(24),所述第三连接板(2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块(25),所述定位框架(2)的内部中间安装有第二气缸(26),且第二气缸(2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杆(27),所述第二气杆(27)的上方设置有下模板(28),且下模板(28)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定位柱(29),所述下模板(28)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30),且上模板(30)的下方左侧设置有压板(31),所述压板(31)的右侧上方安装有第一工作缸筒(32),且第一工作缸筒(32)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气缸(33),所述第三气缸(33)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气杆(34),且第三气杆(34)的下方焊接有工作板(35),所述所述上模板(30)的上方焊接有升降板(36),且升降板(3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工作缸筒(37),所述第二工作缸筒(37)的内部设置有第四气缸(38),且第四气缸(38)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气杆(39),所述主体框架(1)的右侧下方安装有传送带(40),且传送带(4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杆(41),所述第二滑杆(4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滑块(42),且第二滑块(42)的上方旋接有第九活动副(43),所述第九活动副(43)的上方旋接有第五连杆(44),且第五连杆(44)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第十活动副(45),所述第十活动副(45)的右侧下方旋接有第六连杆(46),且第六连杆(46)的右侧下方旋接有转轴(47),所述转轴(47)的设置有伺服电机(48),所述第二滑块(42)的下方焊接有连接杆(49),且连接杆(49)的下方左侧安装有吸盘(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侧拉伸功能的发动机罩生产设备,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下方左侧安装有定位框架(2),且定位框架(2)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气杆(4),且第一气杆(4)的右侧焊接有推块(5),所述推块(5)的上方焊接有第一滑块(6),且第一滑块(6)的内部贯穿有第一滑杆(7),所述第一滑块(6)的上方旋接有第一活动副(8),且第一活动副(8)的左侧旋接有第一连杆(9),所述第一连杆(9)的左侧旋接有第二活动副(10),且第二活动副(10)的下方旋接有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右侧旋接有固定销(12),且固定销(12)的左侧旋接有第二连杆(13),所述第二连杆(13)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夹块(14),所述第二连杆(13)的左侧旋接有第三活动副(15),且第三活动副(15)的左侧旋接有第二连接板(16),所述第二连接板(16)的上方旋接有第四活动副(17),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下方旋接有第五活动副(18),且第五活动副(18)的左侧旋接有第三连杆(19),所述第三连杆(19)的左侧旋接有第六活动副(20),且第六活动副(20)的上方旋接有第四连杆(21),所述第四连杆(21)的中间旋接有第七活动副(22),所述第四连杆(21)的上方旋接有第八活动副(23),且第八活动副(23)的右侧旋接有第三连接板(24),所述第三连接板(2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块(25),所述定位框架(2)的内部中间安装有第二气缸(26),且第二气缸(2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杆(27),所述第二气杆(27)的上方设置有下模板(28),且下模板(28)的上方左侧设置有定位柱(29),所述下模板(28)的上方设置有上模板(30),且上模板(30)的下方左侧设置有压板(31),所述压板(31)的右侧上方安装有第一工作缸筒(32),且第一工作缸筒(32)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气缸(33),所述第三气缸(33)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气杆(34),且第三气杆(34)的下方焊接有工作板(35),所述所述上模板(30)的上方焊接有升降板(36),且升降板(36)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工作缸筒(37),所述第二工作缸筒(37)的内部设置有第四气缸(38),且第四气缸(38)的下方设置有第四气杆(39),所述主体框架(1)的右侧下方安装有传送带(40),且传送带(4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滑杆(41),所述第二滑杆(41)的外部设置有第二滑块(42),且第二滑块(42)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晶晶刘敏婷刘剑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信易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